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姐照顾婆婆12年,婆婆临终前把房本给我,葬礼结束后我喊住姑姐

秋雅聊情感 2025-02-07 21:06:00

01

我叫王秀梅,今年45岁,初中毕业,住在一个小县城里。

年轻时,我嫁给了现在的丈夫李建国,他比我大三岁,老实本分,是县里的一个普通工人。

我们结婚二十多年,育有一个儿子,如今儿子已经工作了,在外地成家立业,我们两口子还在县城里过着平淡的日子。

我的婆婆已经去世了,就在前几天,我们刚刚办完她的葬礼。她临终前,把家里唯一的一套房子的房本交到了我手里,这件事让我心里五味杂陈。

这套房子,原本是公公和婆婆的家,后来公公去世得早,婆婆一个人住着。 多年前,丈夫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姑姐李凤霞,因为离婚无处可去,带着孩子搬回来和婆婆一起住。

从那以后,她就一直照顾着婆婆的生活,端茶送饭、洗衣做饭,甚至后来婆婆生病卧床,也是姑姐日夜守护,跑前跑后。

这十二年的时间,姑姐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她的儿子也早早出去打工,逢年过节才回来一趟。 她一个女人家,撑起了婆婆的晚年,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而我们呢?虽说住得不算远,但因为工作忙,家里也有自己的事,平时也就是逢年过节回去看看,送点米面油,或者带婆婆去医院检查身体,除此之外,真正照顾婆婆的,始终是姑姐。

当婆婆临终前,把房本交到我手里的时候,我是震惊的,也是愧疚的。她拉着我的手,气若游丝地说:“秀梅啊,这房子……给你们吧,建国是我唯一的儿子,这也是他的家……”

当时姑姐就在床边,一句话没说,只是低着头,眼圈泛红。

我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也不知道婆婆为什么会做这个决定。 这房子,她住了十二年,照顾婆婆的也是她,按理说,这套房子,她应该有份。 可婆婆却选择了把房子给我,给自己的儿子。

葬礼那天,姑姐忙前忙后,操办着一切。她看起来比任何人都冷静,仿佛这一切只是她生活中的一个插曲。可我知道,这些年她受了多少苦,她比谁都难过。

葬礼结束后,所有亲戚都散了,我看着姑姐收拾着桌上的碗筷,心里一阵说不出的滋味。

我站在门口,深吸了一口气,终于鼓起勇气,喊住了她——

02

“姑姐……”我的声音有些发颤,连我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刻我竟然有些紧张。

她的手顿了顿,依旧低着头收拾着桌上的碗筷,仿佛没有听见。

我走上前,伸手接过她手里的碗筷,“姑姐,先别忙了,咱们聊聊吧。”

她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些许疲惫,更多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淡漠。

“有什么好聊的?事情已经这样了,房子是妈留给你们的,我不会争的。”她的语气平静,甚至没有一丝波澜。

我心里一紧,忙说道:“姑姐,我不是这个意思。”

她苦笑了一下,缓缓坐下,低头看着桌面,“其实,妈这么决定,我也能理解。她这一辈子,始终是觉得儿子才是依靠,哪怕建国一直不在她身边,她也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我听着她的话,心里顿时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

从小到大,姑姐一直活在“重男轻女”的环境里。

她比丈夫李建国大两岁,从小就被婆婆要求照顾弟弟,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永远是先紧着李建国。姑姐学习成绩不错,可到了初中,婆婆却坚决不让她继续念书,理由是“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迟早是要嫁人的”。

可到了李建国,情况却完全不同。哪怕家里再穷,婆婆都要供他读书,甚至还去借钱给他交学费。姑姐那时候不懂,只是羡慕地看着弟弟每天背着书包上学,自己却只能在家帮忙做饭、洗衣、照顾弟弟。

后来,姑姐早早嫁人,匆匆组成了自己的家庭。可婚姻并不幸福,丈夫好吃懒做,甚至还有家暴。她忍了几年,最终还是离了婚,带着孩子无处可去,才不得不回到娘家。

可即便回来了,她也始终是“外人”。婆婆虽然允许她住下,但始终觉得她是个“累赘”,既然吃住在家里,就得承担起所有的家务。

十二年前,婆婆病重,姑姐便理所当然地成了照顾婆婆的人。她没有怨言,日复一日地照顾着母亲,端屎端尿,熬过了无数个不眠的夜晚。

可到头来,婆婆临终前,还是把房子给了儿子。

“姑姐……”我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她看着我,眼神平静:“秀梅,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但这是妈的决定,我不怪你。”

我沉默了许久,终于开口:“姑姐,这房子,你也有份。”

她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说。

“这十二年,你照顾妈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可你呢?你为了妈,几乎放弃了自己的一切。”我深吸了一口气,郑重地说道,“所以,这房子,我们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分才公平。”

姑姐沉默了很久,最终,眼圈微微泛红。

“秀梅,谢谢你……”她的声音有些哽咽,许久才缓缓道:“但我真的不想争什么,我只想有个能安稳生活的地方。”

03

最终,我们一家商量后,决定把房子的一半产权过户给姑姐。

“姑姐,你住在这里这么多年,这里也是你的家。”我郑重地说道,“不管妈怎么决定,我们不能让你寒了心。”

她最终接受了,但依旧坚持不肯多要。

“我只想有个落脚的地方,等以后孩子有了稳定的工作,我也可以去投靠他。”她笑了笑,眼里多了一丝释然。

房子的事情解决后,姑姐的心情明显轻松了很多。她开始尝试去找一些零工做,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而我,也终于放下了心里的愧疚。

有时候,亲情并不是血缘的羁绊,而是心与心之间的理解与付出。

或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0 阅读:34
秋雅聊情感

秋雅聊情感

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都是因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