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宝马要转型科技公司?新能源时代如何破局?

匠心Wang 2025-04-01 11:12:05

哈喽大家早上好!

最近宝马发布了2024年的财报,2024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达到了245万辆,同时摩托车销量超21万辆,总营收达1424亿欧元,税前利润达110亿欧元。研发投入创历史新高,达91亿欧元,同比增长17.1%。

电动车方面,2024 年,宝马在全球的纯电车型销量近 42.7万辆。2025年,宝马的电动化进程也会加速,刚开年就发布了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新架构在智能操控、智能交互和电动化等核心技术上都有不小的突破。

那在日渐激烈的电动化、智能化竞争中,宝马的策略是什么呢?在中国又会采取哪些具体行动呢?对此,我们的辰哥专访了来自宝马的高乐先生和默特尔先生。

高乐先生, 宝马集团董事,负责客户、品牌及销售业务

默特尔先生,宝马集团董事,负责企业财务

提问:在中国市场,电动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我们注意到宝马正积极拓展不同动力形式的产品,并探索氢能技术。宝马选择这一多元技术路线的战略考量是什么?

高乐:这要从两个角度理解,一个是全球,一个则是立足中国。宝马集团是一家全球企业,各个市场的情况差异很大。比如在欧洲市场,挪威纯电动车占比达90%,而波兰的纯电动车占比仅为4%,每个市场的情况各有不同。作为一家全球化车企,我们需要保持技术开放性,包括燃油车、混合动力车型、纯电动车,取决于市场需求的不同。

探索氢能源是从长远考虑。除了纯电动车以外的零排放的动力形式就是氢能。中国在氢能方面处于引领地位,在卡车、公交车、商用车方面氢能已经集成到交通体系当中。当下,氢能源技术的广泛推广仍存在瓶颈,比如说部件成本、气罐成本等。但我们相信,氢能源将会为未来出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任何一种驱动形式都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因为不同市场的需求不同,有不同的使用场景。中国市场也是很多元的,南方一些城市纯电动车占比很高,充电设施配置完善,而且冬天不太冷,驾驶距离比较短。但中国北方一些城市或者寒冷地区,插电式混动车型占比可能要超过纯电动车。所以说,消费者对于驱动形式的需求是多元化的。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发展迅猛,去年新能源车渗透率曾突破50%。但即便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处于主流,即使以后燃油车占20%,以中国乘用车市场2500万辆的整体体量计算,20%的占比依然意味着有500万辆燃油车,燃油车仍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例如我们的BMW X5在中国市场很受欢迎。

不同细分市场对驱动形式的需求不同。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不同的细分市场、不同的使用场景,就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管是大型车、中型车、紧凑型车,不同的需求会产生对于不同驱动系统的需求。宝马坚持技术开放性,以满足全球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有人可能会说新世代车型来晚了,事实上新世代恰逢其时!未来2至3年里,我们强大的产品攻势将覆盖各个细分市场。

提问:感觉宝马放慢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方面的攻势,请问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第二个问题想请问默特尔先生,从宝马集团年报看,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据了解,苹果公司研发在营收中的占比是8%左右,谷歌是超过10%。请问以后宝马研发占营收非常高比重的情况是否会一直持续?

高乐:几年前大家曾一度以为纯电动车将会一统天下。但现在我们看到,消费者对燃油车的需求依然存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需求也还在增长。市场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很难预测。就像您提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特定情况下有非常好的使用场景。

无论哪种驱动模式,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满足客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当下续航里程是中国市场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充分洞察客户需求,新世代车型将采用全新一代eDrive电驱技术和大圆柱电池,续航更长、充电更快。800V高压平台可实现充电10分钟能跑300公里。

默特尔:宝马始终致力于成为一家领先的科技企业,研发投入是我们保持竞争力的关键。过去几年,我们在数字化、智能化以及新世代车型开发上投入巨大,这是为了确保我们在未来市场中的领先地位。我们相信,持续创新是宝马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我们会继续投入研发,推动技术进步,同时通过规模化应用降低成本,确保产品的盈利性。

提问:今年年初宝马公布了BMW首创全景iDrive,设计让人耳目一新,这种解决方案在行业里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但这种独特的解决方案,与购买供应商现成套件相比,研发投入是很大的。宝马在很多方面都坚持自研,坚持原创,这种态度非常让人敬佩,但也想了解下,宝马在新世代车型上如何平衡巨额投入与产品盈利?

