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本文所引用的《水浒传》为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水浒全传》;《金瓶梅》为出自里仁书局2018年修订出版的三卷本《金瓶梅词话》。
《水浒传》梁山泊一百单八将里面,能够跻身其间的女性,只有区区三位,当然已经不算少了。1955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首次授衔,将星璀璨,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也仅有一位出身于红四方面军的李贞,有机会获得了少将的殊荣,成为了唯一的开国女将军。
《水浒传》中的这三位女将,按出场的先后分别是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和一丈青扈三娘。一丈青扈三娘的出场时间最晚。
但如果按颜值的高低排列,毫无疑问,一丈青扈三娘排在第一,则是当仁不让的。可惜造化弄人,最后被组织分配给了大色鬼矮脚虎王英。让古今多少读者扼腕叹息!
我们现在的读者,对孙二娘的绰号“母夜叉”和顾大嫂的绰号“母大虫”并不难理解,唯独对扈三娘的绰号“一丈青”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能够说得出个子丑寅卯来的恐怕不会太多。
我小时候第一次知道扈三娘这个绰号的时候,想当然地把它理解成了这位扈三娘,大概非常喜欢披一件一丈长的青色的战袍,因而才得到这么一个绰号吧。
“一丈青”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惜的是,《水浒传》的作者并没有向我们读者作出交代,可能对那时的读者来说,这是常识,无须作出交代。不过时过境迁,几百年之后的我们现在的学者和读者,对这个问题却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据余嘉锡先生的《宋江三十六人考实》这本书的考证,一丈青扈三娘原本是南宋马皋的妻子,淮南巡抚使闾将她收为义女,后来将她嫁给了张用,“遂为中军统领”,每次出战都有两面旗帜在其马前,分别上书“关西贞烈女,护国马夫人”这十个大字。
余先生对“一丈青”这个绰号也多有考证。凡人之绰号,必当时民间有此流行之语,然后取以名之。一丈青三字,自是宋时俗语,不独不始于水浒,亦必不始于李横及马皋之妻也。就“太行春色,有一丈青”二语推之,盖青为春色,一丈青者以喻春色之浓耳。是必闾里浪子相传俚语,以此指目男子妇人之年少美色者。
余先生之言可备一说。
而《金瓶梅》中的一丈青为西门庆家人来昭的浑家(即老婆),平日的工作主要是在厨房帮厨,西门庆死后,吴月娘打发这两口子到大门口看门去了。在书中戏份并不多,唯一一次戏份比较多,是在小说的第28回的时候,她护犊心切,把潘金莲都给骂了,算是为“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下了一个注脚。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