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正是“起鱼”的好时节。1月22日上午10时许,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宿迁市洋河新区桥北村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鱼王争霸赛”,12名水产养殖户把自家鱼塘里捕捞上来的最大一条鱼拿到一起称重PK,最终,养殖户王跃的一条大青鱼以28.5斤的重量夺得“鱼王”。现场欢呼声与笑声交织在一起,人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我父亲就是养鱼的。我养鱼也有8个年头了。”55岁的王跃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他和妹妹两家共养了400多亩鱼塘,每年年底清一次鱼塘。“现在临近年关,鱼主要是进市场,虽然今年价格偏低一些,但村里的政策好,依然能赚百把万。”对这一年的“收成”,老王颇为满意。
1月22日一大早,王跃请的专业捕鱼队就来了。十几个人穿着皮衣下到鱼塘里,先用大网把整个鱼塘里的鱼拉到岸边,再用木棍把大网分成几段。随着空间的变小,一条条大青鱼开始在水里翻腾。早已等候在岸边的吊车发动起来,吊钩吊着称重器和渔网,缓缓地下到水里。捕鱼师傅们抱起一条条大鱼扔进渔网里,几分钟的时间,渔网就满满当当。鱼塘的上空,不时有白色的水鸟飞落下来,捕食被浑水呛上来的小鱼。
吊车把渔网吊起,放到停在岸边的货车车厢内。“682公斤!”岸边专门有人负责记录,精确地报出了每网鱼的重量。
“我每年这个时候都过来,年前大约一个月左右,每天都过来拖鱼。”来自山东微山湖的曹先生说,因为距离比较近,只有200多公里,他过来贩鱼回去卖有十来年了,一车鱼大概在一万七千斤左右,一车鱼运回去三个小时左右就能卖完,大约能卖11万元左右。
陈师傅则是当天上午从泗阳开车过来的,他的货车车厢分为5个仓,有两个液氧罐给仓里的鱼供氧。货车装满鱼后,他要把这车鱼运到安徽蚌埠去,“一车鱼约有1.5万斤,路上就要跑三十多小时,因为有氧气补充,鱼在仓里一个星期都没事。”
在鱼塘的不远处,村里12位水产养殖户把自家鱼塘里捕捞上来的大鱼,拿到一起称重较量。“我的鱼因为喂的是鸡肠等,还有麦麸等饲料,鱼肉细腻,味道鲜美。”王跃说。
养鱼是桥北村的特色产业,养殖面积有3000多亩。“我们村支两委就是做好服务,提高养殖户积极性,把水产养殖打造成村里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村支部书记蔡则顺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介绍说。
为了让村民分享丰收的喜悦,当天村里组织人把刚捕捞上来的青鱼做成瓦块鱼,分给村民食用。蔡则顺还带着爱心企业捐赠的油和大米,以及刚捕捞上来的鱼送到了特殊群众的家中,共同过一个幸福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高峰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