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侦破了震惊一时的“汉奸黄浚案”。当时,蒋介石亲自制订了一

市井老李 2025-01-23 22:58:29

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侦破了震惊一时的“汉奸黄浚案”。当时,蒋介石亲自制订了一个绝密的布雷计划,封锁长江下游,以迫使下关和长江上游的日本军舰投降。 事情本来是非常机密的,只有参与会议的几个人知道。然而,就在散会后的当天夜里,准备进行布雷行动的前几小时,日本方面突然将所有的军舰驶出吴淞口。 这件事气得蒋介石牙床痛得好几天都吃不下饭,要求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把内奸挖出来。南京宪兵司令谷正伦把侦破任务交给了本部驻南京的特警二队。因为在两年前,特警二队就成立了一个外事组,做日本总领事馆的反间谍工作。 通过领事馆里内线报告,行政院机要秘书黄浚和须磨来往最多;而且自从布雷失败后,黄就没去过领事馆,非常可疑。随后,谷正伦在得到蒋的许可后,立即把侦缉的目标转向黄浚。 特警队接受任务后的第三天,从黄公馆的大门内走出一个长得十分俏丽的姑娘,还抱着小孩。在附近监视的李荣芳看到这个年轻的女佣,顿时有了主意。 第二天,李荣芳和助手钟高玉又蹲守了一整天,才又盼到这位姑娘抱着小孩走出黄公馆。按照事先商量的计划,钟高玉趁她不防,猛地窜上去,突然将其推倒在地。姑娘正欲张嘴呼救,钟高玉又掏出布团子塞进她嘴里。 这时,李荣芳佯装路过,大吼一声:“住手!”并猛扑过来。钟高玉假扮受惊的样子,抽身迅速闪入附近胡同,李荣芳也不追赶。 当晚,李荣芳回来特别晚,兴奋地告诉钟高玉,那个姑娘名叫莲花,原是江北农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因父母双亡,被人诱骗到南京,后又被人转手卖给黄公馆里做女佣,受尽了污辱和打骂。 自“英雄救美女”的戏开台后,李荣芳就同莲花经常往来,想不到后来竟假戏真做…… 经调查,黄公馆内的人员最可疑的是小车司机小王。他每次外出都骑自行车,每次都是在街上兜几圈,只去过新街口国际咖啡馆。而日本领事馆的管理员小河也曾三次到过国际咖啡馆。但是,特警队跟踪他们进了咖啡馆,并没发现搞什么活动。 后来,莲花提供了一条信息:她路过黄浚的书房门前,见王司机匆忙跑进书房,把头上戴的呢帽取下,向正在打太极拳的黄扬了又扬,随即把呢帽挂在衣帽架上,自己光着脑退出了房门。 丁队长问道:“在咖啡馆里,他们挂在衣帽架上的呢帽是不是一个色?他们俩人挂帽的位置距离有多远?” 对了!他俩帽子都是灰色!而且只有一个衣帽架,根本没注意哪顶帽子是哪个人的! 第三天下午6时,日本总领事馆的小河又出动了。他正在街上骑着一辆单车,紧随他身后的特警队小刘对准他的单车后轮飞撞过去,他连人带车翻倒在地,头上戴的那顶呢帽也掉落在地,又被一股风刮落在10多米远的地方。 这时,埋伏丁队长迅疾跑过来,一把抓住小刘的单车,让小刘从地上扶起小河道歉,然后两人一起将小河强行送往医院。趁这间隙,钟高玉迅速拾起小河那顶呢帽,将丁队长事先写好的字条塞进帽中的夹层里,骑上单车,径直朝国际咖啡馆方向奔去。 当钟高玉赶到国际咖啡馆时,发现衣帽架上,早已有一顶灰色的呢帽挂在那里,与小河的呢帽一模一样。他把小河的呢帽挂上去,然后要了一瓶啤酒、两片凉糕。过了一会儿,他起身摘下挂在衣帽钩上的另一顶呢帽,走出咖啡馆。 当钟高玉把呢帽带回队部,翻开夹层一看,里面果然藏着情报资料,其中有蒋介石暗中部署几个精锐陆军师移防上海、苏杭一带的情况,还有一张南京下关要塞的地形图。谷正伦得到报告,立即上报蒋介石,蒋亲自下手令逮捕黄浚归案。 其实,丁队长早已想妥了捕黄计划,钟高玉塞进呢帽里的字条,就是模仿须磨的笔迹,大意是嘉奖黄浚,同时指示要所有搜集情报有功的人员于次日晚11时在黄浚家聚会,届时须磨要亲往犒赏等等。 抓捕那天,钟高玉扮作邮差,带上包裏,骑单车直奔黄公馆。由于包裹太大,从门洞塞不进去,门卫只好打开了小门。就在同时,躲在一旁的小刘飞身闪进门内,用大手掐住门卫的喉咙。行动组的李荣芳等六七个人也乘机冲进正院。 突然,里面客厅传来一声沉闷的枪声,被发现了。大家冲入客厅,只见黄浚如站在屏风侧面一动不动。大家同时把枪口对准黄,大喝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 黄浚见状,默然无语,两手垂落下来,手枪掉落在地。只见一具女尸横卧于屏风右侧地下血泊中,李荣芳飞身扑上去,悲怆地喊了一声“莲花”,便哽咽地哭泣起来。 原来,莲花在行动开始后,乘黄浚和几个汉奸尚在客厅喝酒之机,迅速潜入黄的书房,将一个牛皮纸信袋拿到手里,这正是黄准备在晚上亲自面交须磨的情报资料。 莲花把信揣在怀中匆匆退出书房门,恰巧被不放心的黄浚返回来看到,黄浚想喝住莲花,可是莲花仍然往前跑。黄浚随即掏出手枪,朝莲花打了一枪…… 丁队长气得将黄浚按倒跪下,一连朝莲花叩了三个响头,然后才将其咋回南京宪兵司令部。 半个月后,黄浚等一伙日伪汉奸在南京伏法的消息见诸报端,一时震撼国内外,算是抗日时的民国一大要案。

0 阅读:61
市井老李

市井老李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