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救英雄!陈赓遇险濒死,连被两位姑娘相救,到底咋做的,后来呢

历史滴温度 2025-04-11 18:16:45

陈赓戎马一生,身上战伤无数,而有两次陷入生死危机,都幸运得到一名姑娘相救。

当时烽火硝烟,这两名姑娘是如何救的陈赓,此后是否还有交集,最后结局又如何?

如果您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

1927年8月,南昌起义的部队在会昌遭遇国民党军队的阻击,双方爆发激烈的战斗。

由于敌军数量庞大,终于突破了阵地,导致陈赓被围困,但他勇敢地抵抗,为部队争取了撤退的时间。

在激烈的抵抗过程中,陈赓的右腿被子弹击中,鲜血不断从大腿流出,剧烈的疼痛让他感到极度的不适。

但陈赓坚持战斗,直到大部队安全撤离后,才带领剩余人员撤出战场。

然而在撤离过程中,他因剧痛难忍,不得不躲进了小水沟旁的草丛里。

随着时间流逝,他身体失血过多,最终昏倒在小水沟边,眼看就要就此壮烈牺牲了。

就在这个生死关头,一个年轻姑娘突然出现在眼前,她就是护士杨庆兰。

在双方激烈交战时,杨庆兰依旧像往常一样,在战场上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救助受伤的战士,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时杨庆兰在救助伤员后,感到身体非常疲惫,本想在原地稍作休息,然而她非常细心,注意到附近的芦苇丛中,似乎有隐约血迹。

杨庆兰心中忐忑不安,不确定那个角落是敌是友,尽管这关系到生死存亡,她还是决定冒险走过去,毕竟万一是友军呢?

杨庆兰刚拨开芦苇丛,便目睹一名年轻战士,他的腿部血流不止,痛苦地倒在地上。

她迅速观察战士的装束,发现是自家的战士,暗自庆幸判断是正确的,虽然她不知道这就是陈赓。

她为陈赓进行初步止血,然后用瘦小身躯将他背起,与其他护士将他抬上担架,迅速撤离了现场。

在将那名战士治愈后,杨庆兰有时会听到人们谈论,她所救的年轻战士名叫陈赓,实际上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指挥官。

杨庆兰那一刻明白,当时所做的决定是正确的,也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陈赓当时受重伤,很快转移到其他地方治疗,当他苏醒后,得知救他一命的是一名女兵,便迫切希望能向她表达感激之情。

由于当时局势混乱,陈赓匆忙奔赴战场,因此未能立即找到那位女兵。

当时谁也没想到,在不久之后,两人会在另一座城市重逢,那时又是如何呢?

此时战火纷飞,那杨庆兰一个女子,又是怎么走上革命之路,经历了什么呢?

1910年,杨庆兰出生于河南信阳市的普通农家,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她从小很懂事,经常帮助家里做各种事情。

虽然从未受过教育,但她内心始终坚定,有着自身的独立想法和思考。

在她十六岁时,父母为她安排婚事,她却坚定拒绝安排,因为不愿生活在别人的控制之下,渴望过上自由的生活。

杨庆兰十七岁时,选择告别了父母,踏上追求梦想生活的旅程,不久后抵达武汉,立刻被当地的革命氛围所吸引。

她毫不犹豫加入革命的浪潮,经过一番努力,成功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从而开始了她的军旅生涯。

通过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她在黄埔军校的女兵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南昌起义爆发后,陈庆兰加入了革命队伍,表现越来越出色,跟其他三名女同志一起,被誉为队伍中的“四大金刚”之一,展现抗日女兵的英勇形象。

从那时起,她全心投入革命,例如在战场上救治伤员。也正因如此,她成功救助了陈赓,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当时起义军抵达福建长汀时,陈赓终于可以停下来做手术,并且遇到了他的恩人,红色医生傅连暲。

原本陈赓要进行截肢手术,但傅连暲于心不忍,决定采用保守疗法,但这需要长时间的治疗。

但是起义军无法等待,因为国民党大军可能随时追击,他们必须向广东方向撤退,因此在顺利占领潮州后,陈赓躺在担架上被抬进了潮州城。

过了几天后,陈赓又到了汕头,和卢冬生一起,都被送往日本人经营的博爱医院。

次日国民党军队夺取汕头,由于敌众我寡,部队被迫撤离汕头,而且撤退很仓促。

周总理因高烧未能及时告知陈赓,只来得及派人给伤员们送去了一笔资金,遗憾的是这笔钱并未能送达。

当时部队撤退后,陈赓在医院的病床上对此一无所知,此时更令人恐惧的是,国民党士兵已经进城,这要全城搜捕如何去好?

陈赓本来认为,这是日本人开设的医院,国民党担心触怒日本人,因此不敢闯入搜捕。

不料院长认为陈赓会惹来麻烦,竟然下达逐客令,许多轻伤患者被迫离开,但陈赓无法行走,即将被赶出去,这能去哪里呢?

