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上世纪的英国,还被称为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但要说起殖民这事,法国比起英国,凶狠程度只多不少!
在法国的殖民地摩洛哥,放眼望去,满眼欧式建筑和法语路牌,街头餐厅的菜单只有法语!
法国在殖民时期搞得摩洛哥甚至没法自给自足,大农场、矿井都被法国人“包圆”了,当地人得买法国货过日子。
英国的“搅屎棍”式干预虽然烦人,但法国的这种殖民“套餐”更狠,让殖民地连自家的地都种不了,资源更是全被榨干!
背地搞事情,英国搅屎棍上阵说到殖民地,大家总有个熟悉的老朋友——英国。人们普遍认为英国在全球当殖民大佬,横行四海,动辄插手各地事务,这“搅屎棍”可不是什么好词。英国这套手段讲究“间接统治”,不直接占领也能把控局面。
关键是它对当地的土著首领和部落精英那叫一个会拉拢,总是借刀杀人、挑拨矛盾,搞得地方上是乱成一锅粥,最后都跑回英国找大英“仲裁”。于是,英国轻松控制了殖民地经济,一边搅和,一边挣钱。
可这种“搅屎棍”策略其实非常“高级”。
比如,在印度,英国东印度公司搞贸易一手遮天,几乎垄断了茶叶、棉花等核心经济作物的出口,可是英国人并不急着占领土地,而是扶持地方王公,将“土邦”头头们变成自己的“代理人”,让他们帮忙收税、供货。英国人自己坐镇背后操盘,随便动动嘴,殖民地的钱袋子就轻松装满。
这种间接管理让殖民地的经济体系成了宗主国的“后花园”。举个例子,印度的棉花种植几乎成了英国纺织厂的专供产地,印度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棉花廉价出口,而从英国进口的纺织品价格高得离谱,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业根本没法生存。
英国的殖民掠夺,看似温和,实则把殖民地的经济命脉牢牢攥在手中。简直是隔着纱窗搅和,还不露痕迹。
当然,英国人这种“搅屎棍”行为让不少殖民地陷入长期的经济失衡。
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区,多少还留着殖民时代的影子,原材料出口、工业落后的状况直到现代才逐渐改变。英国的这套间接统治,不仅是搅合,还搅出了殖民地的贫困和政治乱局,影响至今。
种地掘矿,法国殖民剥削无底线相比起英国人这种“悠着点”的殖民方式,法国人的操作那就叫一个“直”。法国人有个招牌招数叫“直接统治”,意思就是不找中间人,所有的事情我亲自上阵。
我在你地盘建农场、开矿井,甚至连地名都给你换成法语。这就好比直接把殖民地纳入法国怀里,不当亲儿子,也得做干儿子。
以法国在非洲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为例,法国人甭管本地农民的死活,把大片土地变成“法国后花园”。
摩洛哥的优质土地被划为殖民农场,专门种植法国人需要的作物,比如葡萄、橄榄等高利润农业品。当地农民成了廉价劳动力,要在自己的地里给殖民者干活,摩洛哥传统的农业体系几乎被拆个稀碎。
更夸张的是矿产资源,摩洛哥的矿井几乎都被法国控制,每年源源不断地把矿石运往法国。
当时,法国在摩洛哥的矿山总数多达几百个,所获资源远远超过投资,摩洛哥因此失去自给自足能力。地是法国的,矿井是法国的,就连摩洛哥的饭桌上也全是法国的进口粮,真的是榨干每一分“利用价值”。
走进摩洛哥的殖民农场,放眼望去,一片片的葡萄藤和橄榄树整齐划一,远处的农民背着筐子在烈日下默默地干活。
农场里的法军军官穿着整洁的制服,巡视农场时满脸威严,随意指挥着本地农民。村里的老人感叹道:“连这片祖祖辈辈种地的土地,都成了法国人的。”
这样的景象在摩洛哥比比皆是,曾经的自家农田如今变成了殖民大农场,农民要么接受要么背井离乡,人人都有一肚子怨气,却没法反抗。
法国这种直接控制的手段,带来的是当地资源的枯竭和经济的畸形。种地的是摩洛哥人,赚钱的是法国人,殖民地就像是个“被榨干的柠檬”。
等摩洛哥人民想要回自己的土地,法国人一张合同摊在桌上:“地是你们的,但矿是我的,作物是我的,这条铁路也是我的。”这个时候,摩洛哥才意识到,殖民地的财富,早已经被法国掏空了。
语言改民俗,法国“同化”不留情除了经济掠夺,法国在文化侵略上也毫不手软。在法属殖民地,推广法语、法国教育成为一项“殖民任务”。
法国人强行推广法语,把它设为官方语言,甚至要求学校课程全用法语授课。在这种环境下,殖民地的学生从小接触的都是法国文化,等他们长大后,竟然发现自己的身份认同早已被“改写”了。
法国人在摩洛哥开办大量法语学校,让当地学生放下母语、捧起法语教材。学生们从小被灌输法国的历史、法国的文化,在课堂上学习巴黎的文学和艺术,仿佛他们生下来就是法国人一般。
法国甚至设计出一种建筑风格——“殖民建筑”,让殖民地的城市街道模仿巴黎的样子。摩洛哥的城市里逐渐出现了法式街道、广场、喷泉,仿佛自己已经成了“小巴黎”。
然而,这种文化“同化”带来的后果却是极其深远的。摩洛哥独立之后,法语仍然是官方语言,甚至在许多场合地位高于阿拉伯语。
摩洛哥人学了法国的知识,却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疏离。这种同化政策给摩洛哥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包袱,一代代人内心深处既想摆脱法国的“枷锁”,又难以真正彻底割舍法语和法国文化。
法国人这种“文化侵略”实际上是殖民统治的另一种延续手段。
文化是深刻的,同化一代人远比统治一代人更有效。独立之后的摩洛哥人民,走在法国人修建的路上,讲着法语、看着法文报纸,甚至在国际场合还得用法语。
法国的殖民者,哪怕已经离开,却通过文化和语言,继续在摩洛哥的日常生活中“隐形存在”。
法国的这种剥削方式,将殖民地的资源和文化一网打尽,不仅掠夺了财富,还试图彻底改造殖民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植入法国文化的基因。
相比之下,英国的“搅屎棍”显得手段要温和许多。法国殖民者那种“不当人”的剥削,成了摩洛哥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伤疤,也让摩洛哥在独立后依然深陷法国的影子之中。
参考资料
英国殖民地_百科
从死敌到友邦:法国与摩洛哥上百年恩恩怨怨的殖民史.澎湃新闻.2017-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