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极物
极物君语:
适度的人生,才能有滋有味。
每个人的童年里,都有过一种难忘的食物,是每天清晨唤醒张爱玲的起士林蛋糕上的白奶油,是一颗馋坏汪曾祺的肥腴咸鸭蛋,又或者黄昏放学回家后的一碗叉烧汁捞饭。
但随着我们年纪的增长,却发现能够打动自己的食物越来越少。我们总是怀念那种被称为“妈妈的味道”的食物,我不禁纳闷:从前的饭菜是不是真的比较好吃?
这种“好吃”的消逝,又是因为什么?
在物质还不算富裕的年代,肉并不像今天这样是每顿饭的必需品。人少,两菜一汤,人多,四菜一汤。菜蔬、豆类和五谷,肉也不过是肉丝肉丁。
蒋勋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多素少荤的饭食里长大的,直至年长,这种食物观还在深深影响着他。
他说,并不是排斥荤菜和山珍野味,因为平常日子有平常日子的朴素淡远。牛舌、熊掌这些令人惊叹的珍馐,再多不过浅尝。有过对珍稀美味的惊叹,还是要回来过安分的日子。因为“每天惊叹,每餐惊叹,惊叹也失去了意义。”
他还回忆说自己很喜欢民间的“拜拜”——小门小户,也大摆宴席,而且是流水席,认识不认识的人,都能受到主人和颜悦色的欢迎。
流水席的丰富热闹。连看桌上的食物,都生命力十足:“(这)是我见过最货真价实的料理,连庙口一头头口卸凤梨的猪公都神气活现,南面而王,一脸笑滋滋,绝不小家子气,没有哭丧着脸,没有悲情委屈。”
因为过年能吃上平日难得的饭菜,所以特别欢欣快乐,能感受庆祝的意义,能珍惜邻里的关照,能感恩神明给的福分。
正因为安守平日里素和淡,当丰饶来临时,我们才能够一口一口地吃出食物的神韵。
从前有很多时间,去慢慢生活,慢慢吃饭。
逢年过节,姑妈就会带来满满一袋自己包的粽子。糯米、绿豆冬菇和五花肉的那份清新,就像是她刚刚把箬叶剪下来,冲干净绿油油那会儿就把料裹进去,蒸出锅就端过来似的。那块肥猪肉浸出来的油,长大后还残留在我的舌根上。
小时候在奶奶家,想要把挂面焯熟,还要先拿报纸把木屑点燃,一边往炉门吹气,一边观察木屑上猩红的斑点开始蔓延,才加上大支的柴木,柴木火上来了,再往灶里夹入黑溜溜的煤球。
现在的瓦斯炉,就要轻轻一按就能跳跃在小火、中火和大火之间。真是方便,但是太方便就很难慢下来。
我们当然不会回到那个缓慢、等待的年代,也意味着在快时代里去缓慢地制作食物,都变成了一场需要极其勇气的逆行。
好吃的食物,会变得越来越“昂贵”。
眼看镇上的鸡场一年年地拔地而起,从前的走地鸡失去了它们自由奔跑的快乐山林。后院里,妈妈养的三黄鸡还在悠哉悠哉地长着身体,城里的我,已经见证了几代白羽鸡被炸成吮指原味鸡的命运。
在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老朱说:“人心粗了,吃再精也没什么意思。”
“连「龙凤呈祥」都能混充「翠盖排翅」”,为了追逐商业利润,在缺乏匠人精神的食物制作者手中,所有菜品都是一个味道。
女儿们在为各自的新生活而奔波,哪怕在是面对一桌五星级酒店水准的豪华家宴,她们内心藏着的许多心事,都比陪老爸吃饭重要。
在人心浮躁的时代里,菜品做得再精美,人也难以品出原汁原味。
食物的制作者和享用者中,总有一方麻痹了自己的味蕾,麻木了一颗真心。
从前我们吃饭,平淡有时,丰富有时;忙碌有时,余闲有时。
适度,让我们有了感受食物滋味的时间和节奏。
如今,我们可获得的食物变得空前的丰饶,而我们也常常任由食欲的肆意地膨胀。
我也曾有过情绪性进食的时刻,打开拥挤的冰箱里,黄灿灿的凤梨,软绵绵的奶油蛋糕,能释放快乐气泡的汽水……食物的充裕感总是给人带来富有成就感的错觉。但当肚子里的热气被冷冰冰的食物吸了去,停下来之后,等待自己的只有巨大的虚无感。
直到我去正视这种对食物的“纵欲”,才发现它是我对生活里不足感的弥补。那些工作、生活想要却不可得的欲望,无处发泄的焦虑和烦躁,我们只能倾注于我们最熟悉的朋友——食物。
当我尝试把狼吞虎咽,慢慢练习到可以一口一口的细嚼慢咽,我才真正能尝到一碗简单的鸡蛋拌饭里,鸡肉丝丝缕缕的蛋白嚼劲,鸡蛋滑嫩嫩的卵磷脂香,才能感受到上面铺得满满当当的关心。
过适度的人生,需要我们感受平淡、享受缓慢的能力。
对待食物,对待生活都是如此。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严格执行八小时工作制,双休,社会会变得怎样?」
有一个回答是:“会变得正常。”
对适度人生的追求,不是反对个人的奋斗,而是保留我们可以慢下来好好吃一顿饭的权利。
我们可以为了追求光辉人生而彻夜努力,也有告别职业内卷,自己去塑造另一种人生价值的权利。
谁又敢说,准点下班吃小笼包的幸福感,比不上升职加薪。
过适度的人生,需要我们懂得知足。人生太多的不快乐,往往来自于比较,没有别人漂亮,没有别人有钱,没有别人自由。
但当我们羡慕别人有房有车,也许很多人羡慕你能吃饱穿暖。当我们去减少无意义的比较带来的内耗,才能打开内心感受自我和快乐的开关。
生活大多是为了钱而奔波,但如德国哲学家齐美尔所说:“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无法栖居在桥梁之上”。
我们的一生中,最难得的是适度二字,吃饭如是,生活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