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已彻底崛起,别说比亚迪,就是奇瑞汽车也杀到了欧洲,搞得当地车企极为头疼。眼看各大国产新能源车如此强势,很多人也都希望入手新能源。但是我希望,最起码在明年上半年之前,大家先别着急买新能源车,因为一些重要的拐点还没到来。

第一是经济下行,老百姓手上没钱,导致车企生存压力太大。
最典型的就是哪吒汽车的裁员和领克和极氪合并。
我之前分析过这两件事情。领克和极氪本来一款是油车,一款是电车,互相之间并不冲突。可后来双方开始逐渐领域交合,这就容易导致兄弟自相残杀的情况,所以不如合并为好,同时也能节约一定费用。

而哪吒更是直接裁员,虽然企业仍然在正常经营,但也确实令人担忧。不知道包括哪吒在内的诸多新能源车企未来到底在何方,目前那么低的利润,到底能支持新能源车企到什么时候?
最近的倒闭例子就是威马和高合,尤其是威马车主,已经不知道在哪里去修车,车坏了之后要找不到拆车件,那就只能趴窝。所以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尽量不要选购容易出现问题车企的车型。

第二是各大新能源企业的思路正在转变,而这个转变拐点就在2025年上半年。尤其是大家关注的增程式汽车,因为技术简单又有足够利润,让很多车企都在密集研发增程式汽车。
但现在车企对增程式汽车的制造走到了弯路,完全看不到大多数增程式车主都是纯电行驶的事实,却搞了大油箱和小电池,以至于制造和需求完全脱节。

幸运的是车企终于看到这一点,增程式汽车2.0版本预计将会在2025年问世。到那时候将会变成大电池,小油箱的模式,如此一来才能真正贴合用户的需求。
第三是车企过度内卷导致利润率降低,而便宜往往是没好货的。目前内卷已经遭到了大量车企的反对,甚至连国家都发文明确表示不希望车企内卷,而希望构建良好的行业生态方式,这都足以说明内卷即将结束。

我听一个行业内朋友说,现在一些供应链企业已经快被逼疯,内卷的压力早就传导到他们这边,导致他们利润下滑。如果想生存下去,就只能在质量上做点文章,如此生产出来的汽车又怎么可能质量太好。

相信在明年上半年之前,国家会从根本上解决内卷太过严重的问题。虽然会导致汽车价格上升,但如果汽车质量提高了,对消费者来说何尝不是一个好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