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笼中》的价值,不在于教育孩子

传媒1号 2023-07-22 19:16:31

互动话题:

你认为《八角笼中》适合儿童观看吗?

作者|gary

先来一个问题三连:

1、你看《八角笼中》了吗?

2、你看的那场小朋友多吗?

3、你觉得这部电影适合成为教育片吗?

根据官方数据,《八角笼中》上映5天,票房破9亿,成为当前暑期档第二,甚至有望超过《消失的她》。作为王宝强六年磨一剑的作品,《八角笼中》有这样的成绩不足为奇。

图片来源:《八角笼中》官方抖音

然而,作为一部深刻的现实主义题材佳作,其在满场的场次中有几近三分之一的儿童观众,就让1号觉得有点奇怪了——

这部一遍遍叩问现实的佳作,怎么就宣传成教育片了呢?

宣传将目光转向焦虑的家长

在官方宣发中,《八角笼中》发布了多条以「带孩子去看」为主题的宣传短视频,以「或许带孩子来看《八角笼中》能让孩子更加体会幸福来之不易」为宣传语,来契合新一代父母的焦虑需求——

对于当下这些出生于经济优渥、物质丰富的新时代的10甚至15后的小朋友们而言,他们距离曾经的时代过于遥远,根本无法理解贫困与饥饿,自然而然也不会感激当下的拥有。而这引发了父母的焦虑。此时,电影中出现的大山里的孩子则为此提供了一个教育样本:他们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有人生没人养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那片土地上,只有个别人能在命运的安排下拼出一条血路走出大山。

于是,以教育为名的接力棒传递给了越来越小的孩子的父母:

「有没有人告知一下四岁孩子能看明白不?」、「7岁孩子能看懂八角笼中吗?」、「我家6岁,看了感悟较多,可以看」……

根据1号的切身经历,8岁以下的孩子应该是看不懂的。不知道其他场的小朋友是否真的如官方说的「不哭不闹、全神贯注」,1号旁边的小朋友在117分钟先后经历了:无数次的想回家、无数次的坐下站起来、以及想看最后的格斗比赛后被妈妈捂住眼睛——「这太血腥了」。

图片来源:《八角笼中》官方抖音

与此同时,「带孩子看《八角笼中》」这件事也很有可能导致该电影更深层的社会意义被遮蔽。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天下苦「熊孩子」久矣。对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在高铁、飞机上遇到一群孩子,都将是一场噩梦。原本应该是旅途中的短暂休憩,却因为一直处于充满孩子尖叫声、跑闹声的环境中而更加疲惫不堪。

对于「看电影」这个行为来说,年轻人就更不愿意被孩子包围了。「看电影」这件事情本身,并不仅仅是电影作为一个媒介去传递信息,而是「电影」与「观众」在共享意义空间。这种意义的共享正是美国文化研究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

所以电影院需要打造为密闭的、黑暗的空间,以塑造沉浸的观影体验——在观影的过程中,电影不再是一种娱乐,它是一个艺术品。在黑暗的电影院中,观众盯着闪烁的荧幕,灵韵便在观众与观众之间、观众与电影之间再度萌发。

然而,儿童负责情绪控制的前额叶尚未发育成熟,情绪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必然,而这种必然又威胁着观影体验,年轻人自然不愿走进满是儿童的影厅。所以,《八角笼中》越是宣传该影片的教育意义,越是让父母带着儿童一起观看,就越会让年轻人产生恐惧与逃离。

这就直接导致了,《八角笼中》对现实的叩问消解于「让孩子知道感恩」的喧嚣之中,影片的社会价值也因此让步于商业价值,而最终只是成为一部打着教育旗号的商业电影——

这应该也不是王宝强的初衷。

《八角笼中》也是现实之中、大山之中

《八角笼中》的社会价值并不拘于影片,而是现实、电影、王宝强三者之间的交织与缠绕。

其实,观众对于《八角笼中》,也有一些诟病之处。比如,它是一个非常套路化的类型片。该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向腾辉(王宝强 饰)如何通过格斗将着山里的孩子们带出大山」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向腾辉和孩子们经历了各种困难,但最终格斗帮他们走出了大山。

图片来源:豆瓣

此外,它的结尾过于理想与悬浮。在最后一场比赛中,苏木与对手的身型明显处于不同量级,但苏木仍然在前期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逆风翻盘——这有悖于客观逻辑,只能说是一种对现实的美好想象。

但为何《八角笼中》还能被称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佳作?答案是《八角笼中》更多的意义在于「呈现」,王宝强将典型环境中孕育出的典型人物呈现给了观众,而现实主义创作就是通过这种典型来烛照现实。从外在来看,典型的特征是具体的、生动的、独特的;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它又是深刻和丰富的。

在故事中,大山的贫困孕育了任命运摆弄的孩子、资本的逐利造就了皆为利往的商人、新媒体时代的流量至上建构了放弃真实与客观的媒体、信息的快速传播滋生了人云亦云的乌合之众。

借此,王宝强发出了叩问:

「家,家没得!钱,钱没得!」的孩子们该怎么办?他们的出路在哪?

商业资本虚假面具之下是什么?

为什么媒体只愿为了流量一拥而上,而不顾背后的真实原因?

