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有三位“游击将军”,乐进位列其中,其余两位分别是何人?

寂静夜晚的诗人 2025-01-20 21:58:53

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勇的将领如同璀璨的星辰,他们的称号更是荣耀的象征。比如“游击将军”,这个称号从秦汉时期开始就有,虽然起初是个杂号,但不同时代的将领都以它为荣。像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陈豨,汉武帝时期的苏建和韩说,都曾是这个职务。特别是韩说,他作为游击将军,曾率领五万步兵从五原郡出发,勇敢地对抗匈奴,为边疆的安宁立下汗马功劳。而到了三国时期,在曹魏政权下,“游击将军”这个职位又有了新的发展。除了我们熟知的乐进之外,还有哪些将领也曾担任过这个职务?他们的故事又有哪些令人惊叹的精彩呢?

乐进,别称文谦,来自阳平郡卫国,这哥们儿胆大心细、勇猛异常,在乱世中特别能打。他早年就跟着曹操南征北战,打了不少漂亮仗,立下不少功勋。

在官渡大战里,乐进手刃了袁绍手下的大将淳于琼,帮曹操赢下关键一战。到了建安九年(204年),他再度出马协助曹操对抗袁绍的儿子袁谭和袁尚,在黎阳的战斗中又砍了严敬,战功显著,曹操因此封他做了游击将军。

208年那会儿,荆州还没归顺,乐进被派去阳翟驻军,后来又参加了攻占荆州的战斗,还留在了襄阳负责守卫。在那儿待着的时候,他硬是把关羽和苏非的进攻给顶了回去,结果那些之前跟着刘备的山谷蛮夷都跑来表示愿意归顺了。

214年,乐进跟着曹操去打孙权,还领了临时的大权。第二年,孙权带着十万兵来攻合肥,乐进和张辽、李典三个人一起努力,指挥得法,抵抗得也很硬,最后成功把孙权的进攻挡了回去,保住了合肥这个很重要的地方。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成了魏王,给了乐进最后一次厚赏,把他的儿子封成列侯,给五百户的封地,乐进自己也升为右将军。到了建安二十三年,这位打了好多胜仗的将军突然去世了,后来人们追封他为“威侯”。

乐进这位勇士一生都在战场上奔波,立下了不少战功,堪称曹魏军中的佼佼者。不过,跟乐进的辉煌战绩相比,曹魏里的那两位游击将军的故事就有点特别了。

这位游击将军卞兰,人们知道他更多的是因为学识渊博,而不是武力。他有个特别的背景,是曹操的侄儿,卞皇后的弟弟卞秉的儿子,继承了开阳侯的爵位。

曹操一去世,曹丕当上皇帝后,考虑到卞兰的特殊身份和爸爸的功劳,就封他做了奉车都尉和游击将军,还加了散骑常侍的头衔。从这个看,卞兰那个游击将军的职位主要就是个荣誉,不是真靠军功得来的。

魏明帝曹叡坐上皇位后,看到蜀汉和东吴对魏国构成了威胁,卞兰一心想去边疆抵抗敌人,但曹叡更希望他留在宫里陪着自己。尽管卞兰没能去成,他还是经常在曹叡身边,好几次大胆地提意见,虽然曹叡不是每次都听他的,但卞兰的忠诚和真诚还是让曹叡很感动。卞兰的故事说明,“游击将军”这个称号不光是给那些在战场上杀敌的将军,有时候也成了安抚和拉拢人的手段。

接下来,我们聊聊第三位游击将军,他的故事跟前面两位大不一样。这位可是文武全才的陈泰啊。陈泰,字叫玄伯,是颍川许昌那地方的人,很早就以散骑侍郎的身份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陈群老爹一过世,陈泰就接了颍阴侯的位子,后来还做过游击将军、并州和雍州的刺史,还有尚书这样的高职。这人军事上很在行,政务上也玩得转,真是个难得的文武双全。

公元249年,司马懿搞了高平陵之变,陈泰劝曹爽投降,成功阻止了大规模杀戮。这事儿让司马懿父子对他刮目相看,可同时也让他觉着朝廷里头暗藏汹涌。

陈泰为了自保,主动申请去雍州工作,在那儿他成功地击退了姜维多次来犯,显示出他非凡的军事本领。到了甘露元年(256年),他回到朝廷,升任尚书右仆射,还跟着司马昭两次成功抵御了东吴的进犯。

后来,他转任了左仆射,仍旧为曹魏效力。但到了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在司马昭的逼迫下被害,陈泰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伤心,竟然吐血身亡,终年61岁。

朝廷给了他一个很高的荣誉,封他为司空,还给他一个“穆”字的美誉。陈泰的一生啊,忠心耿耿,却又多灾多难,他一心一意帮曹魏,可最终还是没挡住朝代的衰败,他生命的终结,也像是曹魏灭亡前的一个小样本。

曹魏时期,这三位游击将军各有千秋:乐进靠战场上的辉煌战绩声名显赫,卞兰虽没上过战场,但身份学识特殊,也赢得了这一称号;陈泰文武双全,政治军事都能独当一面,可惜结局颇为凄凉。他们虽命运迥异,但都跟“游击将军”这个职位扯上了关系,这也间接揭示了当时政治军事的复杂局面。

“游击将军”这个老官职,在不同的时代里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记录了历史的演变和人物的兴衰。从汉代守卫边疆,到三国时的政治斗争,这个称号背后藏着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正等着我们去一探究竟。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