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染樊川北里
凡是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当大部队撤退时,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的进攻,留下小部分人掩护撤退是意味着什么。
这种以小牺牲来换取整体的安全的军事行动中,该递演着多少荡气迥畅的壮举啊!在第四次战役中的汉江两岸阻击战斗中,我一一四师就承担了这样的任务。
此时,我们的部队已不再是生力军了,可是,战斗却打得很有生气。
四次战役的预案是:西线组织防御,抗击敌人向汉城方向进攻,钳制敌人主要进攻集团。东线则诱敌人深入,尔后实施战役反击,从侧翼威协西线敌主要进攻集团。
横城反击战取得胜利后,三十八军继续配合东线作战,命令第二梯队人员也渡过汉江,准备参加反击。一一四师在江北的后勤所属部队,包括伤员收容所,已经出发,到了汉江边,却接到命令停止待命,返回原地。
前线的同志,听说横城反击胜利,更是准备由防御转入进攻。
结果,东线砥平里战斗失利,东线部队北移。西线准备反击的期望也实现不了。
本来敌人第四战役是采取东西线互相靠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战术,此时,西线汉江以南只有三十八军这块防御阵地,突出在敌人中间。当我东线部队北移,敌人要拉平战线,加强了对三十八军的进攻。一一四是师所在的三十八军最西的阵地,又一次处于此战的重中之重的位置成为,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为此,敌人进攻也就更加猛烈了。
13日12时,敌人全部占领了350.3高地。15日英二十九旅从光池院里向一一四师上樊川里阵地进攻;同时,美骑一师约1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坦克配合下猛攻无愁里南山、樊川里北山。
守下樊川里北山的三四○团三营,教导员张亚光带九连守在西北的一个大山头上。这个山,像一个大笔架,东南是主峰,标高为215公尺,中间山头较小,西北山比中间的山头高10米,每个山头都向前伸出一个山梁,西北的山梁特别长,便于敌人兵力展开。九连连长周风春,认为要守住西北山,必须控制山梁上的山包,他决定由一排担任这一任务。一排二班长张绍武带全班据守前沿。
张绍武,湖南省人。1949年,张绍武的家乡解放了。刚满18岁的张绍武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此时,他在北山的一个高地上和班里的十名战土正在抓紧时间修筑工事。为了防止敌人的炮击,他们把工事修在半山腰,并挖了十几个防炮洞,进行了严密的伪装。
2月13日凌晨,一个排的敌人悄悄地向二班阵地爬来,敌人越来越近了,他们以为偷袭即将成功,加快了速度猛往上涌。离我军阵地只有二十余米了,"打"张绍武大喊一声,手榴弹在敌群里爆炸,接着步枪,冲锋枪也一齐吼叫起来,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伤亡大半,其余连忙逃下山去。
敌人偷袭不成,随即又组织了两个排的兵力,从两侧向山上冲来。张绍武对副班长王立生说:"你和全班同志阻击右边的敌人,左边的我来对付。"说完带足了手榴弹,挎上冲锋枪,直奔高地左侧。为了有效地打击敌人,他又跃出阵地前沿,往下走了十几米,来到一个大土坑里,迅速作好了射击准备。这时敌人已从左边的雨裂沟内冒出来。张绍武两眼射出仇恨的火焰,接连甩出五、六颗手榴弹,"轰轰轰"几声响,黑烟四起,敌人被炸得趴在地下,脸皮紧贴地面,屁股撅得老高。停了一会,有十来个敌人,又爬起来向上冲,刚走几步,张绍武用冲锋枪一阵猛打,敌人又倒下去六、七个,其余连滚带爬退了回去。张绍武擦了擦汗,急忙回到阵地上,这时王立生他们也打退了从右侧进攻的敌人,但是小王、小李两位同志却牺牲了。
连遭惨败的敌人,调集了飞机大炮,对高地进行狂轰滥炸,二班的阵地上变成了一片火海,壕沟被填平了,坚硬的山石被炸成了松软的粉沫。防炮洞有的被炸塌了,有的哗啦啦直掉土。敌人实施了毁灭性的轰击后,象恶狼一样再次向高地扑来。当张绍武和他的战友们钻出防炮洞后,发现副班长王立生同志也牺牲了,张绍武紧咬牙关,看看正在冲上来的敌人,对全班同志喊道:"同志们,为副班长和牺牲的战友报仇,狠狠地打,"仇恨的子弹呼叫着飞向敌人,手榴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在敌群里爆炸。敌人被打得死伤一部,剩下的很快退回去了。就这样,二班的勇士们,又连续打退敌人两次冲锋,最后只剩下张绍武一个人了,他的腿负了重伤。