你以为你以为的是你以为的吗?舆论洪流之中,什么才是真的?

图片来源:豆瓣

与此同时,《八角笼中》更精彩的点还在于,它用一种更加巧妙、更加隐蔽的的方式表达了时代洪流之中小人物的悲哀。

向腾辉去找苏木的姐姐「算账」,姐姐只是平淡地说,「你们是不是又惹事了,你们先出去,把门关上」。孩子们走后,姐姐对向腾辉说,「只要不为难娃娃,钱我想办法赔你」,说完这话,躺了下去。这一系列看起来早已行云流水的行为,其背后是被父母抛弃了的孩子们在这大山之中的艰难生存。

向腾辉为了孩子们放弃沙场,重拾带自己走出大山、又走回大山的格斗。为他们免费提供住宿,还自掏腰包请老师、请教练,到处借钱为了让他们能够有学籍、去上学。而他一切的努力都敌不过资本、媒体、舆论三者任何一方的突袭,更何况是三者突然同时袭来。而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小人物所面临的困境:一切的小心翼翼,都敌不过洪流的冲刷。

最后选择「重操旧业」的马虎对向腾辉说出的那一段话,更是将大山孩子们的困境更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大山里的孩子就是像打水漂的那块石头,他们生如野草,也的确不屈不挠了,但很多时候拼了命往外走,结果很有可能也是像石头般沉入水里,这是他们的命。

图片来源:豆瓣

电影很残忍,但更残忍的是这一切并不是假的,都是真的。故事是真的,小演员们也是真的。

《八角笼中》改编自2017年轰动全网的四川「格斗孤儿」事件。2017年,一段两个12岁的孩子在八角笼中搏斗的视频突然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媒体的报道、网友们的追问,一时将这件事情的主角恩波推上风口浪尖。警察介入之后,14名孩子被带回大凉山。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人们以为孩子得到解救的时候,孩子们却哭闹着不愿意离开。

事后经查证恩波先生并没有非法收养,更不是利用儿童打黑拳谋私利。事实是他作为一个从痛苦中挣扎出来的大人,回头再看向这些山里小朋友的时候,心生怜悯,决定收养他们。而散打与格斗是恩波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唯一的走出大山的路。

的确也是因为恩波,真的有孩子因为格斗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苏木达尔基(电影中的苏木圆型)作为恩波恩波俱乐部的一员,在国际格斗赛事终极格斗冠军赛(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UFC)中取得三连胜。他在接受《八角笼中》的采访中说道,如果没有格斗,可能就在家放牛了,而重要的是「自己家也没有牛」。

图片来源:《八角笼中》官方抖音

此外,小演员们也是真的。他们不是演员,他们真的来自大山,是王宝强从1000个山区孩子里选出来的。

这些孩子们在电影中的状态,是演,但更多是来自于真实:现实中的他们就是那么苦,现实中他们的眼神就是那么单纯。就像小步遇到向腾辉后想跟着他练格斗一样,甲央求朗遇到王宝强也想好好抓住演戏的机会,所以不会游泳也会瞒着所有人去拍水缸的戏,想吃西瓜也只是乖乖地看着。

图片来源:《八角笼中》官方微博

幸运的是,正如向腾辉在电影中带苏木们走出了大山,底层出身的王宝强也在现实中与孩子们共情。在拍戏的过程中,王宝强鼓励小演员们,他们理解不了工作人员说的话,王宝强便亲身示范每个动作该怎么做。他也会给他们分肉、分西瓜,并且表示会资助他们一直走出大山。

就此,电影、现实与王宝强三者形成了一个闭环:从困苦中一步步走上来的王宝强,再望向那些山里的孩子,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他将他们真实的遭遇以电影的形式,呈现给了物质充裕的时代。而这个电影又不仅仅是在讲述孩子们的故事,它也曲折投射了王宝强自己如何生如野草,如何不屈不挠,如何「走出大山」。

图片来源:豆瓣

因此,《八角笼中》所要构建的并非一部给城里孩子做对比的教育片:教育他们,自己很容易;而是通过将「大山」从大山里拿出来,摆到观众的面前。告诉每一个人,大山里的孩子,不容易。随之而来的「所以」,就不是现在的家长们所认为的「所以你要感恩现在」,而是「所以我们要如何帮助他们」。

简单地来说,如果仅仅是一部教育片,从电影回到现实后,人们的视线会回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而如果这是一部深刻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再从电影中抽离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把目光聚焦于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挣扎的小人物——这应该才是作为一个底层出身的演员、导演,王宝强的初衷。

1号结语

中国电影美学奠基人钟惦棐先生曾经指出,现实主义是中国电影的唯一康庄大道,电影不关照现实主义,则失去了群众基础。这也是《八角笼中》的价值所在,它呈现现实、叩问现实,与观众共情,与时代共振。

而这样的价值不该被宣传引向曲折的小路,它需要被更多的人看到。

所以,如果硬要说《八角笼中》是一部教育片的话,那么,它真正的教育价值也应该是教育这个社会,教育我们这些成年人。

参考文献

1.薛江华,王振雄,马欣.电影中的灵晕:区隔与召唤——基于本雅明“灵晕”理论的电影特质分析[J].传媒论坛,2023,6(09):66-68.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