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正在主持民生银行会议的刘永好,突然被踢出了董事会,一时间舆论哗然。
由此,民生银行一场长达数年且异常激烈的“股权争夺战”就此展开,当时,除了“希望系”“泛海系”和“东方系”三大派系之外,中国人寿、安邦人寿等险资也纷纷进场。最终,这场争股权夺战,以“安邦系”连续12次增持、耗资近400亿拿下民生银行大股东之位收场。
虽然大股东之位旁落,但刘永好并未就此放弃。
2018年,刘永好开始密集增持。据统计,2019和2020年刘永好共34次增持民生银行,“希望系”的持股比回升至4.96%,逼近举牌线;截至今年三季度,在民生银行的十大股东中,新希望六和投资有限公司以4.18%的持股比例排在第六位。
如今,在蛰伏了4年之后,刘永好又有了再进一步的想法。
最近,民生银行发布公告:新希望集团看好本行长期发展,其子公司新希望化工拟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本行股份。截至公告日,新希望集团控制的南方希望实业和新希望合计持有民生银行总股份比例4.96%,增持后,“希望系”合计持有民生银行总股份比例将超过5%,民生银行将就持股5%以上股东变更事项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报送核准申请。若能顺利增持,“希望系”将成为仅次于大家人寿的第二大股东。
此前,侃见财经曾多次对新希望进行跟踪,作为养猪巨头,虽然近几个季度新希望的业绩在猪价回暖的影响下开始好转,但由于此前扩张太过激进,加上近几年连续的“巨亏”,也就是说新希望的处境实际上并不算好。
债务重压下的新希望曾经,民生银行的话语权主要由“希望系”“泛海系”和“东方系”三大派系控制。
不过,十几年过去,“泛海系”和“东方系”都因为债务问题跌下神坛,只有“希望系”的处境还比较乐观。
过去几年,受猪价持续低迷的影响,“希望系”中的核心资产——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亏损严重,2021—2023年,新希望六和分别实现净利润-95.91亿、-14.6亿和2.492亿,扣非净利润-79.21亿、-8.93亿和-46.08亿,净利润累计亏损108.018亿,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134.22亿。
持续的业绩亏损,也让新希望的财务压力也颇大。
截至2023年四季度,新希望的资产负债率为72.28%,总负债为936.8亿;而在2019年时,这两项数据分别为49.16%和315.7亿。对比来看,仅仅4年时间,新希望的资产负债率提升了23.12%,总负债则翻了接近3倍,大幅增长超过600亿元。
在债务的压力下,新希望的现金流也同样承压。截至2023年四季度,新希望的货币资金为108.5亿,交易性金融资产为828.7万,两者合计约108.6亿。据悉,同期新希望仅短期借款一项就已经达到144.9亿,“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并不足以覆盖短期借款。
当然,今年以来随着猪价逐步回暖,新希望的业绩和财务状况也有所改善。业绩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新希望分别实现营收和净利润为772.1亿和1.533亿,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7.67%和103.97%。虽然营收同比下滑,但净利润提升明显。财务状况方面,截至今年三季度,新希望的资产负债率为70.85%,总负债为849.9亿,和今年一季度74.03%的资产负债率、938.6亿的总负债相比明显改善。
据数据统计,截至11月中旬,全国瘦肉型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6.57元/公斤,相比8月中旬的高点,猪价累计下降了21.8%;与月初相比下降了约4.4%。目前,生猪均价已跌回二季度末的水平,抹平了7月至8月的涨幅。
刘永好的“阳谋”在新希望财务压力大的情况下,为何刘永好还要毅然增持民生银行?
目前媒体的解读普遍是“民生银行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截至最新收盘,民生银行股价报收4.06元/股,总市值为1777亿,动态市盈率为4.37倍,市净率为0.33。仅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买入民生银行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据报道,刘永好曾在2017年透露,其投资民生银行后,通过股票分红、送股以及减持等,累计收益超过100亿元。
目前,新希望对民生银行的持股比为4.18%,按照权益法进行核算,2019年,新希望来自民生银行的投资收益为22.47亿元,占公司当年净利润的36.36%。
近几年,新希望从民生银行获得了不少的投资收益。2020年—2023年,新希望获得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4.35亿元、14.36亿元、14.72亿元、14.96亿元;同期,新希望的净利润分别为49.44亿、-95.91亿、-14.6亿和2.492亿,相比主营业务的高波动,投资获得的收益明显要更加稳定。
当然,除了获得投资收益之外,让民生银行为“希望系”输血,或许是刘永好增持民生银行背后更大的图谋。据民生银行2023年年报显示,银行已核定新希望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在未来两年内的关联交易额度为113亿元,民生银行和新希望的联系明显变得更加紧密了。
公告显示:新希望投资集团有1千亿资产
愿你的人生充满阳光和希望,未来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