他包扎了伤口,捡起战友没有打完的子弹,手榴弹,作好准备。敌人又冲上来了。张绍武忍着疼痛,端枪向敌人猛打,他越打越有劲,开始是在堑壕里边隐蔽射击,后来干脆站到堑壕外边来向敌群猛射。子弹呼啸着在他耳边穿过,他毫不在意,一颗子弹飞来,打中了他的左臂,顿时鲜血直流。张绍武倒在地上。敌人见张绍武倒下了,一边嚎叫着"抓活的!"一边冲了上来。当敌人来到张绍武跟前的时候,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炸起一团黑烟,我们的英雄张绍武拉响了集束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带领部队赶来增援的连长周风春和同志们赶到半山腰目睹了这一壮烈情景,在"为张绍武和二班战友报仇"的喊声中,冲到了山顶,歼灭了残余的敌人。
二、背水之战中的英雄营长
13日晚,三十八军奉命撤至汉江以北。我一一四师三四一团却奉命又南渡汉江为全军的预备队,在580高地修筑工事,配属一一二师三三五团掩护三十八军向江北转移。
三营长刘保平带八连执行这一任务。
又一个英雄营长向军魂的深处来了。
刘保平同志是山东莱芜人,16岁就被国民党吴化文抓了壮丁当了兵,1942年被我鲁中十一团解放入伍,后被编在鲁中四团九连一班当战士。
1944年12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多次荣立战斗大功。1951年2月,在抗美援朝四次战役汉江南岸580高地守备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军首长于1951年7月18日发布命令,特追认刘保平同志为"抗美援朝战斗英雄。"
刘保平的英雄之路上充满了传奇色彩,还是在抗日战争的1944年夏季,为粉碎敌人破坏麦收的阴谋,进一步扩大我抗日根据地,我鲁中四团决心拔掉位于沂水和莒县交界处的日伪清陀寺据点。为弄清敌人情况,九连一班长尹宝智带本班战士大个子刘保平和另两个同志去清陀寺执行抓"舌头"任务。天快黑下来时,他们接近了清陀寺外围,却不见一个敌人的影子,仔细察看才发现,站岗的伪军正靠在墙根打瞌睡呢,在尹宝智和另两个战士的掩护下,刘保平一闪身就接近了围墙,很快又顺着墙根摸了过去。还没等那个哨兵发觉,刘保平那只又粗又长的胳膊就像一把大铁钳锁住了敌哨兵的脖子,像抓小鸡一样提起来就走,力气之大,动作之迅速准确,连掩护他的班长和战友都看呆了。通过他们的侦察和对俘虏的审问,四团掌握了敌人的情况。几天之后,一举拿下了清陀寺这个日伪的主要据点,为当地人民除了大害,扩大了我抗日根据地。
刘保平又是一个优秀的机枪射手。曾扬威于战场上。清陀寺的战斗打响之后,九连奉命在清陀寺以东一个小庄子附近设伏打莒县方向可能增援之敌。担任一班副班长的刘保平和全班同志事先埋伏在大路边的水渠里。从黎明一直到午后了,不知为什么,增援的敌人还不见来到,同志们心里都非常焦急。
正在这时,脑袋露在外面的大个子刘保平发现了情况:正前方四、五百米处尘土飞扬,出现了一大队人马,定睛细看,打头的是一个伪军大队,后面隔着二十来米远是一个日军小队,耀武扬威地朝他们直奔而来。早就憋足了劲的刘保平一面叫班里的同志们注意隐蔽,一面把袖子往上一捋,抱紧一挺歪把子机枪两眼紧盯着前方。
当敌人走至40、50米处时,随着指挥员一声口令,刘保平的机枪突然"嘎嘎嘎"地连续吼叫起来。敌人措手不及,20多名伪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力扫倒在地,其余的全部爬在地下不敢动弹。后面的鬼子发现前面接了火,很快就在开阔地爬下架起几挺轻重机枪,向九连阵地疯狂扫射,妄图凭仗他们人多势众和火力的优势与我决战。然而,九连却在我机枪掩护下给敌以狠狠打击之后,迅速撤出了战斗。在战场面对枪林弹雨战斗,也需要艺术家般的灵感,军语称之为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刘保平的战斗动作就有一种灵感下产生"韵味"。1945年7月,九连参加了临沂以北攻打板城的战斗。守城之敌居高临下,以猛烈的机枪火力对我严密封锁,九连前进受阻,伤亡不断增加。
当时,正面的开阔地比较大,伤员很难抢下来,开始上去抢救伤员的两个同志连遭伤亡。看到这种情况,一班长刘保平一滚而起,在我火力掩护下,左窜右跳,灵活机动,回避敌人火力,连续多次住返于战火下,完全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竟然一口气抢下来四个伤员。他那勇敢精神和灵活的动作,使在场的同志个个惊叹不已。战后刘保平同志受到连首长的队前表扬。
1946年初,部队奉命开往沈阳以南苏家屯一带追剿国民党地下军王丹匪部。部队快接近敌占区时,连里命令一班长刘保平带几个战士作为前卫班,先于部队出发搜索前进。
