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挑个自己喜欢的结局?从李莲花说起……

大步走路 2024-12-06 13:42:05

惊闻琼瑶离世,只能说,人不能选择出生,可以选择死亡,好像也不错。

当然,这仅仅是琼瑶的个人选择,不必歌颂,也不必惋惜。

眼下来讲,“生前预嘱”对国人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绝大多数人在身前没有机会或是从未想过从容安排自己的临终治疗,以及可接受的生活状态。

只不过,临终的生死抉择,碰上人类自身道德困境的深层矛盾,导致亲人难以放弃挽救生命,难以将“尊严死”、从容离世作为更优先的选项。

最简单的例子放在眼前,如果李莲花言明,无须管他,任由他自生自灭。

笛飞声和小宝能做到吗?你能做到吗?

今夜落花成冢

鲁迅先生很早以前便在《父亲的病》里写过,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

当然这话不是鲁迅先生自己说的,是他学医时老师的教导。

前两日在豆瓣看到一位朋友有些痛心地说,剧中的李莲花总有种不想治疗的感觉,一直隐瞒病情,整整十年间从不曾找解毒方法。

李莲花有没有好好去找解药,剧里没有交代,但无论是原著,还是剧版,李莲花对于治疗确实都不太积极。

他用十年时间,过好自己一人一楼一狗的小日子,游山玩水、种菜养花、钓鱼晒太阳,在厨房做饭,出门行医,他换了一种活法,重塑了自己的生命。

所有这些事,他都可以自己做主。

无了大师说他,你倒好,都想好了做鬼的事了。

可在李莲花看来,人生本处处都是遗憾,十年了,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也更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结。

他认为,若爱恨纠缠、权力更迭是苦局,他不入局,便是最好的解局。

他是凡人,岂会不怕死。

他只是不愿将最后的时间都用在解毒治伤上面。

他想一个人干干净净地、安安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他可以预见得到,若是他没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就此消失在江河湖海之上。他的朋友们,尤其是方多病和笛飞声,踏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他,不肯放他自在离去。

李莲花的选择,其实触及到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就是尊严死。

“尊严死”特别强调一个人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放弃强行续命的各种手段,让死亡既不提前,也不拖后,而是自然来临。

尊严死意味着,放弃毫无生命质量的苟延残喘,就像琼瑶八十一岁立下的遗嘱所说,一旦病重,不要采取任何抢救措施,不插管,不急救,更不做大手术。她明确表示,不愿在身上插入任何维生的管子,无论是尿管、呼吸管,还是其他任何她不知道名字的管子。

只是,即使病人生前有愿,亲属们能不能做到不把挽救生命作为首选,而是尊重病人的选择,让其无痛、无惧、无憾地离世呢?

这真的太难抉择了。

人们总会想,好死不如赖活着,也许会有奇迹出现呢?

让李莲花选择自主离去,去他想去的地方,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也许才是对他最大的尊重和爱护。

李莲花交代云彼丘,重要的是以后的日子,你向来喜欢读书,去考个功名,或是娶妻生子,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好好活着,为自己而活。

他将“菜谱”传给方多病,并且交代小宝,人无影则去,人去不留啊。这本呢,是我做饭多年总结出来的菜谱,我现在有一点饿了,你拿去给我做一顿饭吃。

被小宝点了穴位后,他笑着说,这也太不体面了,好歹曾经我也是万人敬仰的大侠。

但小宝没听他的话,衣袂飘飘,日夜兼程,去为他寻医问药。

李莲花叹了口气,闭上眼睛轻轻笑了。

他在断了少师剑之后,交代肖紫衿,如今少师已断,这个世上再无李相夷,也没有相夷太剑,你可以放心了。

在望见江中小舟之后,他又交代,至于阿娩,是你的多疑和不信任,才让她失望的,我亦无能为力。以后这样的的事情,不要再做了。

在给笛飞声的绝笔信中,他说,君武勇之处,世所罕见,心悦诚服。今事隔多年,沉疴难起,剑断人亡,再不能赴东海之约,谓为憾事。

他将一切都安排得很周到,就是希望人们不要再去找他。

他不是放弃治疗,只是选择了离去。

春来春去俱无踪

黛玉葬花,可能是许多人对《红楼梦》记忆深刻的画面。

黛玉的《葬花吟》和她葬花的行为,可以说,也是曹雪芹对于生死观的一种表达。

芒种这日,姐妹们在园子里祭花送神,人比花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宝玉转了一大圈,不见黛玉,却在桃花林里见她一个人在哭。

