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3年,垂垂老矣的吴三桂自封元帅,打出了“反清复明”的旗号,讽刺的是,当初正是吴三桂亲自带兵去云南,将永历帝朱由榔从异国他乡中抓了回来。吴三桂为了向满清献上投名状,亲手绞死了朱由榔这个大明为数不多的火苗。
吴三桂之所以造反,除了他个人的野心之外,也有着他的权力受到中央猜忌这一方面的原因。吴三桂在云南军政一把抓,俨然是当地的一个土皇帝,这对中央集权显然是十分不利的。吴三桂造反之初,实力非常强大,最强盛的时候,吴三桂甚至犹豫是否和满清跨江而治,实现他当初和皇太极定下的盟约。
不过,也正是因为吴三桂的优柔寡断,所以才丧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喘过气来的满清政府毫不犹豫地打击吴三桂,制定一系列的战略。反观吴三桂,行将就木的吴三桂,在造反之后的第五个年头,因为感觉到自己时日不多,居然又做了一件荒唐事,即为称帝。本来,吴三桂为了占据大义的地位,使用了“兴明讨掳”的口号,这个口号也为他争取了一部分本来深恨他的人,虽然很多人不信任吴三桂,但也不愿意站在“反清复明”口号的对立面。
但是,吴三桂称帝之后,那些原本还对吴三桂抱有幻想的力量,终于认清了吴三桂的真面目,而这时,康熙也厉兵秣马,奋力进攻吴三桂,在吴三桂死去不久之后,吴三桂盛极一时的割据政权就这样覆灭了。
有人将吴三桂这场闹剧称之为“三番之变”,未免没有对汉族政权的追思,遐想如果吴三桂成功的话,中国又会是怎么一番景象,不过,这些思念一也终究是镜中水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