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不容易长肿瘤的人,大都有3个共性,你占了几条?

迎梅看养护 2025-01-30 19:34:35

门诊室里,老李坐在医生的对面,手里捏着体检报告,满脸疑惑:“医生,我的老朋友老赵,平时抽烟喝酒,晚上还喜欢熬夜,可活到七十多岁还精神十足。

我呢,不抽烟不喝酒,每年都按时体检,怎么这次体检却发现肿瘤标志物偏高?”

医生放下手中的笔,笑着说:“老李,你的问题其实很多人都好奇。

为什么有的人生活方式看起来很糟糕,却依旧健康?

而有的人明明很注意,身体却亮起红灯?

其实,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它往往和我们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作息规律以及慢性炎症息息相关。”

不易患癌的人,大多具备这3个共性

1.体重管理得当

2023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分析了全球上百万人群的健康数据。

研究发现:

超重和肥胖与多种癌症高度相关,包括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每增加5kg/m²的BMI值,患癌风险显著上升。

例如,超重者的胃肠道癌风险增加了17%-18%,而肥胖者的风险飙升至31%-50%。

在女性人群中,高BMI与乳腺癌的患病率增加14%相关,乳腺癌死亡率增加17%。

脂肪并不仅仅是囤积在肚子上的“赘肉”,它实际上是一个分泌器官,会释放多种促炎因子,比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

这些炎症因子会导致细胞的基因受损,使DNA修复功能下降,从而提高癌变的可能性。

另外,肥胖还会影响胰岛素抵抗,导致糖代谢异常,长期高胰岛素水平也被认为是促进癌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

换句话说,过多的脂肪不仅让身体变得臃肿,还可能成为癌细胞的“温床”。

体重管理的关键:

医生看着老李,说道:“老李,你最近是不是体重上升了不少?”

老李叹了口气:“是啊,退休后没事就喜欢和朋友聚餐,体重比去年重了8斤。”

“这就是问题所在。”

医生点点头,“你知道吗?科学研究表明,BMI维持在18.5-24的范围内,患癌风险显著降低。

建议你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运动,减少高糖高脂的食物摄入,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

2.饮食健康

国际医学期刊《自然通讯》曾发表一项研究,指出至少有11种癌症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其中,5类高危食物值得警惕:

高温油炸和烟熏食物(如炸鸡、烧烤)——含有丙烯酰胺、苯并芘等致癌物。

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肉)——富含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能转化为致癌物。

含糖饮料(如碳酸饮料、奶茶)——过量摄入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提高患癌风险。

过烫食物(如65℃以上的热汤、热茶)——可能损伤食管黏膜,增加食管癌风险。

发霉食物(如霉变的花生、玉米)——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被列为一级致癌物。

饮食健康的关键:

多吃蔬菜水果,提供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减少自由基损伤。

少吃加工食品和高盐食物,降低肠道负担。

减少高糖饮食,避免胰岛素水平波动。

3.规律作息,远离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可能是癌症的“温床”,其中最常见的包括:

慢性肝炎 → 肝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可长期损伤肝细胞,诱发癌变。

幽门螺杆菌感染 → 胃癌:长期胃炎会破坏胃黏膜,导致胃细胞增生,增加癌症风险。

慢性胰腺炎 → 胰腺癌:慢性炎症可导致基因突变,使癌变风险升高。

如何预防慢性炎症:

定期体检,筛查幽门螺杆菌、肝炎病毒等。

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食物,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

保持充足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

“节省”也可能导致癌症

生活中很多“节省”习惯,反而会无形中增加癌症风险。

吃打折、不新鲜的果蔬:可能含有霉菌毒素或农药残留。

经常吃剩饭剩菜:可能积累亚硝酸盐,增加胃癌风险。

炒菜后立刻关闭抽油烟机:厨房油烟含有致癌物,应多开几分钟通风。

爱吃“擦锅饭”:残留的高温油渍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增加胆囊癌、胰腺癌风险。

预防措施:

购买新鲜食材,避免食物霉变。

减少吃剩饭剩菜,尽量现做现吃。

做饭后延迟关闭抽油烟机,至少再开3-5分钟。

健康是一种选择

医生拍了拍老李的肩膀:“老李,你看,这些健康习惯并不难做到。

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生活方式的积累。你现在改变还不晚!”

那么,你占了几条呢?

0 阅读:23
迎梅看养护

迎梅看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