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李鸿章在乞请外国干预朝鲜问题时,首先找的是英国。6月上旬,适英国公使欧格讷路过天津,李鸿章便请英国劝告日本从朝鲜撤兵。欧格讷口头上答应转告英国政府,嘱驻日公使将此意转致日本政府,但态度并不积极。
英国对远东局势最为关切,为什么对此持消极态度呢?
1、俄国政府的“忠告”因为早在一个月前,英国就同日本开始了修改条约的谈判。当时,英国政府愿意早日达成协议,利用日本来对付俄国。而日本政府则担心英国与中国结盟,使它侵略朝鲜及中国的野心难以实现。
5月2日,日本驻英公使青木周藏在与英国外交副大臣柏提会谈时,就流露这种担心。柏提则甚害怕日本同俄、法联合,对英国不利。彼此交了底,都想做出一定的妥协,以换取对方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出现俄国占领朝鲜的可能外,英国对于朝鲜问题是不会那么热心的。
后来,欧格讷见李鸿章与俄国公使喀西尼接洽甚力,始恐俄国占先,有损于英国在远东的利益,便一改先前的消极态度,企图插手中日交涉,频至总理衙门调处。
英国政府之所以要采取新的调停方针,是由于俄国的举动而引起的。
先是李鸿章请求俄国斡旋后,俄国驻华公使非常积极,主张对日本进行干涉。但俄国政府经过权衡后,决定放弃干涉政策。可是,喀西尼并不甘心,于6月29日向李鸿章的代表盛宜怀和罗丰禄提出了三国会议之说,即中、日、俄三国派大员到天津会议,以商谈朝鲜善后问题。
俄国外交大臣吉尔斯虽然未采纳喀西尼关于三国会议的建议,但还是决定对日本进行“忠告”。
30日,俄国驻日公使希特罗渥奉本国训令向陆奥宗光面递措词强硬的照会:
“本官之君主皇帝陛下之政府,命本官向日本帝国政府劝告容纳朝鲜之请求,且致忠告:如关于日本或清国同时撤退驻扎朝鲜之军队事加以妨碍时,应负重大责任。”
7月6日,日本政府复照希特罗渥,一面对俄国政府的“友谊的劝告”深表谢意,一面又谎称:
“查帝国政府向该国派遣军队,对目前形势实属不得已之举,决无侵略领土之意。若至该国内乱完全平定,祸乱已无再起之危险时,当然即将军队撤回,此则可与贵公使明言者也。”
实际上婉言拒绝了俄国政府的“忠告”。
喀西尼的三国会议说和俄国政府的“忠告”,不过是俄国为消除中日冲突而周旋过程中的一段小小插曲,却引起了英国的警惕。
2、“五强联合调停”的计划因为英国担心俄国一旦插手,会使朝鲜局势复杂起来,英国在远东的传统地位也会受到影响。7月3日,欧格讷致电金伯利称:
“俄国可能再度照会日本,要求朝鲜请求联合调停的各国在外交上与之合作。这会使它争取主动,因为任何有助于中国的举动都会取得中国的信任。”
此电促成了金伯利的决心:
与其让俄国联合各国,使英国陷入孤立的处境,毋宁由英国亲自出面,以打乱俄国的既定步骤。于是,立即电告欧格讷:如日本不肯坐到谈判席上来,“就通电俄国政府,联合西欧共同行动”。
由于英国的再三敦促,日本不得不再敷衍一番,装出并不拒绝谈判的样子,但却提出了谈判的几项先决条件,其中有清政府碍难接受的条件是:“在朝鲜境内;政治上以及通商上与清国立于均等地位,”英国劝说清政府答应本的谈判先决条件。
金伯利致电欧格讷:“中国最好接受这些建议,因为这些建议似乎也合乎道理。”
日本作出愿意谈判的姿态,完全是一种假象。这一点,欧格讷看得很清楚。
他致电金伯利说:
“我刚收到巴健特先生的一封来电,从中感到日本佯作同意谈判,只不过是为了赢得时间而已。”
并建议“由五国进行联合调停”,以取代俄国提出的“三邻国(中日俄)联席会议”,金伯利非常赞同欧格讷关于“五强联合调停”的意见,决定试一试。
他先后通电德、法、美、俄各国政府,建议联合调停中日争端,以使其达成和平协议。从7月9日金伯利同德国驻英大使哈慈菲尔德的谈话中,便可知道英国关于“五强联合调停”的计划内容。
当时,哈慈菲尔德问:“这将是一次什么性质的调停?”
