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市场价格“内卷”,背后的原因是“油电不同权”?

车域无疆同友讲 2024-06-09 21:10:37

2024年,汽车行业整体库存压力加大,新一轮“价格战”掀起,整个行业陷入了“内卷”的状态:卷价格、卷配置、卷速度、卷流量,甚至卷老板。都知道,在新能源的赛道上国产品牌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那内卷对市场成长到底有没有帮助?长期来看消费者到底受不受益呢?

针对这个问题,在2024中国重庆汽车论坛上,汽车行业大佬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认为,‘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卷’本身意味着追求卓越,这会卷出中国品牌的新高度,会卷出用户利益的最大化,为用户真正创造价值。相信未来十年,必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品牌‘卷’成世界级品牌。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同样认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卷”的本质就是竞争。所有的企业家要拥抱、参与这种‘卷’,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国内的家电、手机行业的巨头企业也都经过优胜劣汰,逐渐发展成世界级品牌,汽车行业同样也要经过这样的过程。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则认为,车市内卷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如果市场化水平高,法律健全,执法严格,透明公平竞争这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坏事。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必须表现在投入产出比方面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与上述掌门人观点不同,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则提出,“卷”下去并不是办法。他表示,当新能源汽车纯电占比达到50%时,建议相关部门研究一下“油电同权”。企业目的是盈利,是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作贡献,交税、就业。没钱赚、没有效益,企业不可能生存。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上述的四个车企大佬都来自于传统车企,都历经过“躺”着就能赚钱的年代。如今市场环境变化,大家都承认了“内卷”的合理性,以前是拼先发优势、资本优势,但下半场得依靠产业链体系、快速的应变能力,以及差异化的产品/服务取胜。

“价格战”的内卷,实际上就是新能源向燃油车挑战。要知道,油车产品更新换代相对较慢,产品智能化程度不高,更多依赖于价格上的优惠来持续吸引客户。而随着碳酸锂价格下跌、电池成本降低,新能源的造车成本有所下降,其终端价格进一步下探,会给燃油车厂商致命一击,加速新能源化的进程。

但大家都知道,那些挂绿牌的新能源汽车,买的时候不用交车辆购置税。在一些大城市里,它们还能享受不用排队买车、不用看日子出行的特权。而且,汽油里面含有养路等一系列税费,而电费是不含这些费用的。既然是市场经济,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上升,那么油电同权也应该被提上议程。

国内汽车市场进入下半场,这场突围的游戏变得越来越激烈,不少品牌将市场份额看得比短期利润更加重要,毕竟站不稳脚跟随时会被淘汰,这是生死存亡之战。只有经过这样充分甚至有些残酷的竞争,国内汽车市场才会完成“洗牌”,实现优胜劣汰。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0

车域无疆同友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