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29年,地下党员丁惟尊叛变,还要带着敌人去火车站抓人,他的妻子知道后,连忙说

1929年,地下党员丁惟尊叛变,还要带着敌人去火车站抓人,他的妻子知道后,连忙说:“我要回娘家,让我和你一起去火车站吧!” 在高密火车站那人声嘈杂的月台上。蒸汽机车喷着白雾,空气中混杂着煤烟和离别的味道。傅玉真紧紧跟在丈夫丁惟尊的身后,眼神却焦急地扫视着人群。 她心里清楚,自己这趟回娘家,是一场押上了同志性命的豪赌。丁惟尊并不知道,他前一晚与叛徒王复元在家中密谋的一切,都已被门外的妻子一字不落地听了去。 很快,几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野里。是同志们!他们正毫无防备地等待着接头。傅玉真感觉自己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她看到丁惟尊的他的眼神已经锁定,正准备抬手向身边的特务指认。 千钧一发之际,傅玉真手中的包裹不慎滑落,重重地砸在月台的水泥地上,发出一声巨响。同时,她惊呼一声,踉跄着蹲下身去。 这突如其来的混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几位机警的同志立刻察觉到不对劲,借着人群的掩护迅速撤离。尽管如此,仍有两位同志因距离太近,未能逃脱,在丁惟尊的指认下被捕。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将夫妻间最后的伪装彻底撕碎。丁惟尊知道,妻子已经洞悉了他的秘密。他不再伪装,开始威逼利诱,强迫傅玉真与他一同为国民党效力。 面对这个一夜之间变得无比陌生的枕边人,傅玉真没有哭闹,也没有激烈反抗。她选择了暂时的顺从,因为她知道,一场更残酷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这位在关键时刻能有如此胆识与决断的女子,绝非寻常人物。傅玉真是山东高密人,她的哥哥是大名鼎鼎的山东省委早期领导人傅书堂。 可以说,傅玉真是泡在革命的染缸里长大的。13岁就进厂当童工的她,早早便尝尽了世间冷暖。 当哥哥在家乡创建党组织时,傅玉真就是他最得力的小交通员,送信、望风、油印文件,革命的种子早已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后来,她随哥哥和嫂子李淑秀一同前往济南,在省委的秘密机关张公馆里,担任警戒和掩护工作,亲眼见证了邓恩铭等无数革命前辈为了信仰而奔走的坚定身影。 而这场悲剧的源头,始于一个叫王复元的人。此人曾是省委组织部长,位高权重,却因贪污了两千元公款,而被开除党籍。心理失衡的他,转头就成了最凶残的叛徒。 在他的出卖下,济南党组织几乎被连根拔起,傅玉真的哥哥傅书堂也被迫远赴苏联。随后,王复元又将魔爪伸向了青岛,并策反了傅玉真的丈夫丁惟尊。 丁惟尊的叛变,让傅玉真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一边是曾经海誓山盟的丈夫,一边是惨遭屠戮的同志和颠沛流离的亲人。 但在与嫂子李淑秀商议后,她毅然选择了大义灭亲。她将丁惟尊叛变的情报,详细汇报给了青岛市委。 组织的决定只有一个,铲除叛徒!执行这次任务的,是特科派来的锄奸专家张英。张英初到山东时,为掩护他而假扮其妻子的,正是傅玉真的亲姐姐傅桂兰。 在那次失败的行动中,傅桂兰不幸被捕,最终惨死狱中。如今,张英带着未能保护战友的悔恨和对叛徒的切齿痛恨回到青岛,与傅玉真姑嫂二人站到了一条战线上。国恨家仇,在此刻交织。 计划的第一步,是除掉王复元的耳目丁惟尊。1929年8月10日晚,张英来到傅玉真家中,以组织来人,有要事相商为由,约丁惟尊出门。 做贼心虚的丁惟尊本想推脱,傅玉真却在一旁平静地劝说:“既然是上面的事,总不能耽搁,快去快回吧。” 她温柔的语气和镇定的神情,彻底打消了丁惟尊的疑虑。那一晚,丁惟尊在滋阳路口被张英当场击毙。 而王复元在1929年8月16日,他走进中山路的新盛泰皮鞋店,就在他拿起鞋子准备离开时,数声枪响,这个恶贯满盈的叛徒应声倒地。 铲除叛徒后,傅玉真与嫂子在险恶的环境中继续寻找组织。 多年后,她与另一位革命同志马馥塘结为夫妻,在抗日的烽火中,她将自己的孩子寄养出去,全身心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后来成为托儿所所长,用博大的母爱温暖着牺牲战士的后代。 信息来源:潍坊女声.姑嫂锄奸!高密傅家姑嫂一心向党大义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