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秀才从国外“偷”回一根藤,救了几亿国人,被尊称古代袁隆平

鉴史论 2024-12-24 17:34:30

“袁公千古”,四字道尽国人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因为他研究出的“杂交水稻”让十几亿中国人摆脱饥荒之苦,后来更流传到国外数十个国家,造福全世界。

但鲜有人知,早在过去,中国就已经出现过一位与袁老类似的人物,他漂洋过海,冒险从国外“偷”回一根藤,靠着这根藤培育出一种粮食作物,在灾荒年代救下了几亿中国人!

他就是陈振龙,后人尊称为“古代袁隆平”,他何德何能,能与袁老比肩?被他“偷”回来的藤又是什么?如何能救下数亿中国人呢?

弃儒从商,远赴吕宋

陈振龙,生于公元1543年,明朝时期福建省福州长乐县青桥村人士。

他家境富裕,从小饱读诗书,聪慧不凡,不到二十岁便考中秀才,家里人都感到高兴,希望他能顺利考取功名,好光宗耀祖。

但陈振龙有自己的想法,他虽有天赋,却对考取功名不上心,尤其是在乡试不第后愈发对名利场感到厌恶,不久便说服家人,全家搬迁到闽县南台达道铺,打算弃儒从商。

当时的明朝,造船业发达,尤其以福州一带为最。

正值十六世纪“新航路开辟”时期,中国与外国的贸易逐渐兴起,福建靠海又有发达的造船业支持,因而盛行出海经商。

陈振龙无心功名,眼看乡里有人结伴出海经商,他也动起了外出挣钱的心思。

明朝万历年间,陈振龙随同一支商队乘船出发,在海上漂泊数日,来到吕宋岛做生意。

他没有想到,就是这一趟吕宋之行,让他日后被无数中国人铭记在心。

当时的吕宋就是现今的菲律宾,属于西班牙人的殖民地,与中国有贸易往来。

陈振龙一开始抱着做生意的念头,并无他想,到吕宋后他四处走动,一方面是领略吕宋的风土人情,一方面则是寻求商机。

吕宋岛

谁知,商机没找到,反而让他发现了一种奇特的作物——朱薯。

这是一种在吕宋常见的作物,几乎是漫山遍野、随处可见。

朱薯生命力顽强,极易存活,其果实埋在地里,枝叶暴露在外,从土里挖出果实,呈现红色果皮,果肉饱满。

陈振龙发现朱署后,一颗心就忍不住躁动起来,将做生意一事搁置到一边,转而对这种作物产生好奇心,向当地人请教朱薯的特性。

从当地人口中,陈振龙了解到朱薯是一种极为优秀的粮食作物,此物耐旱、高产、适应性极强,无论生熟皆可食用。

陈振龙亲自品尝验证,又花费心思去琢磨这种作物的特性,得出结论:朱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若能带回国内种植,必能造福万民。

说到这里,相信有人已经知道所谓朱薯,其实就是“番薯”,北方又称之为“地瓜”,不就是后来随处可见的甘薯嘛,陈振龙为何如此兴奋?

须知,我国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番薯产量国,但番薯其实不是中国的原生作物,乃是由国外引进。

当时,明朝的主要农作物以小麦、水稻等常见农作物为主,一般年亩产能有三百斤左右。

而陈振龙经过一番了解,发现番薯的年亩产高达三、四千斤,产量是国内作物的十倍左右,令他大为惊奇。

国内农作物的产量本就不多,若是碰到灾害时期,粮食产量更加匮乏,动不动就要闹饥荒,严重时粮食颗粒无收,穷苦人民“易子而食”,可谓凄惨!

他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家乡福建,那里常年高温,大旱天气屡见不鲜,作物不好生长,向来是少粮之地。

陈振龙从小生活在富裕之家,没有品尝过饥饿之苦,却目睹过太多乡亲被饥荒折磨的惨景,心底对劳苦大众充满同情。

而这也是他对朱薯感兴趣的原因:

若是能将朱薯带回家乡,这种适应性强的作物有很大的可能在福建这种高温地区存活,届时就能改善家乡粮食歉收的状况!

