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没想到,中国这次来真的,美企40天没收到订单,赢家已出现

安珈一 2025-03-21 10:55:40

前言

2月4日,特朗普对华加征10%关税生效,这是自特朗普再次上台后,第二次对华加征关税。

然而这次,中方早已做了充分准备,中方已经40天没有进口美液化天然气,这下美企坐不住了!

美国的“小算盘”

2月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关税,对于特朗普的无理挑衅,我们当然不会惯着,直接采取措施进行了反制。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果断出手,发布公告,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等加征10%关税。

这些精准且有力反制措施,直击美国相关产业的要害,然而特朗普政府并未就此罢手。

仅仅时隔一个月,3月4日,特朗普再次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短短时间内,两轮加税让美国对华关税累计达到20%,贸易战的硝烟愈发浓烈。

美国加征关税背后的“小算盘”暴露无遗,他的目的说来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进而带动美国经济再次走向巅峰。

过去几十年,老美将制造业大量外迁,自身开始着重金融业等高端局,这种不用费力就能赚到钱的方式,让很多人都吃到了红利。

但是这个举动造成的后果就是,美国国内产业空心化问题严重,如果美国经济不虚弱,那还没什么问题,一旦它出现疲态,美国这种极大的贫富差距就会产生极大的对立。

特朗普妄图通过加征关税,增加进口商品成本,让美国企业觉得在本土生产更划算,从而吸引制造业回归,重振美国工业雄风。

在贸易平衡问题上,美国长期存在贸易逆差,特朗普将这一“罪过”归咎于中国,认为中国对美出口大量商品,抢走了美国的工作机会,损害了美国利益。

他天真地以为,提高关税就能减少从中国的进口,逼迫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商品,进而缩小贸易逆差,实现所谓的“贸易公平”。

而从政治角度出发,美国的选举政治使得政客们必须讨好不同的利益集团。

加征关税能迎合美国部分传统产业的诉求,如钢铁、纺织等行业,这些产业一直呼吁政府采取保护措施,抵制国外低价产品的冲击。

特朗普通过关税手段,为这些产业撑起保护伞,换取相关利益集团在政治上的支持,巩固自己的政治根基。

另外在台海问题上,美国更是将贸易战作为筹码,妄图逼迫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做出让步,以实现其“以台制华”的政治图谋。

特朗普曾声称,关税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可以让中国做出妥协,从而避免“武力收台”的局面,但这种想法无疑是痴人说梦,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绝不会有丝毫退让。

不得不说,特朗普的小算盘打的是真好,可是他真能打赢吗?

美国LNG失宠

自2025年2月10日关税政策实施后,仅仅40天的时间,就给美国LNG企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液化天然气零进口这一招堪称“绝杀”!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中国已连续40天未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曾经频繁穿梭于中美之间的LNG运输船,如今踪迹全无。

在这40天里,美国LNG企业犹如置身于寒冬,订单断绝,资金链岌岌可危。

此前为了开拓中国市场,这些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了众多液化天然气项目。

从生产设施的建设,到运输船只的购置,再到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和巨额资金,他们本指望能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收获丰厚的回报。

然而如今这一切都成了泡影,没有了中国的订单,这些前期投入的资金如同石沉大海,难以收回,企业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市场,拥有多元化的供应渠道,2024年从美国进口的天然气只占总量的5.4%。

中国可以轻松地从俄罗斯、卡塔尔等国增加天然气进口,填补美国天然气的缺口。

而美国这边,路易斯安那州的LNG 码头工人虽然还在辛勤劳作,但生产出来的天然气却卖不出去,只能无奈地转手倒卖给欧洲。

然而欧洲市场在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后,已经基本饱和,根本无法消化美国大量的天然气。

不仅如此美国LNG企业还面临着严峻的违约风险,为了保证稳定的供应,他们早早地与上游供应商签订了长期合同。

一旦无法按照合同约定供应货物,企业将面临高额的违约金赔偿,这对于已经陷入困境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甚至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走向破产的边缘。

美国LNG企业在这场贸易摩擦中,正苦苦挣扎,损失惨重,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不得不说美国真是次次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次次都不长记性!

澳大利亚“上位”

当中方果断暂停美液化天然气订单,那么替代气源从何而来?

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已经成为中国能源供应链中的一大赢家,尤其是在液化天然气(LNG)的领域。

随着中澳关系的逐步改善,澳大利亚不仅加强了与中国的能源合作,还借此机会抢占了美国的市场。

尤其是3月17日,澳大利亚能源巨头伍德赛德宣布与中国华润燃气公司签订了一份巨额订单。

根据合同内容,伍德赛德将在2027年起的15年内,向中国供应900万吨液化天然气,这一订单将有效填补中国市场在天然气方面的巨大需求缺口。

此前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能源合作已逐步加深,而这次合作无疑是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经济关系。

可以说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合作已经不再仅仅是基于资源的交易,而是建立在战略互惠的基础之上。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也在全球天然气供应链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角色,从而使得美澳同盟的合作关系看起来有些摇摆不定。

过去澳大利亚在国际政治上常常与美国保持一致,尤其是在针对中国的问题上。

但如今由于经济利益的分化,澳大利亚的立场开始发生变化,逐步倾向于与中国深化经济合作,甚至在一些领域取代了美国。

不仅是天然气,在其他领域,美国也正面临着来自中国市场的压力。

以猪肉出口为例,最近美国的上千家猪肉生产企业突然遭遇了一个问题:他们在中国的出口资质无法续约,而中国方面也没有对这些企业的申请作出回应。

许多企业因此感到不安,生怕自己的出口资质被彻底取消,中国在猪肉进口方面的政策已发生了转变。

近年来中国已经开始从其他国家进口猪肉,尤其是来自俄罗斯等国的猪肉,而不再依赖美国。

对于美国来说,这样地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原本美国企业还以为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地位稳固,但中国的突然“脱钩”让他们措手不及。

美国的许多企业其实在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利益,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的需求。

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去中国化”政策,试图减少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但由于中国的产业链体系成熟、供应链配套完善,再加上庞大的消费市场,完全“脱钩”显然是不现实的。

结语

美国虽然一直试图通过加税、限制贸易等手段,试图打击中国的经济发展,但中国凭借其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完善的产业体系,早已做好了应对全球挑战的准备。

无论是能源领域的合作,还是农业、制造业的资源整合,中国的多元化供应链已经形成,越来越不依赖单一市场。

这一点,无疑是美国在与中国博弈中需要正视的现实!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760
安珈一

安珈一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