默特尔:不仅是BMW首创全景iDrive,还有很多其他核心技术,宝马坚持自研,也坚持技术开放。新世代车型是宝马创新成果的集大成者,其突破性创新技术将应用在未来所有BMW车型上,从而实现规模化。举例来说,我们现有车型在数字化方面很多硬件都是共通的,而软件会根据车型个性进行单独开发和调校。

高乐:宝马的核心竞争力除了驾驶乐趣,比如最近推出的驾控超级大脑,还包括人机交互,这也是很重要的一项竞争力。我们致力于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来赋能驾驶乐趣。

目前,宝马在中国拥有四大研发创新基地,覆盖北京、上海、沈阳、南京四地;从2019年起,宝马先后成立领悦北京、宝马诚迈和领悦南京三大数字化公司,在中国率先布局数字化体系。同时还携手本土创新力量进行开放创新,合作共赢。首款新世代车型集成本地研发和国际团队之间合作所取得的结果,包括BMW首创全景iDrive和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

提问:请问宝马在中国对于新世代车型投入的价值是什么?比如投资百亿人民币进行第六代电池生产,如何感受到价值感?如何让中国消费者感受到新世代的价值,如何在中国讲好新世代车型的故事?

高乐:新世代不仅仅是一款车,它代表着宝马在设计、技术、理念上的重大飞跃。新世代的突破性创新技术将应用在未来所有BMW车型上,覆盖多种驱动模式和全部细分车型。

我们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年轻人是消费主力之一,我们的客户平均年龄在38岁左右。数字化科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主流年轻消费者对于产品体验、功能、人机交互有非常高的要求。

纯粹驾驶乐趣体现在众多方面。大家将在今年4月上海车展上看到搭载驾控超级大脑的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就会理解我刚才说的这一番话。它是一整套技术的集成,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整套技术告诉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宝马能够把领先市场一代的创新科技应用到车上。像宝马这样的企业,如何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这就是宝马给出的答案。具体内容会在上海车展为大家揭晓。

默特尔:最终目标就是要让新世代车型有宝马的气质和感觉,纯粹驾驶乐趣是我们的品牌核心,在此之上叠加的就是人工智能功能。我们也在不断带来令人激动的车型来惊艳客户。

高乐:客户体验和经销商网络也非常重要,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也要让客户拥有卓越的购买及售后服务体验。我们在持续优化经销商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以及客户体验。客户关怀要搞好,产品要做好,同时我们也有数字化公司,比如领悦北京,提供客户体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首款国产新世代车型将于2026年在中国市场推出,届时会进一步掀起产品攻势。

默特尔:我们所说的生态并不只是新车,同时也要有优秀的服务,这就包括经销商合作伙伴,还有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等。所有这些要形成合力,确保客户的旅程不只是把车买下来,而且各个方面都做到位,包括线上线下都要做好。我们有相当令人信服的一些故事可以讲给大家。

提问:高乐先生提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中国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2025年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和产品研发方面有哪些规划?

高乐:首先,中国市场非常重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市场都是宝马集团最重要的市场。大家可能看到有的跨国企业在中国缩减布局,但是宝马会继续坚定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我们也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

今年,我们在中国市场会推出10多款BMW新车型,包括已经上市的全新BMW X3长轴距版,收到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我相信整体市场今年也会是增长的。总体来讲,我们去看我们的产品管线,这里也包括MINI产品,MINI国产也进展顺利。我们不会把目光从中国转开,而是会不断夯实研发能力,尤其是软件研发方面。

提问:宝马品牌最深入人心的还是驾驶乐趣,在中国可以说宝马是驾驶乐趣的教育者。在燃油车时代,大家能感受到驾驶者和机械的连接,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学车,第一次开车就是电车,没有机械连接感。那么在当下,宝马驾驶乐趣究竟如何去量化?

高乐:对我们来讲,纯粹驾驶乐趣绝不等同于直线加速能有多快。举个例子,宝马出类拔萃的是过弯,是跑山时候的那种感觉,这是我们的优势。直线加速很多车都能做到,但是一旦过弯,马上就能感觉到和宝马车的差别,这就是驾控超级大脑在发挥作用。驾控超级大脑并不只是管理直线加速,而是动力在各个车轮、各个轴之间的分配,这是它的关键,能够把宝马纯粹驾驶乐趣从燃油车延续到电动车上。尤其是在操控方面,你会感觉到那种操控自如,甚至比原来更突出。

在今年年初的CES上我们展示的视平线全景显示,就是能够用足风挡宽度。当驾驶的时候流畅过弯,同时配合沉浸式体验,而且有3D抬头显示,能够把路况的相关信息播放在眼前,这个时候感受会更加强烈。讲到驾控超级大脑的优势,我们会在4月上海车展上做重点介绍,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提问:宝马发布了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这里结合了很多行业新技术,在此基础上,宝马如何在智能汽车领域塑造并巩固领导地位?接下来如何去打造全新的市场价值或者给消费者带来丰富体验,就像在燃油车时代经典的驾驶乐趣一样?

