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有“李”了|新春非遗特别篇《共结福缘——绳结》

扬子晚报 2025-02-03 22:05:25

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刷爆各大社交网络平台。“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农历乙巳蛇年已经到来,春节申遗成功为蛇年新春增添了特别的意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面,有“李”了》栏目在首个“非遗版”春节到来之际推出“新春非遗”特别篇,带观众朋友们一起走进民间布艺、剪纸、皮影戏、绳结这些非遗传承人的身边,带您真切体验,当非遗应用于生活,成为一件衣服,一个头饰,非遗已不只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生活的向往。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绳结又称“中国结”,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是我国民间极为流行的一种手工艺术。南京绳结以五彩丝线为材料,色调鲜明亮丽,通过“绾、结、穿、绕、缠、编、抽”等技法,编织成各种结式和艺术造型。随着非遗项目的创新发展,非遗绳结也逐渐走近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中,在近期的爆款IP电视剧、时尚运动品牌中都可以发现绳结技艺的应用。本期《见面,有“李”了》我们一起走近江苏省非遗南京绳结代表性传承人蒋妍侠,聊聊她的非遗传承故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卢婧李雪琪

校对陶善工

0 阅读:0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