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号人物张作相:秘密送儿子加入红军,多年后儿子成红军名将

司马秘事 2025-02-05 10:34:22

提到张作霖,老幼妇孺皆知,他是当之无愧的“东北王”。盘踞东三省多年,在日本人和老蒋之间左右逢源。

张作霖之所以能成为奉系军阀首领,与手下的一堆能人分不开,其中有人叫做张作相,他是奉系二号人物。

两人名字只差一个字,不少人以为他们两人是亲兄弟,实际上张作相出生在河北保定。

他从来不买日本人的账,至死都保持民族气节,还秘密送儿子加入红军队伍。张作相的儿子也非常争气,带领队伍打鬼子成为红军名将。

为亲人仇惹上人命,落草为寇投奔张作霖

1881年张作相出生于辽宁锦州,实际上他的祖籍是在河北省保定市花盆镇,属于直隶河北省。

1792年,河北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被迫离开家乡四处逃难,张家的祖先一路靠着乞讨来到辽宁锦州,并在此落户。

张作相刚出生的时候,家里也算是小有资产。起码让他读了三年私塾,不至于成了睁眼瞎。后来张作相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选择了退学,给附近的一个泥瓦匠当学徒。

张作相的家人因为与其他人有矛盾而被杀害。没有任何自保能力又担心被人报复,他只能跑到辽西一带,靠给人当泥瓦匠谋生,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仇人。

漂泊了4年,张作相带着几名小弟返回老家给家人报仇,背上了人命。后来官府还发布通缉令四处捉拿这群人,张作相带着十几个弟兄们躲到附近的森林上落草为寇。

外面的风声越来越紧,他们连夜跑到安台,他们得知当地有一个保险队,队长叫做张作霖。此人性格豪爽,颇有“及时雨”宋江的风范,便起了投奔之意。

那个时候东北面临内忧外患,外有日本、沙俄挑弄,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内部各个派系林立局势混乱。

张作霖正在忙着与海沙子抢地盘,恰逢用人之际,张作相认得字又有一定的头脑,一行人被张作霖收编了。同年,他们大败海沙子接收了对方的地盘和人马,势力也得到壮大。

第二年这支土匪队伍接受清政府的收编,张作霖成为管带,张作相由通缉犯摇身一变成为哨官。两个人一起驻防新民,二人由此结下了过命的交情。

1911年奉天讲武堂成立,张作相获得学习资格,此时他已经成为张作霖的左膀右臂。辛亥革命爆发后,张作相给自己的大哥传递了不少消息,张作霖由此抓住机会一举杀入奉天。

利用辛亥革命,后者清洗一批革命党人,受到袁世凯的重视。1918年9月张作霖成为“东三省巡阅使”,张作相则担任总参谋长,势力在东北达到一恶搞高峰。

成为东北第二号人物,力挺张学良主政东北

随着张作霖的步步高升,张作相在东北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920年底,张作霖原本计划任命他为东三省巡阅副使,张作相认为这个官职太高了坚决推辞。

随后,他又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署兼奉天督军府参议,由此也看得出来张作霖对于他的信任。

半年后,张作霖计划让张作相担任热河都统,后者依然拒绝。日本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先是盯上资源丰富的东山市,希望由此皆为跳板进一步蚕食中国,并且可以随时压制苏联。

相比起张作霖对于日本暧昧不明的态度,张作相的立场一直都非常明确,拒绝与日寇进行合作。

当时日本与大帅达成协议签署《满蒙新五路协约》,出任吉林省省长的张作相却拒绝在相关合同上签字,虽然他只读过三年书,却明白事关国家利益,不能随便签字。

就在同年张作霖遭遇重大危机,郭松龄带领7万精兵直指奉天,逼迫东北王下野,张作相派出15师阻击敌人,由于敌众我寡最终战败。

张作霖也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大不了跑路,有个幕僚给大帅提议,让他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干掉郭松龄,最终郭氏夫妻被俘双双遭到杀害。

众人要求将跟随郭松龄“反奉”的人一网打尽,张作相却站出来反对,觉得郭松龄已经伏法,其他的兄弟们就不应该再追究,诸多东北军得以保全性命。

皇姑屯爆炸案发生后,张学良能够顺利接班,成为新一任东北王与张作相的力挺也不无关系。

1928年6月4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乘坐火车路过皇姑屯的时候遇到爆炸,送到医院抢救之后不治身亡。

