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袁世凯开始进食:12个鸡蛋,1碗鸡丝面,1盘包子。期间茸,喝参汤,正餐均是肉,结果,问题大了!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2013.8.20古人饭量:袁世凯一天吃12个鸡蛋)
“袁大头”这个外号,在民国时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不仅指代了袁世凯的相貌特征——身材富态,头大脸圆,更像是某种时代符号,烙印着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大人物,最终却以一种令人意外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尿毒症,享年57岁,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袁世凯的饮食习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堪称“自杀式”吃法,每天早上7点,他便开始了一天的“暴食”:12个鸡蛋下肚只是开胃小菜,再来一碗鸡丝面,一盘包子,中间还要嚼鹿茸、喝参汤。
这仅仅是早餐,正餐更加“硬核”,全是肉,肉,还是肉。鸡丝面和包子在他眼里,不过是些“溜缝”的小点心。
在那个年代,物质相对匮乏,这样的饮食标准无疑是极度奢侈的,然而,这种高蛋白、高嘌呤的饮食结构,也为他的健康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尿毒症,在当时属于绝症,是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系列症状的综合表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水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而高蛋白饮食,正是导致尿毒症的重要诱因之一,过量的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长期如此,便会引发肾功能损伤,最终发展成尿毒症,袁世凯对肉蛋的偏爱,无疑加速了他走向死亡的步伐。
袁世凯的一生,充满了权力斗争和政治风波,他曾是清末重臣,也曾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他最大的野心,却是复辟帝制,做一回真龙天子,1915年12月,他宣布恢复帝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全国人民,护国运动迅速爆发,在内外压力之下,袁世凯仅仅做了83天皇帝,便被迫取消帝制,这段短暂而失败的皇帝生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万人之上的皇帝宝座跌落,对他的精神打击可想而知。
在那个年代,医疗水平远不如现在发达,即使袁世凯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也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
更重要的是,他似乎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不在意,早年戎马倥偬的经历,让他对一些小病小痛习以为常。
他或许觉得自己身体倍棒,吃嘛嘛香,不需要看医生,这种讳疾忌医的态度,也让他错过了早期干预和治疗的机会。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5月,有关他“忧愤成疾”的消息开始在民间流传,一个月后,6月6日,袁世凯病逝。
他的死,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各种猜测也随之而来,有人说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有人说是被人毒死;还有人说是被气死的,或是患上了焦虑症、抑郁症等等。
抛开这些传言,真相其实很简单,常年的不健康饮食习惯,最终摧毁了他的身体,夺走了他的生命。
袁世凯的故事,是一个关于饮食和命运的警示,它告诉我们,即使拥有再大的权力和财富,也无法对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那个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年代,高蛋白饮食对袁世凯身体的危害是巨大的,并且不可逆转。
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我们的身体,最终酿成悲剧。
如今,我们拥有比过去更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更加丰富的健康知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各种美食的诱惑,也让很多人忽视了健康的饮食习惯。
暴饮暴食、偏食挑食、高油高盐高糖等不良习惯,仍然普遍存在,袁世凯的悲剧提醒我们,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财富,只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追求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