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身体健康的时候,常常外出巡视工作,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进行调查研究。一般来说,他会在每年的七八月份离开北京,九月底返回北京。
1971年8月15日,毛主席离开北京,前往南方巡视。他经过了湖北武昌、湖南长沙、江西南昌等地,每到一处,都与当地的主要领导人进行了谈话。
9月3日深夜,毛主席一行到达了浙江杭州。然而,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毛主席的专列停在杭州笕桥机场附近的支线上,他以前南巡时,专列也是停在这里。但这次,却发生了一些问题,专列停在了不合适的位置上,因为杭州方面正在装备飞机。
毛主席找到汪东兴,告诉他:“立即将专列转移。”
汪东兴问:“是向后转移还是向前转移?”他告诉毛主席:“向后是转到金华,向前转到上海。我建议可以转到绍兴。”
“可以,那样就可以少走回头路了。”毛主席选择听取了汪东兴的建议。
到了9月10日,毛主席告诉汪东兴,要将专列调回来,准备离开杭州。在离开之前,毛主席接见了几个人。汪东兴列出了要接见的名字,包括南萍、陈励耘、熊应堂等人。
南萍是浙江省委第一书记,参加了抗战和解放战争,对革命事业有着丰富的经验。陈励耘是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解放军空军第五军政委。熊应堂则是老同志,参加了土地革命、长征和抗日战争,曾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
毛主席听过汪东兴列出的人名后,补充道:“还有一个,就是空5军的军长白宗善,也请他来。”
汪东兴立即通知了南萍、陈励耘、熊应堂、白宗善等人,告诉他们毛主席要见他们。
当南萍、陈励耘、熊应堂、白宗善等人到达时,毛主席率先握住了白宗善的手,询问道:“你为什么不来看我?”
原来,毛主席在3号夜里到达杭州后,稍作休息就与南萍、陈励耘、熊应堂等人谈话,然而一直没有见到白宗善的面,陈励耘解释道:“他那天在值班。”
初到杭州时的谈话中,毛主席特别提醒几人:“你们要学唱《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离开杭州之前的谈话中,毛主席再次叮嘱几人:“听话要分析,不要听信谣言,不要盲目听从,否则会被蒙蔽,对情况不了解。所以要进行调查研究。”
几人牢记毛主席的教诲。
谈话中,毛主席询问南萍:“你们空军受不受许世友的指挥?”
南萍回答:“受他的指挥,听从他的命令。”
毛主席告诉几人:“许世友是一个可以交朋友的人。”对于多年的老朋友许世友,毛主席给予了充分的信任。
结束了谈话后,毛主席一行于9月10日离开杭州,驶向上海的方向。
在前往上海的途中,毛主席提到要见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电话通知到南京时,称:“有客人要见许司令,请他上午赶到,尽快赶来。”
然而,当时许世友不在南京,南京方面立即通知许世友紧急赶回。
由于上海方面没有派飞机来接,而乘坐汽车需要七八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工作人员安排了空军值班飞机。
当许世友匆忙赶回南京的时候,他立即询问:“飞机到了吗?”
得知没有派飞机来接,而是安排了空军值班飞机时,许世友表现出不满,他不愿意动用其他军区使用的飞机,要求“找汪东兴”。
确认无法快速到达上海后,许世友只能乘坐空军值班飞机,前往上海与毛主席面谈。
毛主席的专列停在吴家花园火车站附近的一条专用线上,许世友匆忙赶来,毛主席已经等待了他很久。有人告诉许世友:“许司令,毛主席已经等你将近15个小时了。”
毛主席摆摆手说:“没有关系,不要紧张。”
随后,毛主席与许世友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秘密谈话。
事实上,在整个南巡途中,毛主席不仅与各地负责人进行了谈话,同时也紧密关注着当前的形势。
一路上,毛主席敏锐地察觉到一些人神情慌张,注意到紧张气氛。通过这次南巡,毛主席看出了林彪采取了一系列针对自己的行动。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主席早已培养出高度的警惕性和果断决策的能力。
原本计划在上海、南京停留一段时间后才回京,但这次他迅速返回北京,经过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的周密安排,在没有流血牺牲的情况下,成功地粉碎了一场“阴谋”!
从8月15日开始的南巡历时29天,虽然与原定计划不同,但毛主席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返回北京的。
回到北京后,毛主席迅速了解了北京的具体情况,并下令将专列开回北京站。之前南巡时,毛主席的专列很少停靠丰台站。
毛主席回到中南海休息后,汪东兴打电话通知周总理,告诉他毛主席已经回京。周总理很惊讶地说:“你们怎么这么悄悄地回来了?连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路上没有停留?原计划不是这样的啊!”
从8月15日南下到9月12日回京,毛主席这次南巡历时29天。尽管和原定计划有所不同,但毛主席是审时度势、深思熟虑后决定返回北京的。
在毛主席返京之后,林彪很快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密切部署和妥善安排,在没有流血牺牲的情况下,成功地粉碎了一场“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