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亚迪再抛一枚“核弹”,直接甩出一张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2027年示范装车,2030年大规模上车,甚至放下“固液同价”的狠话。这波声势又给固态电池居高不下的热度添了一把火。
比亚迪在固态电池领域的野心已经显露无遗,那么在这波热潮中,比亚迪固态电池技术细节和研发路线究竟有何值得关注之处?同时,近期业内固态电池领域又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01
迪王口号:“固液同价”
在比亚迪“平权”理念推动下,市场对固态电池的期待再度升级。
从“油电同价”到“智驾平权”,比亚迪一向十分注重技术普惠的原则。那么,此次发布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是否说明其已经准备好让人人都开上固态电池新能源车了?
据悉,比亚迪的固态电池研发历程最早要追溯到2013年,彼时主要聚焦于材料的探索。历经多年蛰伏,2023年成为其研发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启动产业化可行性验证,涵盖整个电芯系统产线、材料等关键技术。
直到最近的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比亚迪宣布其60Ah全固态电池已成功下线(中试阶段)。该电池采用硫化物复合电解质+高镍三元(单晶)+硅基负极(低膨胀)的组合方案,展现出了多个技术亮点。
首先,比亚迪此60Ah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400Wh/kg,意味着电动车续航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其次,比亚迪还在行业普遍面临的界面阻抗控制与低温性能衰减问题取得关键进展,通过复合卤化物电解质技术,将-30℃环境下的放电效率提升至85%,优于日韩竞品15个百分点。
最重要的,成本控制上,比亚迪表示,从长期的发展的角度看,规模化生产后,液态的三元电池跟固态的三元电池理论上可实现“固液同价”。根据其曝光的研发进度,比亚迪计划2027年实现示范装车,2030实现规模化量产。

02
固态电池“风口”已然成形
眼下,在低空经济与机器人市场的带动下,固态电池的风口已然成型。
根据行业预测,预计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3.5万亿元,其中低空飞行器制造作为关键板块,将大力推动对固态电池的需求。同时,固态电池作为机器人的理想动力源,其需求量也将随机器人行业的快速进步而持续增长。
在这一背景下,学术界对固态电池的关注也有增无减。近期,欧阳明高院士给出最新研判,全固态电池技术未来将聚焦于硫化物路线,并强调500Wh/kg是能量密度提升的关键转折点。他进一步分析,行业将分阶段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2025至2027年:目标为200-300Wh/kg的石墨/低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重点攻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完善技术链,同时提升电池寿命与大倍率性能,正极材料以高镍三元为主。
2027至2030年:转向400Wh/kg和800Wh/L的高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着重研发高容量硅碳负极,维持三元正极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主流地位,面向下一代乘用车需求。
2030至2035年:目标提升至500Wh/kg和1000Wh/L的锂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集中攻克锂负极技术,探索复合电解质及高电压、高比容量正极材料(如高镍、富锂、硫等)的应用。
看起来,这一技术路线图与行业内主要企业,如比亚迪等企业的规划大致契合,这也体现出了学术界、产业界二者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上的共识。

03
理想照进现实
近一年来,固态电池技术一步步从理想走向了现实。据统计,2025年初仅两个月,国内固态电池项目投资总额就已突破百亿元人民币。
可以预见,固态电池产业发展前景可期,目前,其市场阶段化渗透路径已逐渐清晰。首先,低空飞行器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轻量化要求极高,而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和低温性能恰好能满足这些需求,有望成为该领域早期商业化的重要突破口。
其次,固态电池凭借超过10000次的循环寿命和无电解液泄漏风险,非常适合电网级储能和家庭储能等应用场景。现阶段,半固态电池已在储能领域实现初步应用,而全固态电池则预计将在2025年后逐步进入市场。
当然,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固态电池的关注度同样持续升温。除了比亚迪提出在2027年启动示范装车,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广汽集团也宣布2026年为其昊铂车型搭载固态电池。照此发展速度,2030年后,固态电池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选择,特别是在高端车型中率先实现普及。
固态电池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此次比亚迪固态电池的成功下线,又给整个行业烧了一把火。此次提出的“固液同价”时代何时到来?不管怎样,谁能在这场技术革命中脱颖而出,意味着汽车行业的未来将由谁来定义。答案是比亚迪,又或是谁?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