金伯利回答说:
“首先,我们应该联合建议中日两国从朝鲜撤军。英、俄都已提出过这一建议。我想这一步会达到预期目的。一旦此举受挫,将要采取何种必要措施,现在考虑为时尚早。我希望德国参加我们的调停,因为它与中朝两国贸易往来都较多,而一旦中日战争爆发,将严重破坏经济往来。所以,进行联合调停,防止战争,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乍看起来,这个“五强联合调停”计划似乎是向着中国的。其实,并不完全是这么回事。
日本也曾建议英国出面调停,其目的是让英国劝中国对日妥协。陆奥宗光即于7月7日向巴健特表示,希望英国从中斡旋,劝中国尽快地提出日本所谓的“合理的提案”,“五强联合调停”计划实际上滥觞于陆奥宗光7月7日的建议。
请看7月12日青木周藏给陆奥的电报:
“英国外交大臣今再以对我友谊之情,密告本使曰,该大臣于星期六(本月7日)接受贵大臣之提议,欲要求俄、法、德、美各国与英国共同劝诱清国。”
可见,英国的“五强联合调停”计划出笼之前,是与日本互通声气并商量过的。而且,很明显,这个计划就是要联合五个强国迫使中国让步,以满足日本的侵略野心。
3、日本的“将计就计”但日本已经事先知道了这个计划的底细,为尽量满足其无厌的贪欲,必然得寸进尺,更加毫无顾忌了。不过,英国不愿意中日之间爆发战争也是确实的,它是想用牺牲中国的办法来阻止日本发动战争。应当承认,从客观上说,这个计划对中国也有某些有利的因素。因为它若能真阻止战争,总是比日本迫使中国打一场毫无准备的仗要好得多。
从英国劝说日本避免冲突到倡议五强联合调停,可以看出英国政府对调处中日争端的方针发生了徽妙的变化。起初,它看得很清楚,朝鲜局势紧张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坚持不肯撤军,因而从防俄的大局出发,劝说日本避免冲突,恢复朝鲜的和平,以不使俄国有乘虚而入之机。
后来,又看到朝鲜势的发展更加复杂化了,俄国似在跃跃欲试,其公使力倡三国会议之说,日本看来又不会无所得而撤军,而要防止俄国趁机单独插手,只有联合列强迫使中国及早对日妥协以满足日本的侵略要求,从而换取朝鲜的和平。
金伯利同青木周藏谈到五国联合调停时有一句私房话:“此举实为防御俄国单独干涉之手段”。
便透露了英国倡议五强联合调停既是防俄单独插手,又带有英日交易性质的内情。
还应当看到,英国政府调停方的这一变化,与日本的一系列活动也是有关的。为影响英国的调停方针,日本政府进行了许多活动,甚至搞了不少小动作。
其一,极力渲染俄国的干涉势头,激起英国的恐俄心理,并极力宣传日本拒俄的坚决态度,以赢得英国的好感和同情,从而促使英国的调停方针向日本方面倾斜等。
6月下旬俄国劝说日本从朝鲜撤军一事倒给日本政府提供了一个大作文章的好机会。
7月3日,小村寿太郎首先向欧格讷透露:“日本政府不允许俄国在朝鲜问题上对它指手画脚,已决定拒绝撤军。”
同一天,巴健特又从日本外务省获悉:“俄国政府已要求中日两国军队立即撤走。日本政府表示,拒绝服从一切带有威胁性质的要求。”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有意地散布有关俄国试图插手中日纠纷以从中渔利的谣言。
朝鲜即传出消息说:“俄国驻日公使在怂恿日本达成一项相当优惠俄国的秘密协定。”
这显然是日本所为,明眼人一看便可知道纯属无稽之谈。
然而,青木周藏却不惜添枝加叶,对英国外交部煞有介事地说:
“俄国公使希特罗渥曾劝日本与其签订政治协议,说作为交换条件,俄国可以根据日本的意愿签订经济条约或修改条约。在朝鲜问题上,中国比日本更有可能与俄国达成某种协议。”
他不仅言之凿凿地给俄国的侵略野心曝光,而且巧妙地将话锋转向中国,又加重了英国对中国的疑心。
这一下英国政府沉不住气了,急忙由外交部发表备忘录,声称:
“如果中俄之间,或中俄与日本之间签订任何协议而置英国政府于不顾,英国就将考虑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并拟指示恩健特向日本政府重申:
“在朝鲜问题上,日俄、中俄或中日俄三方无论签订什么协议,英国都不会视而不见。”
英国首相罗斯伯里立即在备忘录上签字并批示:“同意。发电指示。”
这就给英国的“五强联合调停”计划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
其二,施展各种外交手段争取英国政界人士对日本的同情,甚至不惜采取贿赂的卑劣办法来收买英国官员和报纸,以制造有利于日本的政治氛围种舆论。在这段时期内,日本的驻外公使馆人员十分活跃,使出浑身解数,或在政界游说,或套取情报,或向外务省提出建议。
其驻英公使馆表现尤为突出,并有计划地展开了收买活动。6月间,青木周藏就向陆奥宗光报告说:“我以前便同《泰晤士报》建立了联系。”
请外务省继续汇寄“供政治上和私人之用的额外经费”。所谓“额外经费”,就是用于贿赂的费用。日本的收买起了作用,使公正的天秤倾斜了,英国的舆论一边倒地倒向了日本。
7月6日,青木发给陆奥的电报说:
“英国大多数有影响的报纸都发表了社论,其观点与我们一致。认为《天津条约》也表述了日本在要求朝鲜改革和保护朝鲜领土完整方面的权力。公众舆论使英国政府倾向于我。”
不仅如此,日本通过收买手段还窃取到了英国机密的外交文件。如7月3日金伯利给巴健特关于日本不要以中国放弃宗主权为谈判先决条件,改“朝鲜独立”为“中日共同保证朝鲜领土完整及重建朝鲜政治”、中日两国“撤军可逐步进行”等为内容的密电;青木当天便得到了并发回了国内。
从以上鲜为人知的内幕中,可以知道,日本政府为促使英国政府的调停方针转向有利于日本方面,确实是煞费苦心的。
日本的“把英国政府拉向我们一边”活动,终于起到了作用。当然,日本此举之所以成功,是它看准了英国的根本利害关系所在。
青木自己供称:
“我采取了一些审慎的办法:向英国政府指出来自俄国的威胁,中国对朝鲜的保护是靠不住的。而中国能够保护朝鲜以阻止俄国南下,恰恰是英国对中国态度友好的主要目的。以此把英国政府拉向我们一边。”
4、列强的态度那么,列强对英国倡议的联合调停又持什么态度呢?
