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康熙传位于他,清朝很可能成为超级大国,八国联军不是威胁

太仓文史 2024-01-21 12:14:00

说起清朝,人们下意识就会联想到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在清朝末代统治者的带领下,中国人经历了最没有尊严的被压迫、被殖民的时代,甚至还被盖上了迂腐落后、固步自封的标签。

不过,客观的来讲,清朝的历代皇帝并不是都如末代那几位皇帝一般软弱的,比如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皇帝就非常厉害,这三人承上启下,为清朝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康熙,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即位后平三藩、退沙俄、收台湾,桩桩件件随便拿出一件都是丰功伟绩,就连他的儿子们也都是个顶个的优秀,这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

不过,虽然最终的胜者是皇四子胤禛,但很多人却觉得有一人比胤禛更有实力,如果换他即位,说不定就不会有八国联军侵华的事情发生了。这个人是谁?他的实力真的强过胤禛吗?

在“九子夺嫡”事件中,有一个人是最豁达不羁的。在别人为了皇位不择手段、互相倾轧之时,只有他顾念手足亲情,并不沉迷于权谋争夺,哪怕后来介入争端,也是为了护佑兄长不得已而为之。

这个人就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文武双全、智慧过人的“铁帽子王”——胤祥。

不同于康熙的其他皇子,胤祥的一生可谓是最跌宕起伏的。既经历过最为受宠的荣光,也承受过冷落失宠的凄凉,在夺嫡事件之后,他受到了前无仅有的重用,比起他那些被贬罚的兄弟,他的结局是最好的。

有人说,胤祥能有这样的结局,都是得益于他和雍正皇帝胤禛深厚的兄弟情份。

可是天家最是无情,雍正即位之后,就连跟他一母同胞的兄弟胤禵都被他圈禁了起来,仅凭着年少时所谓的那点情分,真的能让雍正如此安心的重用胤祥吗?

自然是不能。雍正重视胤祥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确实有多年相伴的兄弟情分的影响。据史料记载,雍正自幼脾气古怪,少年老成,常常喜怒不定,在他众多的兄弟中,只有十三皇子胤祥跟他亲近。

胤祥的亲生母亲是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章佳氏早逝,胤祥便被交给了雍正的生母德妃抚养,可德妃当时已有众多亲生子女,对胤祥自然是不如亲生子女关照。

而雍正虽是德妃亲生,但由于他出生时德妃的位份还比较低,所以他一出生便被送到了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宫里抚养,和生母德妃在感情上自然没有其他兄弟亲厚。

外加他性格内敛、性情阴骘,就更不受德妃的喜欢了。同是不被母亲喜爱的孩子,雍正和胤祥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

雍正虽对其他兄弟冷淡,但对胤祥却格外耐心,就连胤祥的数学,都是他亲自教授的,而胤祥不拘小节,对雍正古怪的性子也格外包容,所以两人既是兄弟,也是亲密无间的朋友。

第二,胤祥对权力没有欲望,对雍正也足够忠诚。

胤祥虽然少年丧母,缺少母家依仗,但他的才华学识乃至武艺却是众皇子中非常拔尖的,就连康熙都评价其是诸阿哥中最聪慧的。

而且他思想开放,不拘皇家等级制度,不但对中西方文化都知之甚多,跟兵士、将领相处起来也丝毫没有架子。

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的评价颇高,康熙也因此对他青眼相看,每次外出巡猎都必带着他,这个待遇在众皇子中可是绝无仅有的。

不过,他虽然受宠,却对于权力斗争并不上心。“九子夺嫡”事件中,他一开始并不想参与,只是当时身为皇四子的胤禛有意帝位,他为了护佑这个兄长,这才搅和了进去。

后来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之时,作为支持太子的胤禛和他也受到了波及,尤其是胤禛,他本就被康熙不喜,如今陷入结党事件,更是难逃其咎。

就在大家以为他要被问责之时,胤祥出面顶下了所有的罪责。因为这次仗义出头,他被短暂的圈禁了一段时间,圈禁解除之后,他成了最不受康熙喜爱的皇子。

在康熙在位时期,他不再被重用,朝堂也没了他的一席之地。而也因为这次出头,他彻底消除了雍正对他的戒心,这才有了雍正即位之后,第一时间就将其封为亲王,并重用他的事情。

胤祥的实力真正被人们发现,也是在雍正时期。

当时清朝的经济、军事、赋税、刑狱等均已存在潜在的危机,这些事处理起来都颇为棘手,可胤祥一接手,便将这些都处理的妥妥贴贴的,丝毫不像是十几年不理政事的人。

雍正初年,他接管了朝廷的水利营田事务。经过实地勘察,他制定了一份水利整治方案,然后开垦荒地,修河造田,直接解决了江南地区的水患问题,还推广了南方的水稻种植技术,促进了清朝的经济发展。

随后,他还对清朝的军事进行了改革,精进了清朝的武器装备,参照西方的火药技术,推动了清朝火器的发展。

就连宫廷内部的繁杂事务,他也承办了不少,其中就包括管理汉侍卫、督领圆明园八旗守卫禁兵、养心殿监理制造、诸皇子事务、雍正旧邸事务以及选择雍正陵址等。

所有的事情他都竭尽全力,事必躬亲,克尽臣弟之道,赢得了雍正的信任和赞誉,也被众人看到了他的实力,以至于后来很多人认为胤祥其实才是最适合当皇帝的那个。

事实上,大家有这样的想法不仅是他才智过人,还因为他的思想前卫。

众所周知,清朝最终走向灭亡是因为闭关锁国这一腐朽政策导致的,而最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皇帝就是雍正。