就在这个危急的关头,医院里一位姓李的女护士站出来了,还有一位负责打扫病房的工人,也对陈赓这样的革命者深感同情。

他们帮助陈赓向院长求情,还凑钱暂时堵住了院长的嘴,让他不再驱逐陈赓,可惜依旧不提供保护。

陈赓只知道她是医院雇佣的中国职员,经常负责为自己更换绷带,因此每次见到她都会礼貌地称呼她为李小姐。

那么李小姐冒着生命危险,为何还要帮陈赓呢?

因为在陈赓住院期间,李小姐注意到不断有人来探望他,通过旁听访客的谈话,她得知陈赓是起义军指挥官,所以对此深受感动。

当时国民党军队来了,即将第一次进入医院搜查,女护士、工人合力将陈赓抬到工人宿舍躲避,这让他们未能找到陈赓。

得知这一情况后,院长非常愤怒,他一心想将陈赓交出以求安宁,所以解雇了那位工人,以此来吓唬陈赓。

不久之后,国民党军队再次搜查医院,显然他们已得到消息,此时工人的宿舍不再安全,陈赓还能藏身何处呢?

陈赓被李小姐推进了一间洁净的房间,一打开门便嗅到了一股化妆品香味,显然这是李小姐的闺房。

国民党军队均为男性,他们从未考虑过进入女生闺房,因为这样既不适宜也不方便,因此陈赓得以再次逃脱一劫。

当敌军离开后,为了避免引起注意,李小姐很少亲自送东西,通常由她的妹妹代劳。

等到风声没那么紧了,陈赓也能趁此转移,但仍需要依靠这一位乐于助人的李小姐。

李小姐、被解雇的工人,还有卢冬生共同协助陈赓离开医院,随后他们找来一艘木船,将陈赓安置在船上,并合力将船推至码头。

然而这关键时刻,国民党军队登船搜查,这如何是好?

在紧急情况下,李小姐站在陈赓旁边,向国民党士兵解释说,陈赓是他们医院的病人,她负责护送他到香港接受治疗。

李小姐再一次机智地救了陈赓,等到天刚破晓,小船迅速地驶向岸边,她一上岸便立刻去码头,购买了两张前往香港的太古轮船票。

为了避免引起怀疑,她刻意用日语进行交流,让售票员误以为她是日本人,因此态度变得非常恭敬。

买好了船票,李小姐还将他们送上了船,随着汽笛声的响起,这才下船在码头目送。

陈赓和卢冬生站在甲板上,目送着李小姐的身影逐渐远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

因为他们无法预知,何时能再次相见,也不知该如何回报她和工人那深沉的恩情。

在卢冬生的陪同下,陈赓前往香港,随后辗转返回上海。

解放汕头后,陈赓四处托人寻找,却始终未能找到那位曾多次救助他的李小姐,也未能找到那位被解雇的工人。

那些曾经的恩人,似乎就这样在人海中消失了,再也无法与之重逢。

不过在陈赓到了上海后,加入了中央特科,却没有料到重逢了另一个救命恩人。

某天清晨,陈赓刚抵达中央特科时,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迅速掠过他视线。

他本能地转过头去,惊喜地发现那竟是杨庆兰,而杨庆兰也注意到他,同样显得异常兴奋。

他们未曾想到,自南昌起义一别后,竟会在中央特科重逢,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陈赓心里好奇,那么杨庆兰是如何加入中央特科的呢?

原来当时杨庆兰救了陈赓后,又跟随朱老总的部队在三河坝抵抗敌军,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战斗,成功完成了任务。

随后朱老总带领部队抵达了广东饶平,当时部队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朱老总考虑到要保护女同志,因此决定让杨庆兰她们前往武汉寻找组织。

最初女同志都不愿意离开,但后来为了生存和继续革命,便听从组织的决定离开。

在杨庆兰的带领下,她们伪装成男性,克服重重困难抵达武汉,并成功联系到组织,很快重新投入了工作。

杨庆兰被分配到情报部门工作,随着中央迁至上海,并且她所在的组织被纳入中央特科,她因此成为中央特科的一员。

直到陈赓辗转千里,也抵达上海并加入了中央特科,这才促成了两人的再次相遇,并且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在中央特科期间,杨庆兰还肩负着一项重要职责,那就是作为周总理的贴身保镖,负责他的一系列安全交通等事务工作。

每当周总理外出时,杨庆兰都会与他装扮成情侣,而邓颖超外出时,她也会与她装扮成姐妹,确保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安全。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杨庆兰与周总理秘书黄玠然结为伴侣,在周总理主持下,两人进行了朴素的婚礼。

夫妇两人始终携手前行,后来杨庆兰活到了91岁,而黄玠然活到了103岁,彼此同行度过幸福的一生。

正是这两位女子的相救,陈赓才能化险为夷,此后在革命的道路上,这份恩情如同灯塔,照亮了他前行的方向。

听到这儿,您有何感想,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参考资料:

【1】中国共产党新闻.《揭秘:人民军队第一批女兵中的“四大金刚”》.2011-12-31

【2】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武汉黄埔女兵杨庆兰——陈赓的恩人,周恩来手下的出色特工》2023-04-18

0 阅读:0
历史滴温度

历史滴温度

从历史长河里,感受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