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玩不起了!”2019年,上海男子发现一航空公司有推销活动,说只要飞往贵州,就能

“玩不起了!”2019年,上海男子发现一航空公司有推销活动,说只要飞往贵州,就能以1499元买6瓶茅台。男子一个月连飞60趟,买了304瓶茅台。正当羊毛薅的正起劲的时候,航空公司却突改规则,拒绝他购买。男子不服起诉对方,法院判决出人意料!

“你们自己制定的规则,这不是玩不起吗?”李先生(化名)气的不行,直接将对方告了,一点都不惯着。

一切都要从一个活动说起。

2019年11月1日,一家航空公司通过其App发布了一项名为“乘机购酒”的活动,内容迅速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根据活动说明,这项优惠针对该航空公司会员,活动的规则非常简单:乘客只需要购买并乘坐该航空公司实际承运的从贵州出发或前往贵州的单程或往返航班,完成飞行后,就可以通过专门的预约系统购买贵州茅台酒。

更具吸引力的是,每张登机牌都可以兑换最多6瓶贵州茅台酒,每瓶酒的售价为1499元。

这个价格可是难得的很,考虑到茅台酒的稀缺性和品牌效应,这样的活动无疑让人感到颇具诱惑。

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往返贵州的商务旅客或茅台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活动的操作也很简单:乘客只需在航班起飞后,通过航空公司提供的预约系统进行预约,选择购买茅台酒,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领取即可。

由于茅台酒一直以来都有着非常高的市场需求,活动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了热烈反响。很多旅客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次飞行的体验,更是一个兼顾实惠和收藏价值的机会。

李先生(化名)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活动背后的商机。

虽然机票的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茅台酒的价格相对较高,而通过转手卖酒,他能够赚取一笔不小的差价。他决定亲自试试,结果如他所料,成功了。

通过这种方式,李先生不仅找到了额外的收入来源,而且发现了一个“稳赚不赔”的商业机会。

于是,李先生将目光锁定在了贵州进/出的航班上。他迅速变得十分活跃,每个月几乎把飞机当成了通勤工具,往返贵州多达60次,累计囤积了304瓶平价茅台。

每瓶茅台酒的售价几乎是原价的数倍,而他所付出的只是极低的机票费用,收益远远超过了他正常工作的收入。李先生甚至开始认为,这才是他真正的“致富路”。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果断辞去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这项“空中倒卖”的事业中。

经过一番估算,李先生发现,如果继续按照这种节奏下去,年终的净利润有望达到二三十万元,简直比任何传统的生意都要轻松。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李先生觉得自己已然掌握了财富的“密码”,他的生活似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然而,随着李先生的成功经验被越来越多的人模仿,航空公司显然也意识到了这项活动的巨大漏洞。越来越多的乘客开始利用这一优惠进行频繁购买和转手倒卖,航空公司眼看着损失逐渐增加,终于开始采取措施加以制止。

为了防止这种“恶意、多次”的购买行为持续蔓延,航空公司迅速修改了活动规则,出台了一系列新声明,限制了每名乘客购买酒的数量,甚至对购买者的身份进行了严格审查。李先生也逐渐感受到了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

他发现,原本轻松的预约和购买流程,变得越来越繁琐,提取酒品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航空公司的新规让李先生感到了一丝压力,原本稳妥的“空中倒卖”生意,似乎在悄然间受到了制约。

虽然他还在继续尝试寻找突破口,但他也明白,这条致富的路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畅。

随着航空公司对活动规则的不断调整,李先生的购酒之路变得越来越艰难。

尤其是在2019年11月23日至30日之间,他购买了13张符合购酒条件的机票,却始终未能成功预约到酒。

这一情况令他感到非常沮丧,于是,他决定采取法律手段,向航空公司提出诉求,希望法院判决航空公司按照活动规则,以1499元的价格向他出售共计78瓶茅台酒。

不过,令李先生没想到的是,案件最终进入法院后,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一审法院认为,航空公司在活动规则中对消费者的权利做出了单方面的限制,导致了不公平的权利分配。

法院判定李先生购买的13张机票中,符合购酒条件的有效机票为9张,航空公司需要向他交付52瓶茅台酒。这一判决显然让李先生看到了胜诉的希望。

案件进入二审后,结果却发生了重大转变。

二审法院重点审视了航空公司活动规则中的格式条款是否有效,认为判断标准在于该条款是否造成了双方权利义务的严重不平衡。

法院指出,李先生与航空公司之间的核心合同关系是旅客运输服务,而航空公司已将李先生安全、准时地送达目的地,这一主要权利并未受到损害。至于购酒这一附加活动,它本质上只是一次额外的优惠,并非合同的核心内容。

因此,二审法院认为航空公司关于“不保证”购酒成功的条款是有效的,最终推翻了一审判决,驳回了李先生的全部诉求。

信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