雍正虽然也是个有能力的皇帝,但他的骨子里还是非常保守的。他厌恶传教士,讨厌西方文化,为了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深入清朝,他开始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这直接导致清朝与全球的先进技术和市场脱轨,使得清朝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被大大削弱,这才给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发起侵略的机会。

在这一点上,胤祥就比雍正前卫很多。在清朝推行八股文时,他主动上奏希望能将西方的文学作品翻译过来供百姓传阅,目的就是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虽然这一建议未被采纳,但足以说明其有先见之明。所以,后来的史学家认为,如果胤祥做了皇帝,说不定清朝就不会有闭关锁国的事情了,更不会让西方列强有打破国门的机会。

不过,这也只是人们的推测,一国之主哪是那么好当的。胤祥在雍正时期只做了个亲王,就被朝廷大小事务拖累的44岁就去世了,要真做了皇帝,说不定更短命,届时清朝的命运如何也未可知了。

47 阅读:38066

评论列表

danny749

danny749

16
2024-01-30 14:39

特马的如果个屁,一个封建王朝一个最黑暗统治的朝代一个个不思进取的满清皇帝们还超级大国个屁。。。

奔跑的春风 回复 05-13 06:47
你看看历史吧 明朝亡的时候国土面积大还是清朝亡的时候国土面积大。成绩单在那放着就别纠结怎么答题了

0000 回复 05-26 15:50
明朝皇帝奇葩多,然后就是死的早,长命的没有几个。。。

新亭一笑

新亭一笑

14
2024-04-15 15:01

慈禧把买军舰的钱给自己过寿,还什么老佛爷的寿辰是第一大的事,有这样的朝廷,什么国家在她手里都得玩完

黑黑黑布林 回复 05-04 06:09
但慈禧提前结束了满鬼子的统治

la la la 回复 黑黑黑布林 10-28 04:19
那得给她记一功,为旧民主主义打下夯实之基

骆驼的眼泪

骆驼的眼泪

10
2024-10-24 13:52

还超级大国,没雍老四搞改革,鞑子早被赶下台了!

用户10xxx12

用户10xxx12

6
2024-05-06 00:15

不终结帝制谁做都一样的,所谓的康乾盛世人家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如火如荼了,笨蛋小编[汗]

清风徐来

清风徐来

6
2024-10-27 02:27

别如果,如果真的像你那样说传位于他,就不会有后来的近代史,也不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用户11xxx27

用户11xxx27

5
2024-04-19 22:58

满清全靠雍正续了一命

用户10xxx84 回复 02-18 11:58
是的,但他也寿不长,结果出了个历史最长寿皇帝乾隆,结果这家伙是个顽固的保守派

溪流凉夏

溪流凉夏

5
2024-06-19 11:17

清朝就是花着明朝赚下来的钱过日子,就是红薯也是明朝的人去菲律宾偷了个藤条回来的,清朝闭关锁国,不出去做生意,也不让别人进来,没赚过一个铜钱。

安佬二

安佬二

5
2024-12-04 17:54

如果传位给他早玩完了,他身体多病,命不长久,到时再来多尔袞

无仁

无仁

5
2024-12-16 04:17

你怎么不说如果秦始皇把皇位传给你,中国就会攻占银河系,称霸全宇宙呢

bhjxjdn

bhjxjdn

5
2025-04-02 14:02

如果,然后你说了算

哄哄

哄哄

4
2024-01-31 00:47

清朝是什么鬼,还盛世,屁

清风徐来 回复 10-27 02:28
没有清朝,救没有你,你要明白,大清皇朝的出现是历史必然,没了大清,就没有如今的你们。

不辞冰雪 回复 12-17 19:28
满清不是没钱,是钱不用在军队建设上

洁白的婚纱

洁白的婚纱

4
2024-05-02 17:42

一直以为最开始是康熙闭关锁国,原来是雍正

用户10xxx97 回复 10-20 17:33
是乾隆[呲牙笑]

尼古拉斯·赵四

尼古拉斯·赵四

4
2024-12-05 17:47

老十三不是被赐了毒酒嘛[得瑟]

朱生

朱生

3
2024-04-25 01:48

如果康熙传位给小篇你,一定能统一全世界。

用户10xxx16

用户10xxx16

3
2025-01-29 15:42

多余的文章

宇千寻

宇千寻

2
2024-06-21 00:32

乾隆还算个好皇帝,饭桶还差两不多

单身狗

单身狗

1
2024-04-19 05:43

永远不可能。清朝时代有几个读书人

茗旭石材

茗旭石材

1
2025-03-26 22:44

又吹牛逼

咋说。

咋说。

2024-02-04 21:27

我的。

赌圣

赌圣

2024-12-18 22:30

雍正传位乾隆,乾隆败家子,把国家败完了

用户10xxx59

用户10xxx59

2024-12-17 20:49

乾隆好大喜功,吏治不张,民生浮夸于表。从未上任就厌恶实干的田文镜可知一二。

太仓文史

太仓文史

明智鉴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