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宝妈丽丽在修行 2019-05-23 09:11:09

很多孩子长到3、4,会隐隐懂得死亡就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那么他们就会担心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一天也会消失。

还有些孩子确实会经历亲人的去世。那么死亡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沉重和残酷。

许多家长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探讨这个问题。

其实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绘本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比如这本《獾的礼物》

它虽然是一本关于死亡的绘本,却很温暖。

獾和森林里的动物是好朋友,可他已经非常老了,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有一天獾安详地去世了,他所有的朋友都很悲伤。

他们都很想念獾,沉浸在悲伤之中。

后来动物朋友们想起獾给每个人都留下了礼物——他教会了每个人不同的东西。

于是动物们不再伤心了,因为这些记忆会温暖他们今后的人生。

獾教会鼹鼠剪纸

獾教会青蛙滑冰

这使我想起动画片《寻梦环游记》里对死亡的设定。

人的死亡有两个阶段:一是身体的死亡,二是灵魂的消亡。

当世间所有的人都不记得你,你留在世界上的证据不在的时候,就真正的死亡了。

你的身体、你的思维组合在一起构建了你这个人。

当身体死亡,你的思维不灭,即你付出过的爱,你的文字,你的观点还有人记得,那么你就还活着。

别人对你的记忆越稳固,你就越活得久,越鲜活。

如果你想让已死去的亲人活得越久,你就带着他们给予过的温暖积极地活着;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生命延续,那么请努力在世界上留下痕迹······

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关于死亡的绘本有很多。

比如《楼上的外婆楼下的外婆》还有《当鸭子遇见死神》,《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变成了幽灵》等。

它们利用不同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讲死亡。

力求借助温馨的故事和画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孩子们的恐惧,同时回答他们心中的疑问。

而《獾的礼物》是我认为最好的。它很好地阐释了两种死亡。

在读的时候,跟孩子探讨一下獾为什么会死,讲讲生命历程;探讨一下朋友们为什么不伤心了,讲讲另一种形式的活着~~

有了死亡教育,让孩子明白生命可贵。

活着的时候懂得珍惜,面对失去能够积极应对。

0 阅读:41
宝妈丽丽在修行

宝妈丽丽在修行

一个践行终身学习的逗比宝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