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洲际导弹发射后,为何能经过他国领空,却不被击落? 沃纳·冯·布劳恩,1912年出

洲际导弹发射后,为何能经过他国领空,却不被击落? 沃纳·冯·布劳恩,1912年出生在德国波森省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对星星着迷,攒钱买望远镜,晚上趴在草地上看天。1930年代,他进了柏林工业大学,学机械工程,课余时间搞火箭实验,火药味儿呛得满院子都是。1933年,他加入德国军方,去了佩内明德基地,领着团队造V-2火箭。1944年,这火箭成了人类第一款冲出大气层的玩意儿,射程300公里,飞到90公里高,算是洲际导弹的“老祖宗”。 二战末,德国眼看要崩,冯·布劳恩带着图纸和零件,沿着山路跑路,躲盟军轰炸,最后向美军投降。1945年,他被美国弄去,加入“回形针行动”,在得州沙漠里搞红石火箭,热得衬衫都湿透了。1950年代冷战正酣,他带头弄出“民兵”导弹,射程1万多公里,飞到1200公里高,成了美国核威慑的王牌。他的技术不光给军事撑腰,后来还帮NASA把人送上了月球,影响忒大了。 洲际导弹牛就牛在它飞得高、快、远,压根儿不走寻常路。发射5分钟,助推器一推,它就窜到150到400公里高,10分钟不到就到1200公里,啥领空概念都没了。国际上,领空就到100公里高,再往上就是“宇宙空间”,跟公海似的,谁都能飞。射程1万公里的导弹,飞半个小时,20多分钟都在这“公共地盘”上晃悠,压根儿不归哪个国家管,飞过你头顶你也只能干瞪眼。 想拦?没那么容易。洲际导弹速度20多马赫,弹头还能分出好几个,带上假目标,雷达看着就是一团乱麻。全球也就中国、俄罗斯、美国有点靠谱的中段反导系统,能试着在高空拦一拦,但成功率不高。其他国家?压根儿没这本事。像日本的“宙斯盾”,能看见导弹轨迹,可高度太高,够不着。80年代的试验里,美国拦截弹老是偏,证明这活儿忒难。 再说战略,谁敢随便动手?洲际导弹多半带核弹头,拦下来万一炸了,蘑菇云可不是闹着玩的。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导弹没飞,美苏都捏把汗,谁也不敢轻举妄动。1983年,苏联错把韩国客机当军机给打了,闹得国际上一片骂声。拦导弹?万一目标不是你,动手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各国掂量掂量,都得先保自己,哪敢随便接这“快递”。 冷战后,洲际导弹技术没停下脚步。1990年代,俄罗斯搞出“托波尔-M”,射程更远,精度更高。21世纪,中国“东风-41”亮相,带多弹头,飞得又快又准。美国也没闲着,“民兵III”升级,弄出高超音速弹头,拦截难度更大了。各国一边比技术,一边签《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想把核武数量压一压,可大国博弈从来没停过,导弹还是战略王牌。 冯·布劳恩的贡献不光在军事。1960年代,他领着NASA的团队造土星V火箭,1969年把“阿波罗11号”送上月球,人类第一次踩上月球表面,算是圆了他的航天梦。1970年,他身体不行,退出NASA,1977年在弗吉尼亚医院因胰腺癌去世,65岁。他的技术遗产影响深远,导弹和航天两条线都离不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