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怀揣着梦想与冲劲,可常常因为一些幼稚的职场心理,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年轻人必须丢掉的幼稚职场心理,助你早日在职场中乘风破浪。
误以为领导有培养自己的义务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习惯了父母、老师的督促与引导,于是初入职场,不少年轻人就天真地认为领导和上级也会主动培养自己。但在职场,更多是 “放养 + 筛选” 模式。如果你自身缺乏自学和进步的能力,领导并不会多操心。公司预算充足时,可能会让你做些杂活养着;一旦预算紧张,就会毫不犹豫换人。所以,别等领导来拉你一把,主动提升自我,才是职场生存王道。

求学时,我们在学校、社团等常驻场合轻松交到朋友,到了职场,也想在这个每天相处的地方寻觅挚友,并默认朋友会相互扶持。然而,同事间虽可能发展出真挚友情,但实属少数。同事既有合作,也存在竞争,尤其在晋升和重要工作的名利分配上,利益冲突明显。若一视同仁地将同事关系简单化为校园友情,很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

许多年轻人抱怨职场 “不公平”,觉得自己工作更努力、工作量更大,回报却不如他人。这其实是一种错觉。职场的回报关键在于不可替代性,即替代成本。单纯的战术努力和工作量,并不直接决定你的收获。当然,若你的工作量大到让工资性价比极高,不加薪就难以找到替代者,此时你的替代成本才会提高。
误把熟练度等同于专业性当在一个职位工作流程顺畅后,有些年轻人就觉得自己很专业,对职场发展抱有良好预期。实际上,绝大部分岗位,若你没有改进工作流程的能力,熟练后也无法交出远超平均水准的成果,那再熟练也只是个能被其他熟练者轻易替代的 “标准件”。要不断突破,提升专业深度。

在当下多数大企业或热门赛道,年轻人职场收益高,这与自身能力关联性没那么大。行业红利、公司平台优势以及人才稀缺导致的不理性行业预期,才是主要原因。换言之,多数年轻人的成功更多是幸运使然,而这种幸运或许只是人生中的短暂现象,切不可因此高估自己。
天真相信同事和领导告知的就是规则全貌任何职场环境都存在大量不公开的特定逻辑、人际关系、利益链条和审批规则。这些不会在公司规章制度里呈现,也不会人人都被告知,需要自己用心观察、调研。但很多年轻人意识不到这点,甚至工作多年仍浑然不知,这无疑会阻碍自身发展。

年轻人想要在职场中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丢掉这些幼稚的职场心理,以更加成熟、专业的态度去面对工作。你在刚入职场时,有没有过这些幼稚心理呢?后来又是如何克服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