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犹如一颗激起千层浪的巨石,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期以来,这一事件被视作秦始皇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沉重打击,带来了巨大损失。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那段历史,就会发现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这一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复杂原因和背景?
一、焚书坑儒的情况
(一)焚书
焚书发生于秦始皇三十四年。其主要内容为:保留秦国史书、博士藏书以及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将六国史书及民间所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之书尽数烧毁;若有人谈论《诗》《书》,将被处以弃市之刑;以古非今者会被灭族;规定学习方式为以吏为师,学习内容为法令。
实际上,焚书并非专门针对儒生,而是对不符合统治标准的历史记载和学说思想进行统一的文化专制措施。
其中,最迫切要禁止的是人们借诗书之口以古非今。
焚书之事起因于周青臣赞同郡县制,而博士淳于越则建议分封制,由此引发了 “师古” 与 “师今” 的讨论。
李斯从学术思想角度分析,指出应避免陷入春秋战国分裂的局面,批判儒生师古非今。秦始皇认可了李斯的建议,从而导致了焚书事件的发生。
从表面上看,焚书是儒法政争引起的,但其实质是秦国选择法家治国,是秦统一天下的历史延续。
(二)坑儒
坑儒事件发生在焚书后的一年。秦始皇坑杀了四百六十余名,还有更多儒生被发配戍边。
坑儒的直接原因是卢生逃亡。卢生为秦始皇求药未得,一方面不满秦始皇的专制,另一方面又担心求药无果败露,于是选择了逃亡。
秦始皇认为诸生逃去、徐福耗资巨万未能求药以及卢生逃亡乱言示其无德等是坑儒的原因。
焚书坑儒在两年内接连发生,二者之间存在承接关系。
秦始皇在坑儒时提到的 “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 指的就是焚书。焚书后仍有人干扰统治,从而导致了更为严厉的坑儒。
被坑的重点对象是以古非今、以言乱民的儒生。焚书与坑儒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统一全国思想。
二、秦始皇对儒生的态度
秦始皇对儒生的态度并非始终如一,总体趋势是由亲近逐渐疏远。
(一)吸纳任用
秦始皇继位之时,秦国一直坚持 “招致宾客游士” 的人才政策。秦国从西陲小国发展成为强大帝国,与不断招揽六国人才、汲取东方先进文化有着重要关系。
始皇十年是观察秦始皇初期对待人才态度的代表年份。
这一年,秦始皇听了儒生茅焦的劝谏,将太后从雍地迁回咸阳甘泉宫,并拜茅焦为上卿和博士。这表明此时秦始皇积极接受儒生的主张,尊崇对统治有益的儒生。
同年,秦国发现韩人郑国修渠疲秦的阴谋,国家人才政策有所动摇。
在这要么继续招揽六国人才、要么驱逐六国人才的转折点,李斯进呈《谏逐客书》,强调秦国开疆拓土、国富民殷的成就大多得益于六国客卿的帮助,秦始皇由此废除了逐客令。
魏人尉缭来到秦国,提出策略,秦始皇对他非常重视。
对比尉缭与卢生的经历,可以看出秦始皇初期对待来秦人才包括儒生的态度是友好的。秦始皇统一后的二十六年,博士参与商议帝号和礼制,可见秦始皇统治中前期积极吸纳任用儒生,对他们的学说也是择善而从。
(二)打击流放
秦始皇统一后,对待儒生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其标志就是焚书坑儒。在焚书坑儒这样的疾风骤雨之前,事件的爆发就已有隐约的征兆。
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泰山封禅,召集了一批儒生博士商议封禅大典。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帝国统治者对于儒生以及儒生所承载的礼乐文化的重视。
但由于儒生们的意见不能统一,且关于封禅大典的礼仪难以实施,秦始皇决定 “绌儒生”。儒生被闲绌后讥笑秦始皇,二者关系开始明显崩坏,秦始皇对儒生态度从尊重、重视转变为闲绌、轻视。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和儒生的更大决裂,导火索是以古非今、诽谤秦始皇之事。秦始皇焚毁儒生书籍,堵塞其参与朝政的道路,坑杀流放诸多儒生,以达到威慑天下和统一思想的目的。
(三)存而少用
经历焚书坑儒后,儒生在朝廷中的存在感越来越低。秦始皇后期博士出现的记载大多是无关紧要的事,如回答秦始皇关于湘君神的问题、作仙人诗、解说噩梦等。
后期博士中有无儒生不能确切考证,但无论是否为儒生,都可证明秦始皇后期对待儒生是 “存而少用”。
三、秦始皇治下的儒生状态
秦始皇对儒生的态度变化巨大,儒生群体对待秦朝政治的态度也有所分野。
(一)参政
秦始皇前期,儒生是政治舞台上较有影响力的力量。
引发焚书的周青臣、淳于越等人以及刺激秦始皇坑儒的卢生被认为是儒生,还有丞相王绾、茅焦、鲍白令之等也参与了秦朝的核心决策层。
伏生在秦朝做博士官,焚书时藏书,虽对秦政失去信任但直到战乱才离开朝堂。
叔孙通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仍参与朝廷重要事务,虽阿谀二世遭参政儒生唾弃,但部分儒生仍坚持儒家优良传统,积极为秦王朝献计献策,在后秦始皇时代继续参政。
(二)隐世
与参政儒生相对的是隐世儒生。张耳、陈馀好儒术,秦灭魏后二人改名换姓躲到乡里当卫士,避世隐居的心理明显。
郦食其做过乡里监门,因陈胜、项梁等不尊重儒学和儒生而深自藏匿,对秦始皇和秦朝也持同样心态。
孔鲋早期被秦始皇诏封为君,焚书后逃亡隐居。作为孔子后人,孔鲋在秦始皇对待儒生态度转变中具有代表性。
秦始皇对儒生友好时,儒生参与政治;态度改变时,儒生退出朝堂,隐于世间。秦末动乱中,隐世儒生甚至担任起反抗秦朝统治的角色。
四、结语
秦始皇中前期,天下一统前,迫于统一全国的需要,秦始皇坚持广纳人才的策略。这一期间的儒生是秦国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儒生也以极大的政治热情积极参与到秦国统一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天下统一之后,国家的形势已不再是迫于和六国竞争的阶段,秦始皇视天下尽在股掌之中。
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全国一统早已为国家的统一制定了标准,度量车轨之类在前,文字思想之类在后,法家追求的统一是全面整体的。
儒家和儒生所追求的政治理想与法家有所出入,这自然带来了两家的冲突,冲突的结果便是焚书坑儒,儒学和儒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遭遇打击后的儒生虽有部分还在朝堂,但渐渐在秦朝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淡,不复之前重要。
与此同时,一部分隐世的儒生开始走到历史的前台,在隐世中复起,朝着反抗秦朝专制暴政的道路上前行。
以 “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诸儒生疾秦焚诗书,诛僇文学” 来总结看待儒生群体的变化和状态是浅显的,焚书坑儒的发生和儒生群体状态的变化不是偶然,而是在统一过程中历史碰撞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