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甲状腺结节太不当回事!看看这个10多岁女孩的脖子,10%的甲状腺癌非常凶险且难治|浙江看病哪家强(7)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4-02 15:16:17

18岁的小微走进浙江省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诊室的时候,脖子上突出的包块已经排列成了“两行”,左右两侧各突起了好几个乒乓球大小的包块,本该光滑的少女脖颈成了歪歪曲曲的“大脖子”。更严重的是,小微的肿瘤已侵犯到了气管、咽喉和食管,影响她的日常呼吸,也让她在同龄人中产生了自卑心理。

小微5岁的时候就被确诊为甲状腺癌,脖子上早已有小肿块凸起,为什么拖了十多年才来做手术?说来令人感慨,小微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很多医院鉴于手术的难度,都婉拒为她进行手术治疗。

甲状腺癌≠“幸福癌”

未分化癌从发现到死亡仅6个月

很多人都觉得甲状腺癌预后良好,因此甲状腺癌也被称为“懒癌”“幸福癌”。事实并非如此,大约10%的甲状腺患者是高危型的甲状腺癌,包括高危亚型分化型甲状腺癌、髓样癌、低分化癌、未分化癌,这几类甲状腺癌预后差、进展快。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教授是我国最顶尖的甲状腺癌诊治专家之一,是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前任主委,现兼任国家癌症中心甲状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委。葛明华教授团队近年来在临床上遇到不少这样的高危甲状腺癌患者,尤其是甲状腺未分化癌,属于“癌中之王”,好发于老年人,进展飞速且预后很差,从发现到死亡平均在六个月内。

近日,葛明华教授带领的高危甲状腺癌诊疗团队入选了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以解决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为目标,通过团队协作、技术攻关和创新诊疗方案,不仅大幅提高疾病诊疗效果,更打造出具有临床特色的品牌专病门诊,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

甲状腺癌未分化癌病程进展快

10多年前就带领团队开始关注

为什么会关注到高危甲状腺癌并一直在此领域深耕?

这要从多年前葛明华教授遇到的一个患者说起。他是杭州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甲状腺未分化癌,肿瘤直径不到2厘米,入院时精神状态非常好,甚至看不出生了病。

术后两个月复发,再次被送到医院,病人整个颈部都是巨大的肿块,还转移到了肺部。由于肿瘤太大压迫到气管,实施了气管切开。但没几天,气管切开处又被新长出的肿瘤堵住。没有有效的针对性药物加上那样的情形根本无法手术,很快病人就去世了。

看着鲜活的生命消逝,葛明华教授内心充斥着难过、遗憾、不甘心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从那之后,他更加关注甲状腺未分化癌。“近几年,我们整个团队的研究方向主要在甲状腺未分化癌,包括它的发病机制、药物靶点研究等,在手术及放、化疗都没有效果的情况下,最终肯定得从药物方面突破。”

葛明华教授坦言,团队把甲状腺未分化癌作为主攻方向其实是很“不理性的”,因为它的发病率极低,自己一年最多能碰到十几例,从全国范围讲,一年也只有8000-10000例。“但这些患者需要有人能够治疗他们,只要能取得点滴进展,在治疗上起到效果,就是极其有意义的。”

甲状腺乳头状癌也不能轻视

临床接诊中10%的患者会复发

未分化癌、滤泡癌、髓样癌、低分化癌等高危型的甲状腺癌,是葛明华教授团队关注的重点之一。与此同时,还有一类患者也引起了团队的关注: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甲状腺癌的70%-90%,其中10%-20%为高危亚型(如高细胞亚型、弥漫硬化型),侵袭性强,术后复发率高。

“大众观念中都觉得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幸福癌’,根据我们临床上接诊的患者,有1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当时手术后痊愈了,但过了一段时间,会变为复发、难治病人,出现广泛转移,较为常见的是肺转移、骨转移等,此外还有局部复发,如淋巴结转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谭卓主任说。

谭主任提到,近几年,高危甲状腺癌患者的比例出现了明显上升,术后复发的甲状腺癌患者增多。“这类复发患者的手术往往比较复杂,缺乏有效的手术以外的治疗方式。”这成为了高危甲状腺癌治疗的最大痛点。

甲状腺癌术后是否会出现转移要根据个体情况判断,由于亚型不同、个体差异,每个患者的情况各不相同。43岁的吴先生四年前查出甲状腺癌后,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切除手术。没想到术后四个月,就出现了胸骨转移,这让他和家人都措手不及。后经过当地医院医生介绍,吴先生找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团队。

