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规模快速增长之后

含桃看商业 2024-12-26 13:32:45

作者:杨政 沈奇

1、ETF规模的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15日,全市场ETF的总规模达到3.61万亿元,相比于2023年底的2.05万亿元,增幅超过75%。

2、ETF的结构

Wind数据,截止11月15日,其中股票型ETF规模从2023年底的1.45万亿元增长到2.83万亿元;债券型ETF规模从2023年底的802亿元增长到1436亿元;跨境ETF规模从2023年底的2792亿元增长到3969亿元。

在股票型ETF中,宽基ETF为主流,其他ETF规模较小。其中中证A500在9月23日发布以来,根据wind数据,中证500基金(大部分为ETF)规模已达3236.28亿元。

3、被动投资超过主动投资

中国基金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和FOF,美国被动基金资产总规模为132930亿美元、美国主动基金资产总规模为132340亿美元,美国被动投资规模已超过主动投资。

民生证券数据显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被动基金持有A股规模的增长明显快于主动基金,并于2024Q3首次超越了主动偏股基金,而据浙商银行数据,近年来中国ETF超额收益强于主动投资。

4、ETF带动市场分化

不同于主管部门预计的ETF带来的长期资金配置盘带动指数提升,在10月8日后,市场出现回调,带来ETF的大量赎回,在此基础上,反而是非机构股大幅上涨,中证2000、北证50大幅跑赢其他指数。市场做出“远离机构股”的交易行为,ETF重仓均出现调整。直到12月中旬中小盘出现调整,ETF重仓标的表现才相对有所起色。

事实上ETF规模快速增长后,带动的是市场的分化,主要的机构重仓股开始具备更低的波动性,追求风险的交易盘则追逐不受机构重仓“地心引力”吸附的标的,在市场成交量连续破万亿的情况下(尤其是10-11月沪深300成交额占比一度在20%以下,这意味着成交额几乎都在中小微盘),取得较机构更强的表现,直到近期在成交额萎缩影响下回调,在这个回调过程中,机构重仓股则表现更为稳健,部分红利股还出现逆势上扬。

5、ETF规模的增长,降低了投资者参与市场的成本,同时也在为市场树立规则,帮助质量更好的企业获得流动性的加持,减缓相应企业的波动水平,也为市场开辟了一条长期资金配置的窗口,让投资者被动获取β,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市场分化,追求更多α的投资者选择波动更大的标的。

前期获利较多的以中小盘为主题的ETF与债券ETF需要警惕回撤风险。

(全文完)

0 阅读:7
含桃看商业

含桃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