为民生计,甘冒大险

陈振龙心中打定主意,便将做生意赚钱一事抛之脑后,没有随同商队回转家乡,而是留在吕宋,向当地人学习种植朱薯之法,不惜花费金钱购买署种,练习种植。

随着深入了解,他越发认识到朱薯这种农作物的优秀特性,只需要将一根朱薯藤蔓或是果实埋入土壤中,甚至不需要精心栽培就能成活,成活率可谓惊人。

见此,陈振龙产生将朱薯“偷”回家乡的想法。

为什么说是“偷”?这就不得不提到吕宋朱薯的来源。

甘薯的野生种起源于美洲,最早由印第安人种植成功,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将这种作物带回西班牙,献给西班牙女王,后吕宋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水手又将该作物传到吕宋。

当时种植甘薯的地区不多,西班牙殖民者对甘薯极为重视,不准任何人私自将署种带出吕宋岛,如果发现有私自藏匿企图带出者,必定有死无生。

在吕宋待了一段时间,陈振龙已经摸透了朱薯的种植方法,他思索着要将署种带回家乡,可是商队搬运货物离开吕宋岛,势必要接受西班牙殖民者的检查,如果查出他私带署种,只怕性命不保!

究竟要如何才能将朱薯“偷”回去呢?陈振龙为此绞尽脑汁,不知从何下手。

一日,他正为此苦恼,不知不觉走到港口边,见到停靠的商船上,一个个水手为商队搬运货物。

突然,他注意到水手捆绑货物所用的麻绳!

“麻绳的颜色和薯藤的颜色颇为相似,如果将薯藤藏入麻绳中……”

瞬间,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产生!

虽然仍有很大的风险,但想到多年来饱受大旱折磨的乡亲,他甘冒大险!

陈振龙想到的方法很巧妙,他找来吸水绳,将署藤绞入吸水绳中,外表沾染海水、泥土,伪装成脏乱的麻绳,然后就光明正大地用这“麻绳”来捆绑货物。

西班牙的殖民者们怎么能想到,会有人这般大胆,堂而皇之地在他们眼皮底下用署藤伪装成麻绳带出去?

明朝万历年21年(即1593年)5月,陈振龙约好商队,雇人将一些货物运送上船,那些用来捆绑货物、外表脏兮兮的麻绳就藏着他重视的署藤!

到出发这天,陈振龙在船上亲眼目睹西班牙人前来检查,他大气都不敢出,如果秘密被发现,他必死无疑!

万幸,西班牙人检查时将重点放在货物上,对脏乱的麻绳无比嫌弃,连看都懒得看一眼,顺利过关。

就这样,陈振龙用巧妙的方式藏匿署藤,经过七天七夜的航行,顺利将署藤带回家乡福州。

先不论后来之事,光是陈振龙这份为家乡人民甘冒大险的勇气,就足以令人敬佩。

无私奉献,推广种植

回到家里,陈振龙就迫不及待地想要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种植一事成为他的心头大事,甚至还将儿子陈经纶也一起拉上研究。

父子二人在住宅附近的纱帽池边的隙地开辟出一小块耕地来,试验种植,两人每日都起早贪黑,精心呵护,灌溉、除虫……几乎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这上面了。

不久,署藤顺利成活,验证了陈振龙的猜测——朱薯在国内也能种植!

这一年夏季,闽中又是一场大旱,五谷歉收,老百姓们食不果腹,苦不堪言,到处闹饥荒。

陈振龙试验成功,但他从没想过以此牟利,反而想将署藤和种植方法贡献出来,拯救乡民于水火。

于是,他让儿子陈经纶上书给福建巡抚金学曾,言明种植朱薯的种种益处,阐明朱薯特性,建议推广种植,可解粮荒。

金学曾正为当地闹粮荒一事而苦恼,陈经纶此时上书令他大喜,但朱薯毕竟是外来物种,贸然推广颇有风险,遂令陈氏父子先扩大种植,验过成效再行推广。

于是,陈振龙和儿子扩大种植,经过四个月的辛苦耕耘,第一批甘薯获得大丰收,父子二人望着茂密的甘薯地,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很快,陈经纶带着甘薯果实去面见金学曾,金学曾见过大喜,带着官员们赶到种植地,亲自考察成果。

望着田地里纵横交错的甘薯枝叶,金学曾等官员啧啧称奇,大旱年间还能见到如此茂盛的作物,能不令人惊讶吗?

