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氢能

含桃看商业 2024-12-05 13:46:38

作者:杨政

1、氢能需求仍以炼油与工业为主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氢气需求达到9700万吨,同比增长2.5%。预计2024年将接近1亿吨。增长源于全球工业活动的增加,氢气的需求仍主要集中在炼油和工业应用。新兴应用领域,如重工业、长途运输和储能,目前仅占全球氢气需求的不到1%,但这些领域2022年至2023年的需求增长了40%。

数据来源:IEA

2、氢能需求在交通领域的扩张

麦肯锡数据显示,中国和韩国的加氢站部署继续加速,但在欧洲和北美有所停滞。当前,全球有超过1150个加氢站投入运营,与2021年相比增长了65%。中国、日本和韩国是最大的市场,总共有超过850个加氢站,其次是欧洲,约有 250个加氢站。在欧洲和北美,加氢站数量呈下降趋势,运营中的加氢站数量分别下降了约10%和40%。

氢动力汽车的销量是加氢站设施扩张的主要动力,韩国和日本在轻型氢燃料汽车(约占当前轻型汽车总量的 65%)方面保持领先,中国则在全球氢动力卡车和客车市场(分别占各自市场的95%和85%)占据主导地位。氢燃料的重卡目前开始受到市场青睐。

在国内,已有多地出台政策表示氢能车上高速免费等补贴政策,氢动力重卡开始具备成本优势。经华安证券测算,补贴后氢燃料电池重卡TCO为 369 万元,其中高速费用占比约 28%。若考虑到氢能车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政策,那么氢能重卡的TCO将降低到 266 万元,远低于电动重卡与柴油重卡。

(附:TCO “全生命周期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梅德赛斯-奔驰曾基于国内物流行业的真实统计分析得出,一辆卡车5年内的TCO各项支出中,燃油费占比最高,达到35%,其次为道路通行费31%,然后依次为司机工资及其他管理成本14%,购车成本12%,轮胎损耗4%,保险费2%,维修成本1,保养费1%。)

3、绿氢制取成本仍然偏高

氢气制取主要涉及灰氢(化石能源制)与绿氢(可再生能源制)、蓝氢(清洁化石能源制)。

IEA数据显示,中国在绿氢制造的电解槽制造方面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全球60%的电解槽制造产能位于中国。

但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披露的信息,2018-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持续走低,2023年9月,我国可再生氢价指数为18.95元/kg。但对比来看,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还是远远高于综合制氢成本及清洁氢制氢成本。

4、氢气供应瓶颈亟待打破

根据“氢能源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数据,中国绿氢项目大部分集中在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然而,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城市,存在空间错配问题。由于当前我国氢能运输和存储的技术装备还在早期,氢储运的设施和标准体系尚不健全,氢气供应成本高昂,据五矿证券数据,中国管道输氢的百公里成本在1元/kg 左右,而欧洲陆上管道每100km 的氢气运输成本大约0.08~0.16元/kg(欧洲管道的运输量大,并且有 60%由油气管网改造而来,降低了建设成本),严重制约东南沿海地区的氢能应用规模化的展开。

5、随着氢能开始在汽车等领域得到应用落地,制氢的需求也将随之出现扩张。

绿氢较高的制取成本与氢气制取空间分配不均造成的供应瓶颈,成为当前氢能规模化应用的主要瓶颈。未来仍需由突破绿氢制取成本的技术推动,并进一步完善氢储运的基础设施。

(全文完)

0 阅读:0
含桃看商业

含桃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