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群”背后:“美国优先”与美国国际信用的撕裂

硕果廉博说事 2025-01-24 06:30:40

据新华社华盛顿1月20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一、引言

在国际舞台上,美国近年来频繁“退群”的举动备受瞩目。从贸易协定到气候协议,从国际组织到多边条约,美国的此类行为绝非偶然,深刻反映出 “美国优先” 政策导向与美国长期积累的国际信用之间的尖锐矛盾,也对全球秩序产生深远影响。

二、“美国优先”下的主要“退群”事件

贸易领域:2017 年,美国正式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TPP旨在促进亚太地区深度经济融合与贸易自由化,美国此举旨在保护国内部分产业免受外来竞争,将自身经济利益置于区域合作之上。

气候与环境领域:同年,美国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该协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各国共同承诺减排以限制全球升温幅度。美国以“对美国经济发展不利”为由退出,无视全球环境治理的共同责任。

外交与安全领域:2018 年,美国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该协议经过多年艰苦谈判达成,对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至关重要。美国为打压伊朗,恢复对伊制裁,全然不顾国际社会通过多边合作构建的核不扩散体系。此外,美国还退出《中导条约》,加剧了全球军备竞赛风险。

国际组织方面:美国相继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在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美国以“该组织存在反以色列偏见”为由,停止缴纳会费,这一行为严重影响了该组织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促进等方面的工作开展。

三、“美国优先”与美国国际信用的矛盾剖析

单边主义与国际合作原则的背离

- “美国优先”秉持极端单边主义,在国际事务中,国际信用建立在各国遵守多边规则、共同推进国际合作的基础之上。美国退群是对这一原则的公然践踏,如在《巴黎气候协定》中,各国基于互信与共同目标携手应对气候危机。美国退出不仅打破信任,更使其他国家质疑其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意愿,严重损害国际形象与信用。

对国际规则的随意破坏

- 美国长期参与构建国际规则体系,却在“美国优先”驱使下,根据自身利益选择性遵守。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例,美国在贸易争端中绕过 WTO 争端解决机制,单方面加征关税,发起贸易战,甚至威胁退出。这种行径破坏国际贸易秩序,使各国对美国维护国际规则的承诺产生动摇,削弱其在国际经济领域的信用根基。

损害盟友关系与国际领导力

- 美国在退群过程中,常不顾盟友利益。在伊核协议问题上,欧洲盟友强烈反对美国退出,但美国一意孤行,令盟友陷入外交困境。在北约框架内,美国以增加军费开支为要挟,威胁减少军事保护,导致盟友对美国可靠性产生怀疑。盟友关系的受损,使美国国际领导力大打折扣,国际信用严重下滑。

四、矛盾产生的根源

国内政治极化与利益集团博弈

- 美国国内政治极化严重,不同政治派别为争夺选票与政治权力,将“美国优先”作为迎合部分选民的策略。部分利益集团,如传统制造业、能源产业集团,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游说政府采取单边保护主义政策,推动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短视决策,忽视国际信用的长期价值。

经济结构变化与保护主义抬头

-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美国部分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优势减弱,经济结构面临调整压力。为保护国内就业与产业,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政府为满足相关利益诉求,通过退群等方式规避国际竞争,以牺牲国际信用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利益。

五、矛盾带来的影响

国际秩序的紊乱

- 美国作为国际秩序的重要维护者,其信用受损引发国际秩序动荡。国际组织权威性下降,多边合作机制受阻,各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控、恐怖主义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全球治理陷入困境。

美国国际地位的削弱

- 长期来看,美国的“退群”行径使其在国际事务中逐渐被孤立。其他国家对美国信任降低,在国际合作中寻求更多元化伙伴,减少对美依赖。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大不如前,国际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

六、结论

美国在“美国优先”政策下的频繁“退群”,是对国际信用的严重透支。这种矛盾不仅破坏国际合作、扰乱全球秩序,也损害美国自身的长远利益与国际地位。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美国需重新审视自身政策,回归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轨道,以修复受损的国际信用,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0 阅读:0
硕果廉博说事

硕果廉博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