刘保平最喜欢这样的任务,他立即和同志们进行了化装。这天下午,就见在冰天雪地里出现了四、五个身穿黑棉袄,头戴破毡帽的"东北老乡",朝着苏家屯方向的路上走去,走在后面的两人肩上还搭着口袋搭子。天色阴沉,寒风凛例。傍晚时分,这几人来到一个村边上,突然发现路口旁边有敌人的岗哨,但他们仍装作没事一样照样朝村里走,路口那个岗哨瞅见他们几个尽是"东北老乡",也就没在意。进村后,就见这几个人在一幢平房面前停了下来。一个为首的大个子两只手抄着袖,冷得浑身打哆嗦,走到一个站在门口的老大爷面前:"老乡,冻坏啦,进屋烤烤火吧。"只见老大爷扭头朝屋里望望,又转过脸来压低嗓门说:"哎哟,老总都正在屋里睡觉呢。"听说屋里有"老总",刘保平眉头一展,迅速和其他同志一递眼色,拔出手枪冲进屋里大声喝到:"不准动,谁动打死谁。"屋里20多个横躺竖卧,睡得正香的国民党地下军全给惊醒吓呆了。忽然,靠墙边一个敌官模样的家伙,掏出手枪企图反抗,刘保平手疾眼快,抬手"叭"地一枪,就结果他的命,其余的敌人纷纷交枪。通过审问得知,在离他们200米处的村子南头,还住着敌人一个排。于是刘保平和战士们立即用绑腿把敌人一个个都捆起来连到一块,又交给老大爷一根木棒看好俘虏。然后带领班里同志乘着天色擦黑的当儿,疾速朝村南敌人扑去。快接近敌人院落时,被敌岗哨发现,敌哨扭头就往回跑,刘保平急中生智,大喊:
"一排向左,二排向右,三排跟我来!"院里敌人听到这突然的喊声,顿时炸了窝,拚命向外逃窜。刘保平端过一挺机枪对准逃跑之敌猛烈扫射,敌人丢盔卸甲,狼狈不堪,除一部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被俘。
战士的智勇,在危难时刻愈加熠熠生辉,刘保平在战斗中鲜明着自己的形象,创造着一个个惊人之举。1947年9月,我东北解放军对敌人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秋季攻势。为牵制国民党撤逃之敌,刘保平所在的五连随主力由辽源向四平之间猛插。
一天深夜,一排长刘保平带全排在追歼逃敌时与连队失去了联系。夜半,刘保平带着一排进到了一个村子里,当他们钻进一个胡同时,后面突然响起了猛烈的机枪声。原来,这是一个死胡同,前面已经过不去了,左右两侧的围墙后面又都是敌人,胡同口的退路敌人用机枪封锁了,刘保平和全排的处境极其危险,然而,刘保平是那样镇定自若地分析和判断着眼前的严重情况,迅速在全排集中了近20枚手榴弹,首先向右侧围墙里一个接一个扔了进去,把正在屋里睡觉的敌人炸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争先恐后地在黑暗里四散奔逃。乘敌人慌乱之机,刘保平很快踩着一个战士的肩膀登上了围墙,接过一挺机枪,"咚"地一声跳进了院内,对准敌人猛烈扫射。
这时全排同志一涌而上,把院墙推倒,进到院内,很快就拿下了这个大院。紧接着,刘保平又带领战士们折回胡同左侧,推倒了左侧围墙,一阵机枪、手榴弹,又攻占了左侧院落。敌人在黑暗中遭此突然一击,也闹不清我军有多少部队,只顾拚命向村外逃窜。刘保平带领全排猛追不放,一直追出近20里路。除缴获敌人枪枝弹药一部外,还抓了二百多名俘虏。刘保平同志荣记战斗大功一次。
如今,在坚守汉江南岸580高地的战斗中,刘保平已担任三营营长了。他带领的八连又续写着他的军旅传奇中最为精彩的篇章。
580高地东侧的莺子峰是敌人夺取580高地的必争之地。在580高地的正面,骄横的美二十四师依仗其现代化装备,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轮番向高地发起疯狂的进攻,刘保平指挥八连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敌人的进攻,战斗间隙加紧抢修工事,等待着敌人的再次来犯。
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开始了。成吨成吨的炮弹从空中倾泻而下,焦土、碎石、烟雾在整个580阵地上空飞扬。一阵狂轰滥炸之后,敌人开始向八连阵地发起了冲锋。敌人上到了半山腰时,刘保平指挥八连从防空洞出来,迅速进入了莺子峰南侧一线阵地。战士们双眼紧盯着敌人,70米、50米,40米……"打!"随着刘保平一声口令,八连的机枪在莺子峰阵地前沿吼叫起来,手榴弹在敌群里猛烈爆炸,敌人蜂拥后撤。
激烈的战斗进行到第三天,营长刘保平指挥八连打退了敌人十几次冲锋,在八连的阵地前沿丢下了一百多具美军的尸体。然而,八连的战士也只剩下三、四十人了,弹药也越来越少,但莺子峰阵地依然象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580高地东侧,使敌人未能前进一步。
