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中,无数帝王都曾怀揣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却鲜有人能如愿以偿。
然而,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一位年仅21岁的青年君主却打破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就是秦始皇嬴政,一个以雷霆之势横扫六国,在短短十年内完成大一统的传奇人物。
这一壮举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更在后世千年间始终无人能够复制。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造就了秦始皇的成功?为何只有他能够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使命?
一、两千年来对秦始皇 “大一统” 的评价
回顾两千年来对秦始皇的评价,我们可以发现秦始皇的地位举足轻重。他自比三皇五帝,首创“皇帝”称号,开启了中国封建帝制的新纪元。
两千年来,对秦始皇的评价丰富多元。西汉主父偃、桑弘羊以国家一统视角,称赞秦始皇结束分裂,使秦成为统一国家。晋人江统则从民族视角,认为秦始皇驱逐蛮夷,安定了“中国”。
唐代李世民盛赞秦始皇的开拓疆土之功,柳宗元肯定其废分封、建郡县符合历史趋势。明代李贽虽高度评价秦始皇,却未洞察其与孔子“大一统”理论的联系。
近代柳诒徵既肯定秦始皇统一国家的实践成果,又指出其功利在后世由汉继承。毛泽东更是赞誉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及各种制度。
然而,回顾两千年来的评价,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基本肯定秦始皇统一国家和创新制度的功绩,但却很少用“大一统”政治理论深入解读其统一国家的深远历史意义。
同时,也很少有人专门探究“大一统”理论的来源以及秦始皇“大一统”实践与该理论的关系。
而且,除个别学者外,大多数人都没有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局限性。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全面、准确地认识秦始皇的“大一统”实践呢?
二、“大一统” 之含义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其发端于孔子,乃是儒家至关重要的政治主张。孔子所作《春秋》以“王正月”开篇,此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它象征着政教归于周王,天下定于周王。
“大一统”的本质强调“万物始于一”,意味着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边疆等各个方面都应统一于一个政权,听从于一位君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以保持高度的统一性。
在《春秋》的理念中,虽追求天下为一,但却区分诸夏和夷狄。
其原因在于“大一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近及远、由内而外。正如《春秋繁露》所言,“未有不先近而致远者也,故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言自近者始也”。先正京师,再正诸夏,最后正夷狄,逐步推进国家的治理。
从《公羊传》《春秋繁露》以及孔子对叶公的回答可以看出,“大一统”的实现确实是一个由近及远的历程。对于国家统一而言,没有族群之分和贵贱之别,按照先“内”后“外”的顺序依次展开。
“大一统”的精华与本质在于万事万物皆统一于一,毫无等差。
在政治方面,表现为疆域完整,没有分裂,全国统一于一个政权、一个君主,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在经济和社会层面,体现为经济市场的一致性,没有人为的阻隔,各个社会文化形态各异却又一以贯通,有连接各种文化的纽带,既强调精神上的统一,又认可多元文化的发展。
三、秦始皇之“大一统”实践
秦始皇的 “大一统” 实践在多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在疆域方面,秦始皇兼并六国,结束了七国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空间上的统一。
随后,他又南取百越,设立南海郡、象郡等,促进了秦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攻占西南夷,扩大了西南方向的疆土并加强管控;在北方,发兵西北斥逐匈奴,收复黄河以南地区,推进至阴山,稳固了北部边防。
尤为重要的是,修筑万里长城,极大地扩展了“中国”的范围,真正实现了疆域“大一统”。
政治上,秦始皇听从李斯建议,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这一举措使得皇帝能够直接掌控地方事务,实现了中央与地方的统一,可谓政治“大一统”。郡县制被后世王朝不断继承与发展,延续两千多年,充分显示出其恒久的生命力。
经济领域,秦始皇一方面修驰道、直道,兴建“新道”,极大地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经济交流和物资流通;另一方面,统一全国货币和度量衡,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管理,设置经济管理机构,为国家经济贸易提供了制度标准和法制保障,实现了经济“大一统”。
思想文化方面,秦始皇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尊崇法家,以“以吏为师”“焚书坑儒”的方式统一思想文化,同时诏令规范社会行为,建立新的道德秩序。他的这些举措在长城以内实现了空前的思想和法律一统,确立了思想意识上的“大一统”。
然而,秦始皇的 “大一统”实践虽奠定了后世基本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但也存在局限。这一局限困扰后世两千余年,成为不可逾越的思想观念障碍。
四、秦始皇 “大一统” 实践之局限
其一,长城成为设置 “内外”的界标。秦始皇修筑长城,本意是抵御匈奴内侵、消除边患,然而却成为区分“内外”“华夷”的实际标志。
长城虽在当时起到安定边防的作用,但却隔断了长城内外大一统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原民族与“三北”民族“大一统”的障碍。这种“华夷之辨”的观念相沿两千余年,直至清初才发生根本改变。
其二,郡县制贯彻“华夷”思想。秦始皇将郡县设在长城以内的“中国”地区,对外实行“羁縻”之策,由部落酋长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将其隔绝在“中国”之外。
这一做法使得中央无法直接管辖边疆地区,限制了后世“大一统”的发展。
其三,焚书排斥多元文化。“焚书坑儒”标志着秦始皇的思想文化专制,排斥法家以外的一切思想文化。
这一举措使多元文化变为单一,对文化造成致命摧残,禁锢了世人思想,影响后世。与“大一统”应包容多元文化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
那么,我们应从秦始皇的“大一统”实践及其局限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更好地推动当今社会的发展。
五、结语
秦始皇的“大一统”实践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地域、政治、文化、经济和思想等诸多方面,秦始皇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他的举措使得中国历史上首次真正达成国家的空前统一,塑造出一个全新的国家形态。
秦始皇开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新局面,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极限,其“大一统”实践推进中国历史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一事实也为众人所公认。
然而,秦始皇的“大一统”并非完美无缺。其存在着巨大的历史局限,这种局限源自对“大一统”观念认识的不足以及民族观念的偏见。
具体表现为,修筑长城成为区分 “华夷” 的界标,阻断了长城内外大一统的进程;推行的郡县制体制内贯彻“华夷”思想,限制了后世“大一统”的发展;“焚书坑儒”排斥多元文化,对文化造成严重破坏。这些局限影响深远,长达两千余年,直至清初,才开始发生根本改变。
当然,我们也应明白,这些局限并非秦始皇能够预料到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有其必然性,因而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