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由作家出版社、山东省作家协会、《钟山》杂志社、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山东省文学期刊社、泰安市文联、中共泰安市岱岳区委宣传部承办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长篇小说《极顶》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程守田,作家出版社社长鲍坚,山东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赵艺丁,山东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文东,泰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爱新,《钟山》编辑部主任李祥出席会议。彭学明、刘玉栋、梁鸿鹰、刘琼、李云雷、马兵、赵月斌、李蔚超、宋嵩、崔庆蕾、张鹏禹等专家学者及《极顶》作者王宗坤与会研讨。会议由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主持。
吴义勤在研讨会上发表致辞。他认为这部作品以泰山为题材,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温度,体现了文化传承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成功,特别是主人公禹奕泽的成长史充分展现了泰山精神,《极顶》也努力对泰山文化进行了挖掘和呈现。吴义勤强调,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中,应注重艺术探索和文学性的提升,希望王宗坤继续努力,创作更多精品力作。
程守田在发言中表达了对中国作协长期关心支持山东文学的感谢。他指出,山东作为文学大省,近年来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其中王宗坤的《极顶》是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品,受到文学界高度认可。程守田强调,《极顶》的创作成功得益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以及全方位打造文学精品。中国作协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在山东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各位专家继续关注山东,为山东文艺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鲍坚对《极顶》的评审和出版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极顶》是“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经过了严格审读和多次修改,才打磨成为一部精品。作品以泰山为背景,塑造了新一代泰山林业人的形象,对拓展创作计划选题范围具有积极意义。鲍坚强调,作家应勇于发声,承担起时代责任,作家出版社将助力这样的作家,共同冲刺精神高地。
王爱新介绍了泰安市的文化底蕴和发展成果,强调泰安文学事业在各方支持下,在打造精品力作、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文学惠民、完善制度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王爱新表示,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组织引导泰安文学工作者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挖掘泰安历史文化资源,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文学精品。
李祥在发言中谈到,《极顶》首发于《钟山》2021年长篇小说B卷,后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并于今年出版,这对这部作品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极顶》的成功是对作品和《钟山》编辑工作的肯定,对于专家的赞扬和批评,他们将共享荣光和承受指教,祝愿《极顶》这样真正将人落实在大地上的书写有更宽广的未来。
与会专家学者对《极顶》展开了深入研讨。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认为,王宗坤的《极顶》具有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人物和题材的独一性。作品以山乡人为主角,真实描绘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叙述自然、真实,避免了人为的编排。作品展现了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呈现了人生的烟火与风云。
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梁鸿鹰认为,这部作品以现实性为最大特点,以泰山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泰山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作品中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景区治理紧密联系现实,深刻探讨了社会治理、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梁鸿鹰指出,作者在处理纪实与虚构关系上进行了成功探索,作品还关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国际影响,具有广泛的生活概括。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在发言中提到,《极顶》在人物塑造上具有独特价值。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禹奕泽的深入描绘,他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的情感、欲望、认知变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此外,小说还体现了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对禹奕泽这一基层干部形象的影响。总体而言,这部小说具有治愈性和成长性,是对生活真实写照的佳作。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刘玉栋认为,《极顶》是一部优秀的突破之作。小说以泰山林业工人为主角,成功塑造了两代护林人禹奕泽和老炮台的典型形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作品不仅主题鲜明,还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心灵的救赎。此外,《极顶》还传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的传承与保护,具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和社会意义。
《小说选刊》副主编李云雷表示,《极顶》这部作品主题重要、艺术成熟,小说巧妙地将泰山与现代生活结合,激活了泰山的文化能量。作品通过精心选择的人物和故事结构,成功地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李云雷认为,这部作品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为我们重新审视泰山和中国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深远的价值。
山东大学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兵表达了对《极顶》小说的阅读感受,认为小说体现了泰山“不让土壤”的包容性,展现了生活的全面照应,具有文化厚度、现实深度和广度。他指出小说的独特性在于非主题先行,展现了主人公禹奕泽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作品融合了传奇与日常、泰山元素与生活气息,以及山乡巨变的多重主题。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赵月斌分享了自己对作品的阅读体验。他认为《极顶》是一部站位高、拓宽深化林业工人题材的成功作品,展现了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赵月斌指出,作品具有林业工人的形象创新、生态文学的突破、微观视角的细腻描绘、人物设置的匠心独运以及老炮台等人物的生动塑造,既有宏观气象,又有感人细节,是一部值得关注的佳作。
中国现代文学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李蔚超在发言中表达了对王宗坤及其创作的感慨,认为《极顶》融合了他多年的创作经验,展现了泰山脚下人的生产生活,体现了普通人的奋斗和国家民族叙事的结合。小说中的生产生活描写,使其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具体性,希望作者在未来的创作中继续深入挖掘泰山脚下的故事。
《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指出,当前作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写出独特内容,避免情节雷同。通过对《极顶》这一作品的探讨,认为山东作家应弘扬“海风山谷”的创作理念,用海纳百川的心态、铁骨铮铮的性格,为山东作家今后的创作树立榜样。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执行主编崔庆蕾肯定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改稿机制,认为好作品需要反复沟通和修改。他认为《极顶》以日常生活叙事和个体叙事结构,为创作计划提供了新的视角。崔庆蕾特别肯定了作品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关系上的深度,以及泰山的精神性对主人公的影响。
《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张鹏禹认为,《极顶》展现了主题性创作的多元化和手法多样性,体现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丰富性,同时也塑造了新时代返乡者的新形象,并强调了传统文化在作品中的背景地位。他认为《极顶》是一部高质量的作品,期待作者未来有更多佳作。
研讨会最后,《极顶》作者王宗坤首先表示,改稿会对他的创作大有裨益,特别是影响了结尾开放式的修改处理,他真诚地感谢领导和专家们为他的作品《极顶》指导所付出的辛劳。王宗坤讲述了自己创作《极顶》的初衷,是源于对故乡泰山的深厚情感。他在泰山上行走、感悟,将泰山作为作品的主角,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尽管作品得到了肯定,但他自认为仍有不足,对泰山的描绘远不及其实。王宗坤表示,将继续努力创作,以热望、谦卑和诚实的心态,继续扎实写作。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山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尹永海,山东省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邱兆辉,泰安市文联主席鹿锋,泰安市岱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孔妍,泰安市作协主席谭践,泰安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孔令明,作家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极顶》责任编辑杨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