接诊的谭卓主任立刻为吴先生做了综合评估,吴先生的情况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但通过分析,发现药物治疗费用偏高,且效果也不一定能保证,后与吴先生家属进行沟通,虽然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但还是有切除可能。吴先生和家属很信任谭主任,认同了手术的方案。谭主任立刻为吴先生制订了手术计划,在术中完整切除了已经转移的胸骨柄。如今距离手术已有三年,吴先生的状况一切安好。

谭卓主任提到,很多人觉得晚期甲状腺癌可能没什么希望了,在这样的阶段选择了放弃。这样的选择有时是很可惜的,因为部分高危甲状腺癌如果能够手术切除或找到特定的治疗靶点给予精准治疗,患者还是能够有明显的生存获益。

多学科诊疗团队优势

为高危甲状腺癌患者提供“一条龙”服务

如今,小微已经顺利通过体检,正在备战高考。这得益于半年前谭卓主任联合多学科团队为小微制订了专属的手术方案。

在麻醉科、重症监护、内分泌科、核医学科等多科室的合作下,谭主任为小微进行了双侧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手术进行了10多个小时,顺利完整切除了双侧甲状腺肿瘤、颈部的巨大转移淋巴结及纵隔的多发转移淋巴结,后期还进行了碘131核素治疗。

从2010年开始,葛明华教授带领团队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开展头颈肿瘤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很多时候,局部晚期的甲状腺癌不是单靠我们一个团队能够解决的,当出现其他部位的侵犯或转移时,多学科联合起来,术业有专攻,成功的几率更高。”

目前,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头颈外科已全面、规范开展了头颈肿瘤的MDT多学科讨论,几乎每一位复杂甲状腺癌的患者都得到了多学科团队的联合诊治。

“甲状腺的位置比较特殊,当肿瘤侵犯气管、食管或包裹颈总动脉时,手术难度非常大。我们团队最大的优势是复杂甲状腺癌手术技术较强,多学科团队协作好。”头颈外科主任、高危甲状腺癌临床创新团队临床负责人郑传铭提到,在高危甲状腺癌的诊治上,丰富的经验很重要。浙江省人民医院每年接诊200多例高危甲状腺癌患者,从患者的手术治疗到术后的治疗方案与管理流程已有了系统化的掌握,能够为这样的患者提供“一条龙”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接诊的甲状腺癌复发转移再次手术患者,目前都很健康。

此外,考虑到极大部分甲状腺癌预后良好,为了让这些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好的手术切口美容效果,团队一直在探索研究。2017年初,在国内创新性开展改良的“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郑传铭表示,创新术式的切口隐蔽于腋下,利用特殊拉钩建腔,既确保安全切除肿瘤,又避免在颈前及胸前留下明显疤痕,受到甲状腺癌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的欢迎。

制定国家规范,推动行业标准化

在科研上尝试全新探索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在体检中查出甲状腺结节难免心生焦虑:哪些甲状腺结节要手术?如果不手术,该选择怎样的治疗方式?

葛明华教授团队关注到大量患者接受了非必要的诊断性手术,但甲状腺癌的预后呈现两个极端,不同风险甲状腺癌预后相差极大,因此建立风险分层评价体系、精准筛选高危甲状腺癌患者、创新个体化诊疗方案非常必要。目前,葛明华教授团队领衔制定了多部国家行业规范、指南和专家共识,为我国甲状腺癌的规范、精准治疗提供支撑。

在获评高危甲状腺癌“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后,葛明华教授带领团队在治疗高危甲状腺癌的方式上进行了更多的探索:在诊疗上,开设全国首个高危甲状腺癌的专病门诊,为全省乃至全国更多的高危甲状腺癌患者提供更专业、全面的诊疗服务;在创新方向上,聚焦高危甲状腺癌的分层治疗、未分化癌的免疫治疗可行性等;在科研上继续精进,建设以高危甲状腺癌为核心的临床研究队列,同时开展高危甲状腺癌相关的新治疗方式、新药物的临床研究和机制探索。

“在这十几年的探索中,我们已经有一些全新的发现。未来我们团队会继续在高危甲状腺癌领域深耕,希望通过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能够找到一些全新的高危甲状腺癌的治疗方式,如新型免疫治疗、创新药物靶点治疗等,通过各种手段与方式为这一患者群体带来生的希望。”葛明华教授如是说。

欢迎加入“甲状腺-浙医在线病友会”

如果您或身边的亲友也有甲状腺相关困扰,欢迎扫码加入“甲状腺-浙医在线病友会”。我们会不定期邀请医生进群答疑,欢迎参与。

若扫码已无法进群,欢迎添加浙医在线小助手10号,并备注“甲状腺”,小助手会邀请您进群。

0 阅读:0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橙柿互动官方UC号,都市快报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