敌人停止了进攻,战场显得异常的寂静。战士们已经是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正在经受着饥饿与疲劳的袭击继续修筑工事。
下山联系增援部队的通信员小陈回来了,上级指示:增援部队短时间无法赶到,八连要作坚守到底的准备!很明显,情况是严重的。
敌人的炮火开始了发疯似的袭击,虚土和碎石完全覆盖了莺子峰阵地。炮火过后,疯狂的敌人开始从三个方向向八连阵地发起进攻了,八连的子弹越打越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保平迅速集中了十几个手榴弹,向着眼看要突入阵地的两股敌人连续扔去,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连滚带爬地急速后撤。然而,情况依然十分严重:敌人在军官的威逼和驱赶下,很快又成群结队地拥了上来。八连副连长左腿踝骨被打碎了,一下子跌倒在地。敌人眼看就要上阵地了,八连最前面的战士有的用石头砸向敌人,有的已用刺刀和枪托和敌人交了手!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刘保平站起来冲上前去,手枪一挥大声喊道;"同志们冲过来啊,坚决把敌人打下去!"突然,一颗子弹穿过了他的腹部,只见他高大的身躯前冲了两步想站住,然而终于倒下了!
肠子流出来了,刘保平用手捂着伤口,一双手把机枪顶在肩胛向敌人射击。副指导员韩玉衡带领同志们和敌人拚枪托。孟广德用石头打敌人,刘占林打完了最后一个弹夹里的子弹才把敌人的冲锋打退。
负伤的刘保平被抬到堑壕,此时,团已来了命令:"你营已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撤出阵地。"刘保平对副指导员韩玉衡说,"你一定把部队安全撤回江北。"
韩玉衡说:"营长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敌人又上来了,刘保平说:"你们要先把敌人打下去,然后转过山去,到三日谷找部队。"
"是!把敌人打下去"。韩玉衡高喊:"同志们,跟我冲啊"!九连把敌人打下去了。从580山腰向后转过山坡,回到三日谷。
政治处主任于正基见九连回来了,非常高兴,可是没有见到三营长刘保平,问韩玉衡:"你们营长呢?"
韩玉衡说:"营长负了重伤,他命令我把敌人打下去,到这里找团。"
"乱弹琴,把负了重伤的营长丢在阵地上,还不去把营长找回来。"于正基骂道:
"我马上回去把营长找回来"韩玉衡转身要走。
于正基主任喊住了韩玉衡:"等一等,九连太累了,留在这里休息,我派别的连去。"
韩玉衡急哭了:"于主任,还是叫我去吧,我找不回来营长,我还算革命战士吗。"
韩玉衡带着八连从580高地后侧摸上高地。只见刘宝平营长仍然站在堑壕里,他跟前躺了四个炸得血肉模糊的美国兵尸体。
韩玉衡明白了,他们把敌人打下山去,撤离了580高地,敌人又回来了,刘保平营长用手榴弹炸死了四个敌人,自己又中了好几枪,已经牺牲了,仍威严的站立在战壕中。敌人始终未敢占领阵地。
四次战役以后一一四师流传着"刘营长牺牲尸体不倒,雄风威震580"的故事。
三、马秀芳战斗小组
在这场空前的大阻击中,好多好多的英雄故事和动人事迹都人到汉江两岸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能够有文字记载的资料以得寥若晨星了。血战327高地的马秀芳战斗小组,是本师英雄谱中榜上有名的英雄。
三四○团四连排一班马秀芳小组,是一个打仗勇敢,作风过硬的先进小组。
四连的任务是坚守汉江南岸的327高地。327高地位于樊川里北三华里处,山下是东、西、南三个方向的公路交叉点,是敌北犯必经之路。连里把马秀芳小组配置在西南侧的一条山脊上,为连阵地的突出部,也是易受敌攻击的位置。
指导员向全连传达了任务并作了战斗动员之后,马秀芳、张福林、郑达三人情绪高涨,斗志昂扬,一致向指导员表示:"坚决保持发扬我们'顽强守备连'的光荣传统,只要有我们在,就有阵地在。决不能让敌人前进一步。"张福林还激动地说:"指导员,我是共青团员,请组织在战火中考验我。"全组还向其他班组写了挑战书,决心来一个杀敌竞赛。进入阵地后,全组立即抢修工事,连续干了三天三夜,每人构筑了3个单人立射掩体,在山脊两侧还挖了十几个防炮洞,进行了严密伪装。
14日凌晨,天气阴沉,大雾弥漫,重叠起伏的山峦浸没在浓雾之中。经过战火考验的马秀芳深深知道,越是这样的天气,越是要做好一切准备,严防敌人偷袭。他们三人站在掩体里,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山下的动静。果然,6时40分,马秀芳发现敌人约两个班的兵力偷偷地沿着山脊两侧往上爬来。"狗日的,送死的上来了。"马秀芳看着慢慢移动的敌人,轻声唾骂了一句。并扭头命令张福林、郑达:
"准备好手榴弹!"
