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房子坐空亡,家败人也亡”,空亡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秦风淡史 2023-06-03 17:45:40

大家都知道,我国有着数千年千年的历史文化。

不仅有着独特的中华文化,还盛行着许多民间习俗,其中,风水学是我国独有的学科。

古往今来,风水学文化一直是我国特别讲究的东西。

因为好的风水代表着一个家族人丁兴旺,也会影响人们的命数等。

特别是在建造房子的时候,人们都会请来风水大师,来给房子查看吉利的风水。

现在,即便随着社会的发展,房屋的建筑也从老式变为公寓式,但风水对房屋的影响仍然没变。

由此看来,风水对房子来说十分重要。

那么,俗话说“房子坐空亡,家败人也亡”,其中空亡是什么意思?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风水学的发展历史

早在原始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朦胧的风水意识,主要体现在居住的地方。

人们几乎不会居住在坟墓附近的地方,这也为后来的风水学奠定了基础。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风水学文化逐渐形成了一门重要的学科。

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阴阳、五行等。

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将风水学视为一股神秘的力量。

在选择方位和建造房屋的时候,通常觉得好的风水对人的运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位大臣,他根据土地、水流等自然现象。

撰写出了一套风水学理论知识,便于人们挑选坟墓的安葬处。

甚至,风水学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一些文人根据风水学撰写出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家喻户晓的《碧洲夜话》。

此外,还产生了不同的学派,如“阳宅派”“真南派”等派别。

而且,风水学对农耕业也有一定的影响。老百姓们认为地势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所以,在选择耕作的土地的时候,也会用到风水学知识。

足以可见,风水学在我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更是对建筑、城市规划、农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古代风水学与房屋

在我国,风水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人们在修建房子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一门学问。

特别是古代一些有钱人家,在建造房子时。

为了能让家族持续人丁兴旺、气运鼎盛,都会花钱请来风水大师为房屋挑选吉利的地址。

以及房子结构的排布。

其中,房子的选址主要是风水学通过对环境的研究,从而对房子的方向、结构排布等进行判断是否吉利。

风水的测算还会对房屋的结构布局有一定的影响。

只有良好的房屋选址,才能够有效地避免积水等一系列的问题。

并且能将房屋隐于山水之中,贴近自然。

在古代风水学中,人们一般认为坐北朝南是房屋最好的方向。

因为他们觉得北方比较寒冷,隶属阴,而南方比较暖和,则属于阳。

不过,普通老百姓在修建自家房屋时,通常不会选择正南或正北这两个方向。

因为他们觉得这两个方位意味着正宫位命格太重,一般人很难压得着这一强大的气场。

搞不好还会影响整个家族的气运。

而这两个方位的建筑格局一般会在皇宫或庙宇中看到。

因为这些地方不仅拥有尊贵的地位,还是人们特别敬畏的地方。

同时,房屋建造的地方还不能太高或太低,这样不便于藏风聚气。

而且受“天圆地方”思想观念的影响,房屋的建筑风格几乎都为方正型。

并在房屋大院内设置影壁墙,用以阻挡外部的气流;

或是在院内的不同方位留两个门,这样也便于阻挡直入的气流,还能保证家族旺盛的气运。

什么叫做空亡屋

风水大师在考察风水时,罗盘是他的必要工具。

而罗盘上会刻印着八卦图,风水大师则会根据此来推算房屋的选址和位置是否吉利。

罗盘之所以能够定位,主要得益于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以及十二地支。

而空亡指的就是罗盘上这两大体系的交汇处。

一旦房子修建在空亡处,就意味是凶宅,屋内充斥着满满的阴气。

并且家里还会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凶恶之事。

空亡点还有大、小之分,其中在十二地支的交汇之处,就藏有16个小空亡。

这些地方也是凶兆密杂的地方。

为了避免房屋修建在这些空亡处,人们大多会采用坐北朝南的走向。

这一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去降低居住的风险,从而改善居住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位于中高纬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只有坐北朝南这一建筑方向才能让阴阳协和。

如果房屋建造在空亡处,阴气非常重。

不仅会导致屋内的温度过低,还不利于居住,甚至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长期居住在这种阴暗潮湿的环境,只会对身体毫无益处。

所以,也就有了“房子坐空亡,家败人也亡”这一说话。

风水学是古人流传下来的智慧遗产。

但也是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而来的,必要时,我们要理性对待它们。

除此之外,旧社会时期还流传下来了很多民间俗语。

尽管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但也是古人生活智慧的结晶。

不过,切记不可盲目去相信,一定要秉承着理性且严谨的态度去看待它们。

这样才能够避免封建思想观念的影响,择优而用,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现在,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对待封建落后的思想时。

通常会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让优秀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下去。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一定能被海内外更多人所认可,并且学习它。

只要每一位华夏子女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中华文明的传承事业,也将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26 阅读:10235
评论列表

秦风淡史

简介:走进历史,了解历史,解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