当时,张学良正在天津与赵四小姐打的火热,未能及时赶回沈阳。奉系高层商讨推举张作相为“东三省保安司令“,此人但凡有点其他的想法,奉系军队很可能易主。

张作相却极力举荐张学良出任奉系军阀领袖,公开承诺将全力辅佐张学良,正是在他的努力之下,张学良先是担任东三省保安司令,后来又成为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名正言顺的接过奉系旗帜。

张作相之于张作霖,就像诸葛亮之于刘禅,也算是鞠躬尽瘁。

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做了一件事情,干掉杨宇霆和常荫槐,杨宇霆可是奉系军阀中数得上号的人物,早年就跟在张作霖身边,军队中支持他的人不在少数。

这些元老眼中,乳臭未干的张学良居然敢对父亲留下的老臣下手,简直是“十恶不赦”。

彼时少帅还非常年轻,处决这两位老将后不知道怎么办,与妻子商量一番便找到张作相。作为辅政大臣,张作相毫无怨言,协助善后才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他一直认真辅佐张学良主持东北事务,1933年由于各种原因,张学良被迫下野。张作相得知这件事之后,二话不说就辞去所有的职务,定居到天津过起退休生活。

当时日本的野心已经逐渐暴露,他们在国内物色人选,扶持自己的代理人。

张学良对于日本人没啥好感,他们便想到二把手张作相,想利用这位老将的影响力,在东北建立起一个傀儡政权,张作相却毫不犹豫的拒绝。

秘密送儿子当红军,培养出一位抗日名将

张作霖和张作相虽然是结拜兄弟,但后者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时候,态度十分坚定,坚决不会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这份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也影响他的几个孩子。

张作相前后娶过7个老婆,有20个孩子,其中有9个儿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老二张廷枢。此人和张学良还是发小,两个人一起读书,一起长大。

1919年,张作相担任东北讲武学堂堂长,张廷枢和张学良也成为第一批学员。

1923年秋天,张廷枢又被派往日本千叶县步兵专门学校学习,后来进入陆军军官大学。他继承父亲张作相的性格,既有胆量又有头脑,还接受过高等教育,回国之后担任112师师长。

这支队伍是张学良精心打造的精锐部队,由此可以看出,张廷枢既有能力又获得少帅的信任。1930年11月,蒋介石为拉拢张学良邀请对方去南京,张廷枢奉命陪同。

期间蒋介石的过分热络引起少帅的警惕,宋美龄居然还要求张廷枢教自己骑马,两人觉得情况不对便返回老家。

1933年2月日军攻打热河,张作相命令儿子率112师到古北口与日军作战,古北口战役也是抗战早期阶段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

日军对古北112师进行,重点打击的就是112师,这其中636团损失惨重,战士们几乎伤亡殆尽。

张廷枢带领士兵们顽强抵抗4天4夜,面对敌人的飞机、坦克、大炮,以牺牲2000多人的代价守住了阵地,平津一带的危机暂时解除。

此后张廷枢却与张作良发生分歧,他不愿意配合蒋介石剿共计划,向少帅提出辞职。尽管张学良再挽留,张廷枢却去意已决,自己最信任的发小要离开了,少帅心里十分难受却身不由己。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之后,张廷枢妻子即将生产,他则离家坚持去抗日,告诉妻子:我们不能当亡国奴,我要出去抗日。

他留给妻子3000元,将其他的几万块钱全部带走支持抗日,对于儿子的这一决定张作相却十分支持。

张廷枢和黄显声商量在太原、武汉等地组织抗日队伍,整个过程都是秘密的,由于叛徒出卖黄显声被杀害,张廷枢带着好友的遗愿继续抗日。

1937年10月,他带领一批东北军旧部到达山西南部,与八路军129师会合,张廷枢出任八路军第一游击纵队司令员,之后他还受到教员的亲切接见。

当时,张廷时已经有很严重的肝病,战场上的条件又非常艰苦。1940年,正值抗日最关键的时刻,他的肝病突然发作伴有严重腹水,最终只能选择去香港治病。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也沦陷了,张廷枢却不顾自己的病体从香港返回天津,始终关心着八路军的抗日事业,1945年得知抗战胜利之后十分开心。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3个月后张廷枢在北平去世、年仅45岁,而在几个月前他的父亲也与世长辞,父子俩人让人敬佩。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0 阅读:102
司马秘事

司马秘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