当敌人爬到距阵地约20米时,马秀芳大声喊"打!"三颗手榴弹一齐飞向敌群,三支枪一齐开火,敌人丢下几具尸体连滚带爬地退下山去。
敌人见偷袭不成,便用大炮疯狂地轰击。顿时,我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横飞。此时马秀芳三人安全地蹲在防炮洞里,倾听着震耳的炮声。十分钟后,敌人的炮火向我纵深延伸,马秀芳小组立即跃出防炮洞,迅速进入了工事。只见约一个排的敌人分三路已进到距我三十余米处。马秀芳立即指挥三人分头迎击敌人。马秀芳负责中间的一路,他沉着冷静地等敌人离阵地只有十几米的时候,才勇猛的跳出工事,端着冲锋枪对准射击,顿时,敌人倒下四、五个,其余抱头就往回跑。左、右两边冲上来的敌人也都被张福林、郑达打了回去。
敌人偷袭和攻击未逞,恼羞成怒,又调用了飞机对马秀芳小组坚守的阵地进行狂轰滥炸。随后,约一个排的兵力在四辆坦克掩护下,又向山上冲来。为了迷惑敌人,马秀芳机智地指挥大家把帽子摘下,用棍子挑起插在正面阵地上,尔后带领全组迅速转移到阵地左侧。愚蠢的敌人冲至半山腰后发现了帽子,便以轻重机枪向帽子猛烈扫射。打了一阵,见没人还击,以为我们的人全被打死了,便直起腰大摇大摆地蜂拥而上。当离阵地不远时,马秀芳三人突然从侧翼接连投出十几颗手榴弹,炸得敌人血肉横飞,乱成一团,嚎叫着滚下山去。
就这样,敌人发起的五次猖狂进攻都被我勇士们击退了。阵地前面堆满了敌人尸体,我阵地巍然屹立。不料,在敌第五次冲锋时,郑达同志不幸中弹牺牲了。
14时许,敌人两个排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又发起了进攻,炮弹不时落在阵地上。把山石都击碎了。马秀芳,张福林两双眼睛直盯着前来送死的敌人。突然一颗炮弹在他们身后爆炸,马秀芳被炸伤了几处,倒了下去,他吃力地对张福林说:"小张,这是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不行了,你一定要守住阵地。"张福林两眼含泪,立即坚定地回答:"组长,你放心,只要有我在,阵地就丢不了。"说完立即动手给马秀芳包扎伤口。
此时,敌人已冲至阵地前30米了,马秀芳一把推开张福林说:"别管我,消灭敌人要紧。"同时他又忍着伤口的剧痛,托起机枪向敌人扫射。敌人倒下去一片,剩余的调过头来就往回跑。但是马秀芳抱着机枪倒了下去,光荣地牺牲了。张福林看到战友们英勇牺牲,又悲痛又仇恨,他继续端起机枪向着逃跑的敌人猛烈射击,仇恨的子弹象长上了眼睛,直往敌人人群里钻,又有好几个被打死了。但是往山下跑的敌人在一名持旗指挥官的威逼下,又调过头往上冲来,张福林一梭子打倒了敌指挥官,残敌见头头被打死了,撒腿拼命地逃下山去。
敌人的第六冲锋被打垮了。
这时张福林同志也三处负伤,因流血过多昏倒在地。当敌人吼叫着又冲上山来的时候,张福林又苏醒过来,虽然他觉得头晕眼花,浑身无力,但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年轻战士,咬紧牙关吃力地爬到手榴弹箱子跟前,取出仅有的一颗手榴弹,用左手猛的投向敌群。
就在这紧要关头,连里派来一个班的兵力进行增援,把敌人最后一次冲锋击退了。卫生员把张福林同志背到了包扎所,送到了后方。他在医院把伤养好了之后,就回到连队,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尽管战士打得顽强,可是这毕竟是部队后撤大势下阻击。"撤退"一词在勇士心里总是不好受的滋味。然而,如果以消灭敌人为目的的转移,让敌人每前行一步都要用血的代价来换取的后撤,战士的心会得到慰藉和补偿,那么烈士的鲜血也没有白流。
四、江北阻击战
三四一团在3日谷坚守至18日18时,转移到江北,在我转移至江北4天后,敌人才惊魂未定地占领了江南阵地。
部队过江的第二天,汉江就解冻了,这真可谓"吉人天相","天助正义"。当地群众盛传:"志愿军南进时,多年没封过冻的汉江,一夜之间,冰冻三尺;志愿军北撤时,过江就解冻了。"汉江又成了美军北进的天堑。
三十八军至江北,志愿军总部命令,一线部队继续抗击敌人的进攻,争取两个月的时间,掩护二线兵团集结。三四二团在北汉江以西。依托礼峰山,云吉山,在内陵里,上下八堂、高安里一带组织防御;三四 O 团与三四一团一个营在北汉江以东,两水头,龙潭里一带组织防御;师指挥设所在马谷,三四一团两个营为师预备队,在磨石隅里构筑第二防御阵地。