风吹过,花枝簌簌作响,落红满地。

黛玉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行囊,手上拿着花帚,一路拾捡落在地上的花瓣。可落地的花瓣怎么捡得尽呢?眼看着无数的花瓣随着流水而去,“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再想到,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黛玉悲不自胜,万点伤心与对无常的恐惧,也似随着这流水而去。

她用花锄将花囊葬在花树下。只愿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黛玉本就体弱,又如此悲悲切切,更是娇弱不堪。

宝玉看着她这副模样,也红了眼眶,滴下泪来。

黛玉葬花,是黛玉对死亡的一种态度。

宝玉也爱惜飘落的花瓣,他觉得将花瓣撒在流水中,随水而逝就挺好。

但黛玉却怕花流出了大观园,被糟蹋了。她说,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黛玉对待生命有一种非常绝对的态度,有时候宁可不要,也不愿意妥协。

后来,黛玉果然也在大难降临在贾府之前,干干净净地离开了。

艺术细胞丰富的人,往往有一种敏锐的直觉。虽然常常会为其所苦,就像林妹妹,整日使性子,哭哭啼啼,病恹恹的。但她准确而超前的判断力却也不容置疑。

随着元春的离去,贾府的势力受到极大影响,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黛玉与宝玉之间的精神之爱,无论时光过去多久,宝玉也不会忘记。

黛玉是大观园里一道特殊的风景,虽然身体羸弱,但精神上却有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

她的才华,她的故事,在后人口中传颂。

戈达尔在《筋疲力尽》里说,永垂不朽,然后死掉。

若余生都是狼藉与污淖,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着,对于精致、脆弱如琉璃盏的生命来讲,也许在病中逝去,并不是最坏的结果。

徒留一帘幽梦

还有的人不是病逝,而是自己选择了消失。

比如,《我的天才女友》里的莉拉,以及《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

莉拉的结局,在《我的天才女友》的开篇便已经提到。

始终觉得“天才女友”指的是莉拉,也许更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莉拉和埃莱娜互为天才女友——之所以有这样的偏见,或许仅仅是因为本人的个性更接近于埃莱娜。

莉拉做得很绝,她抹去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一切痕迹。

衣柜里没有衣服,鞋子全都不见了,她看过的书没有了,照片也全部消失了,连影碟机里的影碟也不在了。

莉拉的电脑消失了,包括她用过的软盘,以及一切与她用过的电脑相关的东西,统统踪影全无。

莉拉已经成年却什么都不干的儿子,找遍了家里的所有角落,最后得出结论,他在家里再也找不到与母亲相关的任何东西。

甚至连家里装文件的盒子都不见了,里面放的是出生证明、电话合同、缴费单据。换句话说,凡是涉及到莉拉名字的文件也统统不见了。

她就像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一样,将自己的痕迹全部抹掉了。

为此,埃莱娜非常生气。

她记起大约三十多年前,莉拉就说过她想消失。

不是逃离那不勒斯去往别的地方,不是改变身份变成另一个人,也不是自杀,让别人来处理她的尸体。她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更不想让自己成为儿子的麻烦。

埃莱娜一直都懂得莉拉的目标,她想从人间蒸发;她想让自己的每一个细胞都消失,让关于自己的一切都无迹可寻。

埃莱娜与莉拉虽然很少见面,但她们从未断了联系。埃莱娜经常给莉拉写信,莉拉则喜欢给埃莱娜打电话。

可如今莉拉突然间彻底消失了。

埃莱娜的愤怒让她决定将她们之间的故事全都写出来,莉拉不是要抹去自己存在过的痕迹吗?埃莱娜就要用自己的文字,将她们之间的往事,全都写出来。

如此一来,要么莉拉跳出来,用高超的电脑技术,将埃莱娜的故事删改掉,要么她就只能接受她仍然存在于埃莱娜的故事里这个现实。

这是埃莱娜一厢情愿的聪颖和诡计,她不过是想借她的文字叙述,让莉拉再次出现。

可是直到最后,莉拉也没有现身。

只不过,埃莱娜有一天收到了两个布娃娃。

现在想想,这就像石水在四顾门收到了李莲花托人送回来的门主令。

那两个娃娃,就是大约六十年前,埃莱娜与莉拉还是小女孩时丢到地窖里的蒂娜和诺。

虽说如果没有埃莱娜的记录,你几乎可以认为莉拉这个人从未出现过。但最终还是莉拉用一种最特殊的方式证明,自己还活着,但是已与从前不同。她不会再出现,但是她现在很好,而且心里在意着埃莱娜。

她只是选择了消隐,不让任何人知晓她在哪里而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