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一直都是公司在给予员工福利中,一项很重要的措施。但是,很多的股权激励措施,能否真的起到激励作用呢?就像前几天的某上市公司一样,可能所谓的股权激励,其实就是涉及到利益输送?
近期,作为中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内的研发引领型企业翔宇医疗,也是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残疾人康复中心、福利院、教育系统等机构以及家庭提供系列康复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在业绩持续走好的情形下,抛出了股票激励计划,但是这份计划能让员工激励起来吗?
一
一般来说,想要让员工更加认同公司的未来发展和努力,股权激励一般都是给中层和底层员工准备的,而近期翔宇医疗的发布的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显示,本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为180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1.6亿股的1.1250%。
其中,涉及到的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44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9%,占本激励计划拟授予权益总额的80%;预留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6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225%,占本激励计划拟授予权益总额的20%。
而作为一个近2000名员工的上市企业,此次将股票激励的人数合计163人,其中包括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技术总监何永正和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郭军玲。连实控人何永正夫妇也在激励名单之中,获授限制性股票数量分别为4万股和2.8万股,两人获授限制性股票数量合计占3.78%?这份股权激励算是有点意思的。要知道,作为公司的实控人,俩人作为夫妻,何永正和郭军玲分别持有翔宇医疗54.34%和13%的股份。
公告上,此次授予的股票价格为32元/股,只要满足所属条件,那么激励的对象,可以以32元的价格购买从二级市场回购的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但是,如今按照二级市场的股价来看,目前翔宇医疗的股价是50.68元/股,这样公司授予的价格岂不是打了一个6.5折吗?
二
针对此次股权激励计划,不少投资者对于此次股权激励中的考核目标也是存在争议。
按照公告显示,此次本激励计划的考核年度为2023—2024两个会计年度,其中第一个归属期公司需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以2022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50%;以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基数,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70%。
但是,2022年的时候,公司的营收是4.89亿元,同比下滑6.68%;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滑37.85%;扣非净利润7778.72万元,同比下滑48.76%,这是公司有可查数据以来首次出现业绩“三降”。三连降,2022年也是翔宇医疗业绩变脸最快的1年。
如果,从2022年开始算,那么2023年的目标应该是实现营收7.34亿元,或者扣非净利润达1.32亿元。而如果这份激励计划成功,那么2023年公司的营收实现了历史新高,但是扣非净利润却还不如前两年,也就是2020年的1.55亿元和2021年的1.52亿元。
其实,只要翔宇医疗的业绩能回到2021年或者2020年,那么这个股票激励计划的目标很容易就实现了。
尤其是,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上,公司实现营收1.43亿元,同比增长68.25%;净利润3781.26万元,同比增长298.99%;扣非净利润3255.39万元,同比增长549.99%。全面实现三连涨的趋势,让翔宇医疗的业绩再次走上正路。
而到了近期发布关于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的时候,已经看出前两个季度的业绩在飞速上涨,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到3.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9910.87万元到1.29亿元,同比增长44.87%到58.45%;预计实现净利润为1亿元到1.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5999.58万元到6999.58万元,同比增长149.97%到174.97%;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为8800万元到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6234.43万元到7434.43万元,同比增长243%到289.78%。
这一系列的数字,已经看出来,今年的业绩只要下半年不拉垮,那么激励目标计划很容易就实现了,那么这个激励计划的设立有什么意义呢?毕竟按照上半年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来看,公司已经实现了考核目标的44%和67%。只要下半年继续保持,那么很容易就达到了。
而这份激烈计划真的能起到激烈的问题吗?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上市公司的激励计划考核设置太低,那么可能涉嫌利益输送及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你这种做法中小股东和股民都同意吗?
尤其是像这种营收增长潜力足够大的公司,要知道2022年末,公司的合同负债为1.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26%。而到了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合同负债达1.17亿元,同比增长128.02%,表明公司营收增长潜力较大。
所以,这样的一个有潜力的公司,设置的考核门槛这么低,到底意义何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