一一四师经过汉江南岸防御战之后,部队实力已减到最低限度,步兵连人数在40人者,约占四分之二,40-60人者为四分之一,60人以上连队不足四分之一。枪支、弹药更换在汉江南守备后期,一个班只能配三、四支步枪,其余均带手榴弹,转移到江北,也未得到补充。部队思想亦有波动。
为了完成机动防御任务,一一四师首先进行了组织调整,精减机关,充实连队,把没有炮或有炮没有炮弹的炮兵连,与步兵连合并,连队也合并了班排,使连队恢复战斗力。
向部队讲明继续守备,掩护二线兵团集结的战略意义,大力宣扬江南守备战的胜利,说明虽然伤亡较大,但全师在江南取得了歼敌2637人的胜利;积极宣传英雄模范人物和英雄单位的事迹,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和英勇不屈,拼死战斗精神,争取在江北机动防御中立功当英雄,创造英雄部队。总结江南守备战的经验,用一个班,一个小组,甚至一个人,以少胜多的战例,提高完成任务的信心。动员部队,积极抢修筑防御工事,介绍防空、防炮的战斗经验。各部队迅速投入了战斗准备工作。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完成了江北机动防御作战的工事修筑。
敌人向江北进攻的准备工作,在紧张的进行。
20日,敌人占领了江南阵地之后,每天都以飞机、步兵向我进行频繁的侦察与试探性的攻击,并以炮火进行不规律的扰乱射击,并切多次进行渡江侦察。
3月6日非常平静,预示着敌人渡江就要开始,三四二团的3个营,还有战斗力的只有二营两个连,团长孙洪道对政委王丕礼说:"内陵里是个平川,不是打守备战的地方,我看不如把部队撤到下八堂,高安里,那里有山可守"。
王丕礼知道团长讲的有道理,但他又是个党性很强的人,对执行命令坚决不二,就说"是啊,可是军里命令我们守内陵里,咱们请示一下吧"。
3月7日5时,太阳还没出山,敌人就开始进行炮火准备,孙洪道又说"敌人飞机还没来,现在敌人炮火只是试射,快把队伍撤出去还来得及,不然会遭到重大伤亡。"
"请示了,上级还没来命令,不能撤。"王丕礼说。
"我是团长,我说了算。"
王丕礼说:"我是政委,我不同意,你就不能撤。"
两个团的军政一把手吵起来了。孙洪道向来佩服王政委作战勇敢,但他也知道自己的政委有股牛脾气,不能硬犟,就说:"这样办吧,你带一个连守在内陵里,我带一个连到第二线掩护你。"
这样两人算达成了"协议",他们立即重新部署。留一个排,在内陆里东北高地,留一个班在牛山里,监视江面。
当时,我正在师指挥所,接到团里的报告,也觉得不好处理,我对李政委说,守内陆里是军的命令,但是肯定守不住,只能增加伤亡,三四二团可就这两个连了,你看怎么办。
李政委也没有办法,就说:"一个团的动,还是请示军里吧。"于是我们致电军指挥部提出我们的意见。
敌人开始了炮火准备,可是军里还没有回答,不容再迟疑下去了,我下了决心:"告诉三四二团,留小部队在内陵里阻击,主力撤到二线。"
李政委说:"只好如此,下命令吧。"
当三四二团正准备行动时,师指挥部向孙洪道打来电话。这时团长、政委两人互相会心的笑了。
在内陵里渡江的敌人,先是试探性的进攻,二十几个敌人乘4只橡皮舟向江北划来,守在内陵里的是四连副指导员王保祥,带一排一个班。当像皮舟划到江心,王保祥命令机枪射击,4只像皮舟中弹全沉了,敌人都掉在江中。王保祥又组织步枪一个个瞄准江水中的敌人射击,二十几个敌人都被消灭的江里,只见来不见回。
王保祥知道,他打了4只橡皮舟,敌人会报复,马上带部队撤走了.当他走出不到20米,敌人炮弹就落在他们原来阵地上。
敌人开始了火力急袭。半个小时内,向内陵里东西阵地倾泻了万余发炮弹。敌人现代化作战应该说是"训练有素",在牛山里300米的江面上,只用了20分钟,就架起了一道帆布软桥,一个团的兵力四路并进,从帆布桥上向江北直奔而来。
正在转移的四连副指导员王保祥,刚走到俘桥附近,见到过桥的敌人,觉得正是大量歼灭敌人的机会。机不可失,立即架起机枪向桥上猛烈射击,打死的,打伤的,掉在水里的不下300人。王保祥并不恋战,打完就走,奔向内陵里北山而去,敌人的炮兵又来给"送行",几百发炮弹,在他们身后几十米爆炸了。