陈振龙当着金学曾的面,挖出埋在土壤里的甘薯,洗干净给众人分吃,大家一一品尝,都觉得甘甜可口。

陈振龙又将甘薯特性一一道明,此物生熟皆可食用,种植便利,若是推广开来,足可度过灾荒!

金学曾这回彻底放下心来,他下令在福建各地推广种植,各地兴起种植甘薯的空前盛景。

甘薯一年就有两次收成,一年下来,成果令人喜悦,产量远超小麦、水稻等作物,每家每户都能吃到甜美的甘薯充饥。

靠着种植出来的甘薯,福建百姓度过灾荒,当时有记载“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

眼见福建朱薯盛开,陈振龙不由感到欣慰:当初冒着生命危险“偷”回那根藤果然是值得的!

甘薯之父,古之袁公

推广甘薯期间,陈振龙父子忙里忙外,到处走动,向乡亲们传授种植方法,大家感激之余,更加敬佩陈家父子的高尚情操。

不仅是言传身教,陈振龙还让儿子著书阐明,写成《种薯传授法则》一书,供各地翻阅,用以指导种植。

巡抚金学曾也不甘落后,陈经纶的《种薯传授法则》问世后,他在其基础上写成国内首部薯类专著《海外新传》。

闽人感激金学曾推广种植之功,因而将朱薯改名为“金薯”,又因朱薯来自“番国”,又称为“番薯”,往后又有了更多称呼,如我们熟知的“地瓜”、“甘薯”等等。

无论是金学曾还是陈振龙,都为推广甘薯作出了突出贡献,而冒着生命危险带回薯藤的陈振龙更备受乡民戴爱和崇敬,称他为“甘薯之父”。

自那时起,福建地区粮食激增,人口不断增多,明朝末年人口不到两百万,到清朝道光年时人口已经超过一千万。

福建地区能够如此繁荣,番薯功不可没,可以说养活了千万人,陈振龙更是贡献巨大,福州、福清等地先后为陈振龙建立报功祠,供以后人瞻仰。

遗憾的是,因明朝末年战乱不断,导致种植番薯之法没有第一时间传到福建之外的地区。

在陈氏父子逝世后,陈家与番薯的缘分并没有断,陈振龙五世孙陈世元继承父辈志愿,极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番薯的种植之法。

1749年,青岛遭遇天灾侵袭,作物颗粒无收,岛内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恰逢陈世元在青岛做生意,顺势推广番薯,并著下《金薯传习录》一书,教导岛民种植番薯,度过难关。

有陈世元等人极力推广,加之番薯确实优秀,清朝乾隆年间时,番薯已经推广到国内大部分地区,不知养活了多少国人。

因此,说陈振龙靠着“偷”回来的一根藤,养活几亿国人绝不夸张,他是名副其实的“甘薯之父”、“古代袁隆平”。

番薯的引入,改善了我国农作物的结构和国人的食谱,食用方法也变得多样化,生吃、蒸煮、煎炸,还可用来酿酒或作为烹调配料等,不知不觉间已成为了常见的食物之一。

结语

如今,中国人已经不需要再为温饱问题而苦恼。

我们享受着幸福安康的生活,但千万不能忘记,今日的温饱是先辈们的辛苦换来的,对于袁爷爷、陈振龙等在粮食方面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伟大人物,国人应永怀感激。

泱泱华夏,先有“甘薯之父”,后有“杂交水稻之父”,所作所为皆是为国为民,不图名利,这样的人物,怎能不万古流芳?

可见中华大地,从古至今绝不缺少大德者,生于华夏,幸甚至哉!

0 阅读:0

鉴史论

简介:欢迎关注!欢迎点赞鉴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