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躲下水道被揪出,死前被士兵打了两巴掌,留下两句遗言

鉴史论 2024-12-23 17:28:02

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因政变而遭劫,这在整个世界的历史中不算什么稀罕事,但前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死却令人印象深刻,很少见到有哪位国家元首会死得这般毫无尊严。

当时卡扎菲躲在一个下水道中,被士兵找到并揪出来,他们一边羞辱这位曾经的“北非之王”,一边用手机录下整个过程。

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卡扎菲被一名士兵扇了两巴掌,他满脸是血,开口说出两句话,却彻底激怒对方,士兵连开两枪将他打死。

临死之前,卡扎菲留下的两句遗言是什么?这位曾给利比亚带来希望的“非洲雄狮”为何会沦落到这般凄惨的地步?

荒诞的崛起之路

1942年,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生于利比亚苏尔特地区,他和家人都是习惯居住在帐篷中、过游牧生活的贝都因人。

利比亚位于北非,因为丰富的石油资源引来西方国家的觊觎。

管理国家的伊德里斯王室选择与西方资本家狼狈为奸,资本家为其提供开采石油的技术并抽走大部分收益,剩下一部分则是被王室成员瓜分,人民依旧一贫如洗。

1961年,19岁的卡扎菲在班加西利比亚大学攻读历史,对历史的研究,加上自己的求学见闻,卡扎菲对利比亚的状况有了足够的了解,他在心中构建了一幅未来蓝图。

不久,他放弃历史专业,设法转到军校学习,并物色与他一样对当局感到不满的年轻人,他把这些人聚拢到一起,成立了一个名为“自由军官”的组织。

1969年9月1日,27岁的卡扎菲带领“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九月革命”政变,抢夺首都和班加西的军营控制权,随后他们占领了班加西电台,卡扎菲通过电台宣布,利比亚将诞生一个全新的国家政权!

他为这场政变准备了10年之久,可实际上,政变过程充满意外,堪称戏剧性十足,以至于卡扎菲在电台演讲时都有些紧张,甚至忘记表明自己的身份。

直到一个星期后,卡扎菲的名字才被外界所知。

在随后的电视访谈中,卡扎菲和同伴们讲述了政变的诸多细节,过程堪比闹剧,充满漏洞,然而却出乎意料地成功了,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革命军只在突袭班加西时与王室卫队发生了一场小冲突,仅有一人当场死亡,然后便顺利控制住首都和班加西的军营以及班加西电台。

跟诸多流血政变相比,这场政变简直就是是兵不血刃。

革命如此顺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能说明伊德里斯王朝早已腐朽不堪。

无论过程如何荒诞,事实摆在眼前,卡扎菲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

9月5日,王室王储宣布放弃王位,卡扎菲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将一展抱负,把利比亚建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

可是,开局如此荒诞,接下来要如何做才能迎来完美的结局?

“非洲雄狮”与《绿皮书》

卡扎菲有一套独属于自己的国家建设理论,那便是后来对利比亚影响深远的《绿皮书》,其中详细描述了卡扎菲的“世界第三理论”。

在这本书里,卡扎菲毫不掩饰他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厌恶。

西方资本家迫害利比亚多年,他对这些人没有好感,而他本人又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对共产主义不感兴趣,认为只有协调好民族主义和宗教问题,利比亚才有未来,甚至世界也能迎来和平。

以《绿皮书》为指导,卡扎菲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造这个国家。

对外,卡扎菲一改伊德里斯王室亲美的态度,公然跟美国叫板,先是驱赶意大利人(意大利曾是利比亚殖民者),再将英美等国的军事基地收回,把利比亚的经济命脉石油国有化,甚至公开支持被西方国家视为恐怖组织的武装势力,如爱尔兰共和军、“哈马斯”等。

当然,卡扎菲不是傻子,他敢这么做肯定是因为找到了靠山,那便是苏联,他与苏联多次往来,向其购买大量武器装备,以此对抗美国等西方国家。

对内,卡扎菲实行高压、“个人集权”的政治措施,用各种手段打压潜在的竞争势力,为防止民众反抗,他甚至立法禁止游行。

没过几年,卡扎菲的政敌逃的逃死的死,国家政权被牢牢地掌握在他和自家人手中。

他表面过着素朴的个人生活,穿着样式单一的服装、军装,饮食简单,不喜欢坐轿车而喜欢骑骆驼;他能住豪宅,却选择和家人一起住在军营帐篷中,就连办公和会见外宾时都在帐篷里进行。

