近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遭遇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工人罢工浪潮,旗下九家汽车和零部件工厂的工人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公司一系列激进的降本措施。
此次罢工行动于 12 月 2 日拉开序幕,早班工人罢工两小时,晚班工人提前下班,涉及包括沃尔夫斯堡、汉诺威、茨维考等多家重要工厂。据报道,沃尔夫斯堡的主要工厂拥有七万多名员工,此次罢工导致包括高尔夫在内的多款车型生产停滞。罢工人数众多,据德国金属工人工会(IG Metall)表示,有 98,650 名大众汽车员工参与其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c2375b7cc20898518059881173a17e6.jpg)
工人罢工的主要原因是大众汽车公司提出的成本削减计划,其中包括至少关闭 3 家德国本土工厂、裁减数万名员工以及对 12 万名员工实施 10%的降薪。这一系列举措引发了工人们的强烈不满和愤怒。工会代表纷纷发声谴责管理层,认为大众汽车集团的决策失误不应由工人来“背锅”,更有工会主席指出大众汽车集团在与中国车企的竞争中落后,却让工人承受减薪的后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e79d02df3ad56f762bdb9bd37e59bc.jpg)
在这场风波中,中国车企以及员工和管理层的薪资成为了讨论的焦点。工会方面表示听闻大众汽车工人工资高于中国车企工人,但质疑管理层的工资情况。此外,双方在协商过程中也未能达成一致。工会曾提出节省 15 亿欧元的方案,包括放弃部分奖金等,但遭到大众汽车公司拒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8b050509a454ced3de8f8a29b6e6d69.jpg)
罢工行动给大众汽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此次罢工并未完全中断生产,但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如果下一轮工资谈判不能达成协议,罢工可能会升级为 24 小时或无限期停工,这将进一步导致大众汽车产量下降,加剧交付量下降和利润暴跌的困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732029df46b2a86b0e4c0ba639c2f5.jpg)
大众汽车目前面临着多重严峻挑战。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市场需求大幅下降,电动汽车在欧美市场的需求增长低于预期,欧洲汽车市场自新冠疫情以来持续萎缩,每年销量较疫情前减少约 5 万辆,短期内复苏希望渺茫。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众汽车认为采取削减成本措施对于公司的生存至关重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3826436b5adc6c84b84f987822f0f1e.jpg)
然而,这场罢工不仅反映了大众汽车公司内部的矛盾和问题,也折射出整个欧洲汽车行业当前所面临的深层次挑战。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形势的紧张,需求疲软、成本高昂以及转型滞后等问题正困扰着老牌欧洲汽车企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a853874e1cad7225987ddbe8124403d.jpg)
除了大众,宝马和梅赛德斯 - 奔驰等汽车巨头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纷纷下调年度业绩预测并发出裁员警告。这表明整个欧洲汽车行业都在努力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寻求转型和突破。
对于大众汽车集团来说,如何在削减成本、保持竞争力的同时,平衡好员工利益,化解与工会之间的矛盾,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是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大众若能在这些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或许能够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重新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但在此过程中,妥善处理与员工的关系,确保企业内部的稳定与和谐,同样至关重要。这场罢工风波的走向以及大众汽车的应对策略,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