默特尔:从技术集群角度来讲,比如驾驶乐趣方面,宝马实现了跨代发展,特别是涉及到驾控和iDrive。在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视平线全景显示以及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在技术方面也非常领先。我们把所有硬件、软件集成组织在一起,然后让它能够更加高效、减少能源消耗、通过远程升级方式进行软件升级等。如果把所有这些都集中在一起,再加上之前提到的四个“超级大脑“,以及算力的大幅度提升,最终可以看到,大家进入车辆、坐在车里、驾驶它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最终让消费者能够真正感受到,这一代技术进步给他们带来的驾驶乐趣是无与伦比的。

这些科技成果,我们会集成到新世代车型中去。创新是宝马的DNA。消费者购买电脑时可能会看处理器是怎样的、内存是怎样的。但汽车不是参数的堆叠,宝马能够保证能把整体体验做到最好、用体系能力把先进技术集成到一起,这是宝马所独有的。

高乐:我们看消费者购买汽车的原因,首先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品牌、设计也非常重要。有时候有人会说我们的设计太大胆或审美太超前,欣赏不来,但我们在设计方面永远不会固步自封,不会因为之前成功就停滞不前,我们是非常大胆的,而且新的设计语言让宝马车呈现非常独特鲜明的个性。

在品牌体验方面,2024年我们举办了BMW M热血嘉年华,我们看到现场每个车主和粉丝,都像孩子一样快乐,这可能是从其他品牌很难感受到的一种激情和共鸣。另外,我们在技术方面一定要有强大的竞争力,在品牌、设计、客户体验方面也是如此。

近些年中国品牌崛起,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也是必然的。但中国市场体量巨大,中国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是可以共存的,是需要共同发展来更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在中国市场,宝马已经是深入人心的品牌。在创新、技术、设计方面,宝马蕴含在品牌中的一系列价值,在未来几年会提升至新高度。

提问:BMW新世代车型采用了全新的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和域控制设计,能够为新车带来智能的跃升,具体到车机交互上会带来什么新体验?宝马的四个“超级大脑“中有一个是专门控制自动驾驶的,在这方面会带来什么新体验?

高乐:新世代车型上的创新技术将应用在我们未来所有的BMW车型上,无论是燃油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还是纯电动车型。讲到自动驾驶这个话题,宝马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安全第一,我们永远不会把未经验证的技术装到车上,让消费者去做实验,这是我们最为重要的一条原则。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有的品牌车型在驾驶中很长时间不用握方向盘,但我们不会这样做,我们不允许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手离开方向盘很长时间。

默特尔:宝马的自动驾驶功能在不断进步,我们非常认真地不断提升这方面的实力和能力,这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话题。

提问:宝马说自己正在成为一家全维度的科技公司,那么从汽车制造商的身份变成科技公司,我们在哪些方面可以看到最显著的变化?比如是以做科技公司的方式去做汽车,还是说之后的业务可能会扩展到更多科技领域?

默特尔:宝马的确已经是一家科技公司了,不然没有办法把如此复杂的软件系统组织到传统的汽车制造当中去,在软硬件集成方面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在欧洲、美国、南非和中国,我们有将近1万名软件工程师。从2017、2018年开始,我们在软件工程师方面大规模扩大人力资源,过去这些年在IT、数字化转型方面,无论在企业内部业务IT方面还是车机系统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对于新世代车型,也请大家对我们在创新技术方面的成果拭目以待。

软件发展最主要还是为造车服务的,我们的软件产品以及在驾控超级大脑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很多成果是来自于中国本土团队;中国本地的工程师、本地的软件企业、我们的合资公司,给我们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在造车技术方面,我们的能力在不断提升,生产能力及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此外,无论是技术含量、环境保护等方面,我们都向供应商提出更高要求和更高挑战。最近大家听到比较多的是我们在电池电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其实我们在多个领域都在努力实现技术突破,与供应商共同进步。

高乐:我补充一下。我们坚持的是360度全维度科技创新,以智能赋能驾驶乐趣。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通过人工智能全面赋能研发、生产、销售等全价值链各个环节。比如在我们的沈阳生产基地,里面有大量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应用。比如采用AI检查漆面是不是完美无瑕疵,每一辆宝马车上路之前实际已经大量用到了人工智能。我们所讲的智能化,并不仅仅限于最终的产品,而是涵盖生产以及供应链等各方面。

0 阅读:7
匠心Wang

匠心Wang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