但这些只是表面,他为自己在军中建造豪华健身房、高尔夫球场、直升飞机专用停机坪等等。

他的家族成员生活更是奢靡,拥有独属于家族的度假城,里面潜水中心、网球场、足球场、豪华餐厅应有尽有。

政治上独裁,生活上奢靡,这样的卡扎菲,为何能执政利比亚42年?因为他确实为利比亚作出了贡献。

他借助苏联对抗西方各国,掌控国家的石油,将石油的大部分收益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在全国范围内修建公路,建立医疗保障体系,加大教育力度,帮助居民建造房屋……

在一连串的改革下,利比亚的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城市面貌一新,大量现代化技术,如电话、电视、广播等技术深入到利比亚每一个地区。

利比亚的人们对卡扎菲心怀感激,他们歌颂卡扎菲是“非洲雄狮”,跟着《绿皮书》的指引,沙漠最终能变成绿洲。

在当时的利比亚,你可以不知道一升石油的价格是多少,但你必须知道“非洲雄狮”卡扎菲和他的《绿皮书》!

狂妄树敌

卡扎菲的为政举措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国家利比亚,也影响到非洲多个地区,非洲掀起第一个近代革命浪潮,电话、广播等技术普及开来,深入到农村地区,几乎要将整个非洲大陆连起来,他的名望与日俱增。

1982年,名声在外的卡扎菲担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人们歌颂他是“阿拉伯之鹰”、“非洲雄狮”。

与在非洲内的威望不同的是,卡扎菲在国际外交上的名声却几乎能用臭名远播来形容,他在外交上表现出一种近乎愚蠢的狂妄姿态。

卡扎菲在位期间,他认为那些反对自己、流亡到国外的人都是叛徒,不可饶恕,曾派出暗杀人员到英国执行暗杀叛逆的行动。

英国伦敦的数家报刊上刊登了批评卡扎菲暗杀行动的文章,后来英国人在售卖这些报纸的报刊亭发现了炸弹,经过英国官方调查,这些炸弹都是卡扎菲命人放置的,他厌恶别人批评自己。

1984年4月,有人在英国伦敦的圣詹姆斯广场举行针对卡扎菲的游行示威。

利比亚驻英使馆的人得到卡扎菲的授意,用机关枪朝民众扫射,混乱中,伦敦女警伊冯·弗莱切尔中枪身亡。

英国官方愤怒之下与利比亚断交,美国则趁机展开对利比亚的经济制裁。

1986年,美方启动代号为“黄金峡谷”的行动,派出海空军轰炸利比亚的多座城市,卡扎菲的两个儿子在轰炸中受伤,他对美国更加痛恨。

1988年,阿盟(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在阿尔及利亚举行。

会上,卡扎菲特地给右手戴上白色手套,原因是为了与“美国走狗”握手时不至于脏到手,丝毫不掩饰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憎恶。

同年12月21日,“洛克比空难”事件发生,这是一起仅次于针对美国的“9·11”恐怖事件的大规模恐怖袭击,经调查,制造空难的嫌疑人是来自利比亚的迈格拉希。

经此一事,美国对利比亚的忍耐达到极限,决定展开更加激烈的制裁。

按理说,卡扎菲这般树敌,应该要与自己的盟友保持友好关系才对,这样才能在必要时候得到支援。

可实际上,他与盟友的关系也不怎么好,在与他国的建交过程中,卡扎菲频频出现怪异之举。

例如,他总是不按套路、随心所欲地访问他国,事先也懒得打招呼,苏联、埃及等国家都被他这样耍弄过。

1970年,卡扎菲去拜访自己的偶像、埃及总统纳赛尔,晚宴时,卡扎菲拒绝吃摆在桌上的地中海大虾,理由是他看到厨师屠宰动物时没有口诵“真主至上”,搞得纳赛尔很没面子。