在汉江北守备战时,原三十八军炮兵团又归属三十八军了,他们的这些火炮,都老掉牙了,有一个营是三八野炮,还是不能开架的,6个马拉着很笨重,最大射程只有6千多尺,炮弹也不多,这种炮一打,必然遭到敌人空军和远射程炮的压制,为了阻止敌人过江,军首长命令炮团不惜一切,封锁渡口,不让敌人架桥。并且告诉炮团,野炮营打完炮弹,人员立即撤出,把炮留给敌人作为轰炸和炮击的靶子。这个三八野炮营,在十几分钟内把全部炮打到江对岸,招来的是敌人近千发炮弹,然后是十几架飞机的轰炸。
敌人终于在坦克掩护下,在中川里架起了浮桥。敌人以坦克为先导,从浮桥上冲向江北,从内陵里正面渡过了汉江,直冲二营主阵地内陵里北山。
内陵里北山是在高安里通向镇中里公路的西面,控制美军沿公路北进的要点,美二十五师过江以后,1个团的兵力直扑而来,二营当即进行阻击。9时左右,美骑一师一部,渡过汉江,从上八堂向东,插向我二营侧后,二营陷人四面受敌的的境地,敌人已经逼近营指挥所。情况十分紧急,这时四连副指导员王保祥带一排赶到,打退了敌人。解了营指挥所之围,然后就守在这里。
一排的勇士们战斗动作十分机敏,敌人从哪面上来,就打向哪面,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后来,阵地上只剩下王保祥和十几个战士了。
在掩护营指挥所撤退时,王保祥同志也牺牲了。
王保祥是东丰县县城人,伪满时上过"国民优级",(类似高小)深受日本人、伪满警察特务的欺压,从小他就喜爱看三侠五义,有一股斗争精神和侠义性格,对欺压百姓的坏蛋,经常巧妙的整治他们一顿,从中也培养了他的机敏聪明。1945年冬,挺进纵队到东丰,他参了军,16岁的孩子,又聪明、机灵,就留在十九旅组织科当通讯员,过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夏秋冬季攻势,他不仅得到了锻炼,参力身体也长高了,思想也成熟了。1948年秋,他下部队在三四二团四连当副排长。辽沈战役、攻克天津、横渡长江、迂回湘西、进军广西、解放滇南、使他增长了军事才能和作战经验。抗美援朝当了副指导员,在汉江南岸他率68名战士坚守樊川里北山三昼夜。在汉江北岸守备战中,又首立头功。三十八军军史、一一四师师史料在江北守备战的章节中,都记载了他的战斗事迹,战后志愿军总部批准为四连记集体三等功、三十八军授予四连为"英雄部队"。但王保祥没有授予"英雄"称号,后来才知道是机关把他的事迹材料"漏下"了。后来人们都说王保祥是个没有授予称号的"英雄"。为此,特在这里补记上一笔,作为永久的纪念。
王保祥同志牺牲以后,阵地上只剩下一排副排长张兴武和7名战士,8个人用手榴弹同四面冲上来的敌人血战,最后只剩下张兴武一人一枪,仍坚守阵地,寸土不让,同敌人搏斗……
下午17时,敌人在北汉江以西相继攻占了新村和176.8高地。三四二团转向第二线,继续坚守礼峰山,雪吉山阵地。
五、"撒豆成兵"
守卫在北汉江东侧的是三四○团。
师炮兵营三连配属三四 O 团。战前,三连将4门美式山炮搬到300多公尺高的芙容山的山顶,美二十五师在南汉江的雨水头架设浮桥时,三连以准确的射击,把架桥的敌人打的东奔西跑,敌人过江了,三连集中火力封锁突破口,给进攻的敌人以严重的杀伤。
敌人过江以后,以五个营的兵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分两路向三四○团攻击,一路沿北汉江向北面的两水里、石墙里攻击;一路向东北在龙潭东幕洞西侧绕过芙蓉山攻占寺村、芙蓉里,被我挡住在328高地。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高额代价,尤其是坚守在芙蓉山前沿甲山的七连5人小组,在副指导员袁征的带领,依靠有利的地形,仅以3支步枪和四十余枚手榴弹,从早晨六点钟打到下午3点钟,打退敌人三次集团冲锋,毙伤敌人50多名,而自己无一伤亡。这一天,三四 O 团、三四二团与美二十四师,骑一师约4个团奋战整整天,给了敌人以重大杀伤,但两个团仅有个别连还保持一定的战斗力。其余已不成建制。为了继续完成机动防御,市指挥部调整了部署:以三四一团两个营,及三四二团全部,实际共有4个连,据守礼峰山、云吉山、鲸山、文安山;三四○团及三四一团1个营,实际共有3个连,据守芙蓉山、寺村、227高地、水旺里、西水回里、汶湖里。
