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东罗马帝国。中国史籍称“大秦”、“拂蒜”、或“海西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因首都君士坦了堡原系古希腊殖民城市拜占庭旧址,故也称之为拜占庭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蛮族的入侵下灭亡,拜占庭帝国则一直存在到1453年。查士丁尼在位时(527~565)力图征服原为西罗马领土上的蛮族国家,欲重建古代奴隶制罗马帝国(395年以前的罗马帝国),并一度侵占了北非和意大利,但在他死后不久,这些征服地就得而复失。
至七世纪四十年代,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夺走了拜占庭东部最富庶的几个地区(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七至十一世纪间,这里逐渐封建化。十一世纪之后,帝国日趋衰微,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侵,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国被拉丁帝国所取代。1261年帝国得以重建,但领土日削,仅辖小亚细亚西北部、色雷斯、马其顿、爱琴海北部的一些岛屿和伯罗奔尼撒若干据点。十四世纪起,屡遭奥斯曼土耳其人进攻。1453年都城君士坦丁堡陷落。1461年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