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一聊啥手机App就推啥,网友:有种巴掌扇不进屏幕的无力感

跟着叶子学感统 2025-02-14 02:04:02

小声点!手机也许正偷听我们讲话~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你和同事、朋友、家人甚至是孩子聊天的时候,你们聊的什么,打开手机就立刻给你推什么!

比如:快过年了,想着买点坚果年货啥的,结果一刷手机,各种坚果广告博主视频框框的给你推,关键是手机在锁屏的状态下。

有网友表示,更诡异的是,头脑里正在想某事,手机就给你推送了。

细思极恐!!!

到底是我们在操纵手机,还是手机背后的算法和人在操纵我们。

据相关调查显示,超过80%的智能手机用户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手机应用偷听或窥探.

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反感App的精准推送广告行为。

但苦于缺乏有效的防范手段和维权途径,只能在担忧中使用手机。有种巴掌扇不进屏幕的无力感!

难道以后夫妻之间说话的时候,要先把手机扔的远远的,我们又不是《潜伏》里的余则成和翠萍。

就没人管管吗?

1月14日,上海市政协常委游闽键,走进委员现场咨询活动,来到了市通讯管理局的“摊头”处。

就“隔屏有耳”的问题和工作人员进行的友好探讨,一个问题犀利一个回答的滴水不漏。

游闽键:我想咨询个问题,手机窃听,“隔屏有耳”,App的备案是通信管理局在负责的,有没有什么监管机制?有没有一些能够做在前面的动作?

工作人员:其实我们有常态化检测,去年一年检测了10000多款上海地区备案的App。

游闽键:从结果来看,这个现象还是很多的,虽然我知道通信管理局、网信、公安都在管,为什么管了这么多、还有这么多?

工作人员:App的问题很复杂,不仅局限于上海,全国各地都有上架,还有在国外各种应用市场上架的。

游闽键:如果有的地方他不管,最后就没办法监管了,这就是个盲区嘛。

工作人员:从我们上海角度来讲,我们抓得还是很紧的。公安打击违法犯罪,我们通信管理局更关注行业治理。

图源:《幸福59厘米之小马》电影片段

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人家工作人员已经说了,他们管上海这块,该做的工作也已经做了。

回答的也很标准,既没有承诺什么,也没有留下把柄。

总之就是我的月薪就3500,你问的我都做不了主。

游闽键一直很关注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今年两会,游闽键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App抓取、窥探用户隐私治理的建议》。

他提出,各监管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大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即备案、抽查、委托第三方审计评估,加大对侵犯用户隐私App的曝光、处罚力度。

图源:《风声》电影片段

这次咨询活动他再次提出了自己建议:

游闽键:事后处罚是一方面,但是事后处罚真的是举证很困难,你感觉到被窃听、被“杀熟”,但很难把证据固化下来,不可能一次次去公证。

我们管理机构有没有可能跨前一步,做一个第三方的评估或者审计?

美国有个第三方评估的机制,评估你这个App的算法到底有没有侵犯公民的信息安全,我们有没有可能提前介入?

还有,能不能加大处罚的力度?因为目前的违法成本太低了,就是下架,实际上起不到惩戒的作用。

正规办事流程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感觉个人信息早就被泄露出去了,总是会遇到能够很精准回答姓名的诈骗电话。

尤其是“缅东星星事件”发生后,电诈话题又被推倒了风口浪尖;必须重拳出击,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保护个人隐私刻不容缓!

实际生活里我们还是非必须不要去接受小恩小惠,下载陌生的APP。毕竟自己才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负责人。

(文章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0 阅读:0
跟着叶子学感统

跟着叶子学感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