这个布置实在是兵力太少,防守地域太宽,三四二团团长孙洪道给指挥作战的三十八军副军长江拥辉打电话:"副军长啊,你给我这么大的防御地区,我只有两个连了,撒豆成兵都撒不过来呀,再给我两个连吧。"
江副军长说:"我手头也没有兵。"
"那怎么办啊。"
"机动防御,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同美军打仗要针对美军的战术弱点来决定打法。我们和美军打了半年交道,你还不知道敌人步兵攻击能力不强,一失去炮火支援就更差了,咱们在江南守备,就是一个战士守在前沿山包上,只要弹药有保证,就能顶一阵子。兵在精,而不在多,你要选那些重要地方,有利于歼灭敌人的地形守,可不要把少量部队像撒豆子一样撒的散呀。"
"我明白了,守要点,守有利地形,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孙洪道重复着副军长指示的要点,他又提出了要求:"弹药武器都不足,能补充点吗?"
江副军长说,"在山东打日本鬼子时,没听说你和我要过武器弹药呀。你今天怎么糊涂了。"
在山东,江副军长是十三团团长,孙洪道是该团连长,后来当了副营长,进东北时当营长。当时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部队越打越大,越战越强,可是现在不同了,大兵团作战,又是防御战,靠缴获是不行的。现在和江副军长要武器弹药,他也实没有办法答复。可是就这么几句话,也很解决问题,给孙团长很大启示。孙团长按江副军长的指示,重新调整了部队,只守交道要道上的有利地形。重要的阵地,他也只布置一个排,并且告诉部队,注意从敌人尸体上收集武器弹药。就是这样他们胜利的完成了机动防御任务。
3月8日,敌人继续向礼峰山、云吉山、芙蓉山一线攻击,经过激战,敌人占领了部分阵地。
月9日7时,敌人1000多人,在飞机大炮掩护及大量坦克直接支援下,向三四一团二连一排据守的227高地发动钳形攻击,数次冲锋都被一排打退。
3月10日,敌人沿北汉江东岸迂回到二连侧后,以一个营向227高地反复猛攻。一排沉着迎敌,巧妙的布置兵力,组织火力,灵活机智掌握反击进程。奋战到黄昏,打垮敌人四次冲锋,毙伤敌人60多人,我无一伤亡,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又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
3月10日,志司命令:"为缩短我供应线,诱敌深入于我有利地区,以便战役反击,由现在四至五天内转移至清平川以北。"
12日,一一四师除留三四一团在新浦、磨石隅里继续抗击敌人外,师主动逐次北移。三四一团九连在鲸山阵地掩护主力转移的战斗中,大胆以小分队前出到阵地前方,逼敌人过早的展开,尔后加以痛击,大量杀伤了敌人,保证了主阵地的安全。两次以两个小组阻击了敌人400余人的进攻,为主力转移赢得了时间。
13日,完成了机动防御任务,防务交给二十六军。
14日,一一四师集结于内岱、三石洞、沙器幕、粟吉一带。
15日,向北转移。4月2日,到达安州以南地区进行休整。
四次战役,一一四师在汉江南北,逐山逐水抗击敌人36个日日夜夜,歼敌3705人,和兄弟部队一道钳制了敌人主要进攻兵团,迟滞了敌人的进攻;分割了东西敌军,有力地配合了横域地区的反击作战;掩护了二线兵团集结,为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条件。
【翟仲禹(1919年11月—2002年3月),原名翟家乐,曾用名翟友乐,山东济阳人。1936年参加革命,学生时期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曾去前苏联伏罗希洛夫高等军事学院留学。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抗战时期曾在一一四师的前身东北军当过兵,当时是中共地下党员,历任指导员、团长、副师长、师长、第三兵团副参谋长、参谋长、旅大警备区参谋长、二十三军副军长、吉林省军区政委、沈阳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离休前的最后一个职务是沈阳军区后勤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