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宋仁宗?

琅琊左史 2024-10-16 15:58:38

对一个帝王而言,仁爱和雄才大略,不能兼得。

明朝谢肇淛在《五杂俎》评价道:“宋仁宗虽恭俭,而治乱相半,不足道也”。

这个评价非常公允。

过分仁慈,就变成了软弱,无法约束臣子。

宋仁宗一朝,党争开始出现,宋仁宗太过仁慈,无力管控臣子们结党,宋朝的党争之祸源于宋仁宗。

上位仁慈,臣子们自然就肆无忌惮,仁宗一朝的大政方针基本上出于臣下,宋仁宗垂拱而治,倒落得个仁慈爱民的好名声。

士大夫最喜欢这种帝王,没有什么野心,没有什么手段,只是贪图身后的名声,可以尽情拿捏。

宋仁宗一开始曾在范仲淹的支持下发起庆历新政,但因为阻力太大,不得不半途而废。

庆历新政是要拿文官士大夫开刀,他们自然不愿意革自己的命。

宋仁宗唯一一次建立盛世的企图,在他的优柔寡断、仁义庸弱的情况下土崩瓦解。

宋仁宗一朝,虽名臣辈出,但主弱臣强,文治武功,都乏善可陈。

倒是文化繁盛,以至高中课文中俱是此辈文词。

宋朝到了仁宗,已历四代,封建王朝的老毛病--土地兼并,已经十分严重。

土地兼并带来的后果就是社会矛盾突出,以至盗贼蜂起,号称宋朝最仁爱的皇帝也不能解决子民们的饥肠辘辘。

宋仁宗毕竟不能接触下层子民,只能接触他的文官以及宫中侍从,他的仁爱只能施与这些人,

而文官士大夫负责修史,自然对宋仁宗百般赞颂,连微不足道的几件小事都大书特书,以凸显他的仁。

一件是宋仁宗半夜馋了,想喝羊肉汤,但想到如果传膳,御膳房肯定每天都要杀羊给他做羊汤,这就会耗费很多民财,所以就忍住了。

还有一件,仁宗上朝时口渴的很,回头几次看内侍,内侍都没领会他的意思,他又不忍心直接要,怕内侍会被责罚,故而一直忍到下朝,到了后宫才喝水。

这两件小事和抑制兼并相比,不值一提。

抑制兼并,减免赋税,才是对子民最大的仁慈。

宋仁宗一朝,与西夏的战争爆发。

宋夏之战,宋朝屡次战败,最后不得不和西夏达成议和,李元昊取消帝位,向宋朝称臣,宋朝反向操作,每年“赐予”臣子绢十五万匹、银七万两、茶三万斤。

和当年宋辽澶渊之盟一样的操作,花钱买平安。

李元昊只是取消了帝号这个华而不实的称呼,换来的却是西夏亟需的物资。

三年宋夏之战,宋朝虽然损失惨重,西夏的处境更不乐观,宋仁宗但凡有一点魄力,坚持打击西夏,西夏有可能被活活拖死。

但宋仁宗爱民之心大涨,以爱恤子民的名义,停止了宋夏之战。

辽国趁宋朝与西夏交战之际,重兵压境,威胁北宋增加岁币,宋仁宗不得不同意在澶渊之盟基础上,再增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每年宋朝向辽国纳贡的数额增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

宋仁宗让敌国拿捏住了软肋。

主动权掌握在西夏和辽国手里,他们缺钱就南下打草谷,趁机增加岁币份额。

宋仁宗崩逝后,辽道宗大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金主死了,换我我也哭。

相比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宋仁宗不采取扩张政策,采取守势,确实对老百姓有一定好处。

战争既烧人又烧钱,息兵罢战对当时的老百姓是大功德一件,这一点秦皇汉武唐宗明祖都比不上。

但是凡事要看长远,不能只着眼于当下。

宋朝在前期没有彻底解决北方边患,只是用岁币建立了脆弱的防线,以至到了末期,金朝直接南下灭了北宋。

靖康之耻和中原涂炭时,死伤的百姓可不止一点半点。

对当下百姓仁慈,对后世百姓就是残忍。

汉朝击匈奴,唐征突厥,明伐北元,都是为了以后能够万世安稳。

正所谓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对当世的仁,就有可能成为后世的恶。

过分的宽仁,有可能一事无成。

总之,宋仁宗的仁只局限于文官和宫中侍从,他的百姓未必见得到真仁。

宋仁宗的仁也只是他那一朝的仁,对宋朝的后世子孙而言,未必真仁。

1 阅读:153

评论列表

冰圣幽紫竹

冰圣幽紫竹

1
2024-10-19 14:56

历史上只要是,仁,忠,孝 这样的谥号都是昏君

大脚仙 回复 A。 错过 10-31 07:08
明朝有明君[得瑟][得瑟][得瑟] 君臣猜忌 不是残暴好杀 就是昏庸无能

A。 错过 回复 10-23 11:48
那不至于,明朝那个胖子就是个明君

琅琊左史

琅琊左史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