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8年夏天,四川巴中村民李中华突然离家,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去田里干活的妻子

1958年夏天,四川巴中村民李中华突然离家,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去田里干活的妻子邓光明回家后,再也没有见过丈夫。可谁料,2016年底,青海警方通知邓光明,说找到了李中华。 2016年那会,几个年轻人来到了戈壁滩上游玩,突然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山丘。 当他们走近看后,竟然是一具几乎完全白骨化的尸体。 他们被吓得赶紧报警,当公安局副局长唐拓华赶到现场时,发现这绝非新近的死亡。 初步勘察后,他不由得想到,这片号称“八百里瀚海”的无人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几乎与世隔绝,这人为何会孤身死在此处? 他为何而来?又因何长眠于此? 1920年代,四川巴中的一个贫苦农家迎来了一个男婴,取名李中华。 家中土墙破败,吃不饱穿不暖是他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 1950年,抗美援朝战火燃起。 年轻的李中华,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热血,告别妻子邓光明和襁褓中的女儿,毅然参军。 他在朝鲜战场的枪林弹雨中,经历了一身真本事。 1952年,一场惨烈的战斗中,敌人的炮弹碎片狠狠嵌入他的小腿。 是战友冒死将他从死亡线上拖回战壕。 虽然,命保住了,但腿却落下了终身残疾。 1953年,他带着一枚象征英勇的二等功军功章和一条再也无法自如行走的伤腿,退伍回到了巴中老家。 战场归来的英雄,回归了平凡甚至艰难的生活。 为了养家糊口,他学会了织布染布的手艺。 每天天不亮,他就拖着那条伤腿开始了工作。 他为人忠厚老实,村里谁家需要帮忙修车、劈柴,他总是拄着棍子,一瘸一拐地赶去,毫无怨言。 妻子邓光明操持家务,日子过得也安稳。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58年夏天。 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邓光明从田里劳作归来,却发现家中空无一人。 丈夫李中华,连同他那几件衣物,以及那副视若珍宝、从战场带回的军用防风镜和手电筒,一同消失了,仿佛人间蒸发一样。 邓光明四处寻找,却杳无音讯。 直到一年后,一封从贵州寄来的信和30元钱才带来一丝微弱的希望。 信中,李中华写道,他在贵州铁路局找到了一份工作,是政府照顾退伍军人安排的。 邓光明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以为丈夫只是外出谋生。 然而,这竟是李中华留给家人的最后一点讯息! 此后,再无音讯,彻底消失在茫茫人海。 邓光明最终迫于生活重压,带着三个年幼的女儿改嫁他人。 李中华的名字,渐渐成了一个传说,一段往事。 2016年的深秋,青海警方面对着这具无名白骨和那些充满谜团的遗物,展开了艰难的寻亲之旅。 挎包里的线索指向四川,警方将协查通报发往巴中、仪陇。 巴中市公安局的民警们,梳理着尘封的户籍档案和历史记录。 “李中华”这个名字,在巴中县龙背乡寸垭村的老档案中浮现! 更关键的是,档案记载其父名为“李崇山”,与遗骸信件中“父亲大人崇山”的字样惊人吻合! 而“四川省仪陇县”的寄出地址,则指向李中华姐姐的婆家所在地。 民警们循着线索,找到了李中华年近九旬的妻子邓光明和大女儿李菊兰。 当民警拿出遗物照片,特别是那副老旧的防风镜时,李菊兰的眼泪瞬间决堤! 她确认这正是父亲当年视若珍宝、从朝鲜战场带回的防风镜! 父亲失踪时,她才几岁,但父亲的身影和那副防风镜的模样,却深印在记忆深处。 这具大漠遗骸,正是失踪了整整58年的志愿军老兵、二等功臣李中华! 消息传回,88岁的邓光明拄着拐杖,老泪纵横。 58年之后,最终等来的竟是丈夫早已化为白骨的噩耗。 那么,李中华为何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青海? 为何随身携带一份1960年的《洛阳日报》? 信中提及的“邓光学”又是谁?这些谜团依然萦绕。 警方深入调查,发现李中华,与上世纪六十年代参与我国核试验基地初期建设、地质勘探等机密任务人员所配备的装备高度相似! 时间点也高度吻合,当时,无数隐姓埋名的英雄,响应国家号召,汇聚到这片不毛之地。 他们肩负绝密使命,行踪严格保密,甚至对至亲也不能透露半分。 结合李中华退伍军人、党员的身份,以及他1958年神秘失踪的时间点,极有可能是在贵州铁路局工作期间,突然接到了参与某项国家机密任务的征召。 他或许先被调往洛阳集结,随后与队伍一起,秘密西行,最终抵达青海。 1960年,一场罕见的特大沙暴席卷了勘探区域。 沙暴中,队伍被打散,腿部有旧伤的李中华,行动本就比常人迟缓,在狂暴的风沙中,他拼尽全力也无法跟上队友的脚步。 最终,他迷失在无边的瀚海之中。 缺水、断粮、极寒,加上旧伤复发,这位经历过战场炮火的老兵,没能战胜大自然的严酷,力竭倒在了茫茫沙海之中,被风沙悄然掩埋。 2016年,在警方和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李中华的遗骸被小心翼翼地挖掘出来,踏上了漫长的归乡之路。 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奉献。 主要信源:(搜狐网——原创罗布泊惊现神秘干尸,警方查清后震惊:竟是失踪58年的志愿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