俄国——对英国的倡议迟迟不作答复。
7月4日是俄国外交部接见外国使团日,英国大使拉塞尔斯前往外交部听取回话,但既没有见到外交副大臣基斯敬,也没有见到亚洲司司长克卜尼斯特。
拉塞尔斯不禁感慨地说:
“遇到热点问题时,他们两位,尤其是基斯敬先生,总不在外交部,以免遇到不便回答的问题。”
六天之后,拉塞尔斯才好不容易见到了克卜尼斯特。这位亚洲司司长告诉英国大使,外交大臣吉尔斯已将英国建议呈送沙皇,而沙皇现正在芬兰,难以即时得到答复。
又说:
“俄国政府真诚希望朝鲜不要发生冲突。您可能已经知道,俄国已命令斯台尔先生(俄国驻英大使)询问中日两国是否已请求英国调停,以及英国在赞成的情况下可望作出怎样的回答。”
很明显,俄国对英国的得议是抱有怀疑态度的,所以宁肯暂时观望,保持独立的行动,以避免被英国拖入中日争端的漩涡之中。
法国——开始就对英国倡议采取回避的态度。
7月8日,英国驻法大使杜佛黎拜访法国外交部长阿诺托。在交谈中,阿诺托说,法国驻朝鲜领事目前好像还在国内。他装出对几个月来朝鲜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一无所知的样子,但答应将研究英国的联合调停建议。
12日,阿诺托致函杜佛黎,说法国“已经向中日两国提出了稳妥的建议”,“如有必要;原则上只能随其他国家行动”。
翌日,法国外交部正式照会英国大使:
“尽管法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但已命其驻东京和北京公使向日中两国提出了和解的建议。当然,如果其他各国都联合行动,一旦需要,法国将跟随其后。”
法国以俄法同盟之故,当然不会抛开俄国而另搞一套,对英国的倡议只好婉言谢绝了。
德国——暂时采取观望政策。
先是在7月7日,金伯利致电英国驻德大使马来特,命其征询德国政府对英国联合调停建议的意见。9日,金伯利又亲自同德国驻英大使哈慈菲尔德会见,表示邀请德国参加联合调停。10日下午,德国外交副大臣罗登汉即通知马来特:“德国将命其驻北京和东京代表与其同事一道,迫使中日两国接受调停建议。并本着这个原则,对其同事们可能采取的任何措施提供协助。”
用含糊其辞的外交辞令拒绝了英国的邀请。
美国——明确地表示不参加联合调停。
7月9日,英国驻美大使庞士福特致电金伯利,转达了美国政府的答复:“美国业已敦促日本通过仲裁解决中日争端。并于本月7日通电日本,强烈抗议其对朝鲜的态度。抗议书副本已付邮。”据庞士福特推测,从目前看来,美国总统“不愿让美国参加英国所建议的联合调停”。
由于缺少响应者,英国在联合调停的问题上成为孤家寡人。
7月11日,金伯利向欧格讷致电通报各国对联合调停建议的答复时说:
“俄国政府称,他们已向中日两国建议平定叛乱后立即从朝鲜撤军。…德国驻北京、东京代表已奉命协同其同事们促成调解。美国目前无意参加联合调停。…法国政府尽管无意正式干预,但将跟随英、俄两国采取行动。”
实际上承认了五强联合调停计划的失败。
五强联合调停计划失败后,英国的远东政策一度似乎要明确地向日本倾斜,即完全满足日本的侵略要求,并迫使中国屈从。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听雨
弱国无外交,也得看看谁掌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