苏联外交部的人在与卡扎菲打交道的过程中经常被他弄得晕头转向,前苏联外交部副部长库兹涅佐夫在谈到卡扎菲时说过:“跟卡扎菲这种变幻无常的人打交道,你必须准备好苏联的武器和个人的幽默感。”

长达四十二年的外交中,卡扎菲的古怪脾气几乎把接触过的国家得罪了一遍。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狂妄自大最终为卡扎菲招来恶果。

意味深长的遗言

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卡扎菲能够仰仗抗击西方国家的力量大大减少,他不得不放低姿态,开始考虑修复与美国的关系。

2001年,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卡扎菲一反过去贬低美国的姿态,转而强烈谴责恐怖活动,并和美英两国达成协议,愿意为“洛克比空难”承担责任并作出赔偿。

向美国服软,为卡扎菲迎来喘息之机。

如果他以后就此低调行事的话,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但在短暂的服软后,他又继续一贯的我行我素。

卡扎菲信奉“阿拉伯民族主义”,认为阿拉伯人应该建立一个大团结的国家,阿拉伯世界内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他都想干涉,即使招人厌恶他也无所谓。

2008年,卡扎菲聚集了两百多位非洲国王、酋长们到班加西,这些人将“万王之王”的头衔授予给他。

他好像真以为自己就是非洲之王,狂妄姿态毕现,可事实上,尊他为“万王之王”的都是北非各国的国王或酋长,南非各国并不买他的帐。

2009年堪称是卡扎菲最疯狂的一年。

同年的联合国大会上,他当着诸国代表的面发表了惊人的言论,涉及到气候变化、经济危机等多个敏感话题,更将矛头指向安理会,痛批安理会无能,应该被改称为“恐怖理事会”!

这番言论不仅将英美等国得罪了个遍,就连安理会都感到颜面无光,因此默认了美国对利比亚的制裁,几乎没有任何国家投出反对票。

往后两年,利比亚遭遇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短暂的繁荣转瞬即逝,经济体统摇摇欲坠,失业率高达30%,往日的美好生活成为了历史!

在西方国家的施压下,利比亚人长久以来对高压政权的不满终于爆发,国内出现了声讨卡扎菲的浪潮!

2011年2月15日,利比亚爆发反对卡扎菲的示威活动。

2月27日,班加西成立“全国过渡委员会”临时政权,公然与卡扎菲政府夺权。

卡扎菲派出部队镇压“过渡委”和示威平民,早就关注利比亚政局的英美法等国在安理会的同意下派出军队“阻止卡扎菲政权屠杀平民”。

8月,“过渡委”在外国军队的协助下攻入的黎波里,卡扎菲逃往故乡苏尔特。

据卡扎菲的前卫队长曼苏尔·达奥所说,卡扎菲在逃亡时始终相信利比亚人民只是一时被“侵略者”蒙蔽,人民其实还爱着他,他还有机会!

因此,他明明有机会逃离比利亚,却选择留下“抵抗外国侵略者”。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在逃离苏尔特的过程中遭遇空军袭击,被迫躲到一处下水道中隐藏。

“过渡委”的士兵很快就将他揪出来,士兵们轮番对他殴打羞辱,并用手机等设备记录下来。

一个名叫乌雷比的士兵成为镜头中最引人瞩目的角色,他走到被推搡的卡扎菲面前,抬手狠狠地给了他一巴掌,卡扎菲对他说道:“你就像我的儿子。”

乌雷比以为他在辱骂自己,又打了他一巴掌。

卡扎菲又说道:“而我就像你的父亲。”

乌雷比彻底被激怒,连开两枪,结束了卡扎菲的性命。

曾经的“万王之王”就这么死了,死得毫无尊严,他以荒诞的方式崛起,以凄惨的下场结束。

而杀死卡扎菲的士兵并没有领悟到他话中的真意,作为曾叱咤风云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不至于跟一个士兵斤斤计较,死前那两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

利比亚人民就像他的孩子,他与人民血脉相连,他不是这个国家的敌人,真正的敌人是美国等西方国家。

在卡扎菲死后,利比亚人民期盼的和平与繁荣并没有到来,按照利比亚的法律,自卡扎菲被推翻后,利比亚至今仍处于战争状态。

0 阅读:1

鉴史论

简介:欢迎关注!欢迎点赞鉴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