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通透的人,往往都有这三个特征!

玄门论道 2024-10-26 10:12:38

网上有个话题:什么样的人才叫活得通透?

底下有个回答是:遇到事情很少大喜大悲,内心波动比较少;知道凡事耐心等待,不急躁;在困难时懂得变通,借力打力。

因此,一个活得通透的人,都知道这三个处事原则:大事要静,急事要缓,难事要变。

一、大事要静

《小窗幽记》有一句话说:“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

晚清时期,湘军将领胡林翼,就曾认为同是将领的彭玉麟,是个肝胆血性之人。

但是胡林翼从来不和彭玉麟商讨军事,因为彭玉麟的性情是能动而不能静,彭玉麟曾因急躁的个性,中了太平军的埋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而曾国藩每逢大事时,会烧上一炷香,以让自己处乱不惊,思考对策。

孟子曾说过:“先静而后谋,先谋而后动。”

静下来是给予自己一些时间,让大脑保持清醒,如果脑中充满混乱的思绪,是无法想清楚事情的。

一个有魄力的人,身上都有着“静”的特质,不慌不忙,淡定从容。

在无声无息中,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静下心来,保持场面的稳定,沉着应付,是一个人的担当。

大事来临时,最忌讳的就是喜怒形于色,这无疑是展露出自己的底牌,从而让别人抓住你的弱点,一举拿下主动权。

成大事者,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气质,凡事从容不迫,淡然如水,自可养得心中一份恬静。

二、急事要缓

答案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不肯出现,而很多时候唯一可能的答案却是,你必须耐心等待。

这句话反映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在遇到事时,更需要这种耐心智慧。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甄嬛突遭变故,得力助手槿汐因和皇上身边的太监相好而被抓进监牢。

她获悉此事后,在处理这件事情时,并没有急于求成,也没有采取过激的行动,而是耐心地根据局势,一步步前进。

甄嬛首先观察皇帝的态度,她表现出对皇帝的关心和担忧,同时也表达出对槿汐的忠诚和感激之情。

她提醒皇帝,槿汐是一个忠诚、勤勉、有担当的人,多年来一直尽心尽力地为她服务。

然后甄嬛前往端妃的住处寻求帮助。

她向端妃说明了自己的困境和无奈,请求端妃帮忙向皇帝求情,释放槿汐。

端妃也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她答应了甄嬛的请求,接着甄嬛亲自到养心殿见皇帝。

她用温柔、关切的语气向皇帝表达了自己的请求,她告诉皇帝,自己愿意放弃一切,只求能够救出槿汐,并利用皇帝对她的宠爱和信任,加上端妃的助攻,成功地说服了皇帝释放槿汐。

收藏家马未都曾分享过,当代的成年人需知急缓有度。

所有的急事,先放一放,结果可能就会不一样,做事“缓”一点是为了能看清楚方向,否则犹如无头苍蝇般,所做的努力都是徒劳白费。

要记住,稳中求胜方是良策。

在明朝时期,明神宗朱翊钧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皇帝。

有一次,边境的军队在与敌人的战斗中遭遇了惨重的失败,消息传到京城,朝廷上下一片惊慌。

许多大臣和官员都开始担忧国家的安危,他们认为这是前所未有的危机,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来应对。

然而,明神宗却表现得异常冷静和镇定,继续处理国家事务,如常地进行朝会和批阅奏折,他深知,战争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和毅力的比拼。

他积极与将领们商讨对策,制定新的战略和计划,在明神宗的领导下,最终成功地抵御了敌人的进攻。

真正有智慧的人,泰山压顶时,沉得住气,遇事不急不躁,活出诗意。

三、难事要变

有一句话说得好:“只要一个人不总是钻牛角尖,善于变通,把各种事情融会贯通通盘考虑,就能成功。”

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了几天,口渴得不行。

突然,他看见前面有一个水壶,旁边还有几个苹果,他打开水壶喝了几口,发现是咸的,然而,他并没有重新找寻水源,而是继续喝咸水,吃苹果。

最后,他因为过度脱水而死亡,不知变通的人,思维就会变得僵化,并不能看到事情背后的变化,在心理学上,这叫缺乏人格的灵活性。

这是一种能力,在面对难事时,整合身边的资源,进行巧妙利用,千万不要活成,只会死板地做任务的系统角色。

古语说得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明白变通之道的人,早已远远超过大多数人,你知道应该在什么场合承认自己的渺小吗?在智慧面前。

每个人若能获得人生的智慧,无形中帮助自我变得强大,一个人的生活智慧在于大事要静,急事要缓,难事要变。

能有掌握这三种智慧的人,都能为自己修得福报。

0 阅读:5

玄门论道

简介: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