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比亚迪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一口气推出了21款搭载高阶智驾的新车。这意味着比亚迪不再给造车新势力留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从发布会了解到,这21款车全部来自现有的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售价区间为6.98-24.98万元,几乎囊括了比亚迪年销量过10万的所有车型。这意味着,哪怕是售价只有几万元的海鸥也会搭载高阶智驾系统。

当然比亚迪的智驾系统也根据不同价位的车型,给出了ABC三个解决方案。其中天神之眼A方案是给仰望品牌的,天神之眼B是给腾势和比亚迪,而天神之眼C是给比亚迪独有的。

虽然天神之眼C并没有配备激光雷达,但却拥有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周身摄像头来支撑视觉智驾系统的。这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以智驾为卖点的造车新势力。
回顾2024年,造车新势力一直被比亚迪的价格牵着鼻子走,就连小鹏汽车这种元老级车企都将价格降至11.98万区间才起死回生。

但实际上15万以下的新能源车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智驾功能,甚至L2级辅助驾驶功能,也仅仅配备1个毫米波雷达+一个前置摄像头的解决方案。智驾体验与传统的ACC区别不大。

而2025年开始,比亚迪从“卷价格”开始卷智驾系统了,几乎是把华为智驾以外的中低端市场全部拉进了高阶智驾旋涡。换句话说,今年开始,无论造车新势力哪个级别的车型,只要价格超过10万元,不配备3个以上的毫米波雷达+10个以上的摄像头,就基本上失去了市场竞争资格。

目前能做到这一点的新能源车大多都出在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车型上,而售价在20万以下的车型,恐怕都要增加高阶智驾硬件系统,来应对比亚迪的骚扰。
当然造车成本的增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设计方案能否跟得上比亚迪的节奏也是一方面。毕竟大多数造车新势力还处在亏损阶段,研发团队能否快速响应出对应比亚迪高阶智驾方案的产品,也是一个挑战。
因此,2025年比亚迪虽然没有卷价格,但它卷智驾,相当于在卷造车成本、设计制造整合能力,以及供应链管理。跟不上这个节奏的新势力车企都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