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陪护的日子,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上周六下午,我和妈妈聊到无话可聊,便打开电视。只有一个中央一台,正在放《觉醒年代》(医院不是宾馆,电视不是标配,能有一个就不错了,也不好挑剔),就凑合看吧。
我妈看着看着就睡着了,虽然我也挺困,但却有点着迷了。
那一段正是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坚决拒绝父亲的帮助,选在上海勤工俭学。他们在卖杂志的时候,捡到一个钱包,虽然自己饥肠辘辘,却坚持等着失主来取。面对失主真诚的感谢,却固执地分文不取,连口水都不喝,决然而去。
少年有点偏执任性,不怎么近人情,可那份单纯勇敢的目光态度,真是让人无比心动感动。
原来,《觉醒年代》这么好看,两年前,我怎么就错过了呢?
回到家,我从头开始看剧,发现当时我好像看了两三集,然后不知道因为什么事什么原因,就没坚持看下去,然后,竟然错过了这么好看的剧。
于是,这一周,虽然依旧忙碌不堪、疲惫万分,但总有回家吃饭的时候,我就用《觉醒年代》来下饭,虽然到现在,也只看了十几集,可逼仄疲倦的心灵已有了豁然开朗的轻盈美好。
那是一个激情与梦想的时代,也是一个混乱而生动的时代。在新文化运动与旧文化的激烈交锋中,战士们满怀了救国救民的理想,以书生的诚恳执着,在迷茫中苦苦追求,勇敢觅路前行,一身诗意,不避生死。
除了大名鼎鼎的陈独秀和李大钊之外,易白沙、黄侃、辜鸿铭、钱玄同、刘师培、鲁迅等等,一个个我熟悉或者半生不熟的文化名人相继登场,他们个性气质不同,思想追求更是迥然有异,看他们的故事,听他们的辩论,备受感染的同时,内心亦有诗意蓬勃,激情荡漾。
我也曾经是有诗意的人啊,被梦想照亮的人生充满热情,只觉每一天都蓬勃生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单纯的诗心与梦想在我的内心逐渐丧失。
我在阅读文学作品、讲述历史中冷静剖析人性,在现实生活里一一验证。然后,我告诉别人也告诉自己,所有的趋利避害都是人生常态,所有的自私薄情都可谅可容,因为,那是你我他的共性啊!
我觉得我变得通透而从容了。遇到意外,首先迅速进行一番权衡利弊,然后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解决方式。
我觉得我更加清醒而智慧了。走在职场,于不动声色中利用人性的弱点,或婉转或强硬,悄然抵达自己的目的。
一度我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世事洞明,了悟人生,再不会傻乎乎地单纯激动,很少吃亏,种种故事尽在不言中。
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无奈与厌倦蔓延在我的生活工作中,游走在我的心灵身体里,我在不知不觉中懒散下来,迟钝起来,倦怠起来。
时常,我提笔想不起词儿,写得无比吃力困难;时常,看着各种工作材料和家务活都不爱干,一再逃避拖延,就在那刷手机;我给自己找借口,因为年龄不饶人,因为身体不争气,所以我懒散,所以我“江郎才尽”……
原来一切问题都是心灵的问题。
那个觉醒的年代不仅唤醒了一百年前的中国,也唤醒了一百年后的平凡卑微的我。
于是,我在写这篇文章的同时,我顺利完成了一个写了好几天都没有写完的总结。顿时,我有了实现一个“小目标”的喜悦。虽然我还有六七个方案、总结、信息、会议记录要写,但内心已经没有那么多痛苦烦恼了。
通透人性可以理解人间百态,让内心平和通透;满怀梦想与诗意才能唤醒心中的激情,让人不辞辛苦,不惮琐碎,让生活变得蓬勃生动,
诗意归来,人生何处不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