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中美瑞典首日会谈结束  特朗普施压中国开放市场   最近这两天,全球目光都聚焦在

中美瑞典首日会谈结束  特朗普施压中国开放市场   最近这两天,全球目光都聚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英国苏格兰这两个地方。   一边是美国和中国大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贸易会谈,谈完一天后第二天接着谈;另一边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苏格兰跟英国首相施凯尔开记者会,张嘴就说“我想看到中国开放他们的市场”。   先说这贸易会谈。美国财政部发言人28号说了,当天的会谈已经结束,第二天接着谈。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唠嗑,而是双方憋了好几个月的大招。   2025年5月的时候,中美在瑞士日内瓦谈过一次,达成了90天的关税休战协议,暂停了部分关税。   眼瞅着8月12号这协议就到期了,所以这次斯德哥尔摩会谈就是来续前缘的,顺带把剩下的骨头啃一啃。   这次会谈的阵仗不小。中方派出的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美方则是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带队。   会谈地点选在瑞典首相府办公楼,瑞典这国家在国际上出了名的中立,选这儿谈,既能避开其他国家的干扰,又能给双方留足面子。   而且瑞典警方还出动了无人机监控,可见这会谈的分量有多重。那会谈到底谈啥呢?   从之前的情况来看,主要还是那几个老问题:关税、技术出口、稀土、市场准入。先说关税,日内瓦会谈后双方都暂停了部分关税,但剩下的关税还在那卡着。   美方希望中方进一步降低关税,特别是在农产品、汽车这些领域;中方则要求美方取消剩下的关税,别再搞单边制裁。双方就像菜市场讨价还价的买卖人,都想多占点便宜,但又怕把生意谈崩了。   技术出口这块,美国一直卡着中国的脖子,尤其是芯片。之前美国商务部冻结了部分对华出口管制,像英伟达的H20芯片又能卖给中国了。这可不是美国突然大发慈悲,而是架不住国内企业的压力。   英伟达CEO黄仁勋就说,解禁芯片出口能改善中美关系,背后其实是美国企业怕丢了中国市场。但美国国内也有反对声音,民主党议员就跳出来说,这是拿国家安全当儿戏。   特朗普夹在中间也挺为难,既要照顾企业的钱袋子,又得安抚那些鹰派。稀土也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中国是全球稀土出口大国,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离不了这玩意儿。   之前中国暂停对美稀土出口,一下子就掐住了美国的七寸。这次会谈,美国肯定想让中国恢复稀土出口,可中国也不是吃素的,肯定得拿这个当筹码,要求美国在技术出口上松松手。   再说说特朗普在苏格兰的表态。他跟英国首相施凯尔开记者会时,张口闭口就是“中国开放市场”。这话听着耳熟,特朗普第一任期就整天念叨这个。   他心里打的算盘很清楚,开放市场能让美国企业多赚钱,还能减少贸易逆差。但中国市场可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得讲究个平等互惠。   中国这些年一直在扩大开放,像金融、汽车领域都放宽了外资限制,但美国却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上挑三拣四,这就有点不地道了。   特朗普这么着急让中国开放市场,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政治压力。2025年是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他得给选民整点看得见的政绩。   要是能在贸易谈判上捞点好处,既能堵住反对派的嘴,又能为下一次选举攒点人气。而且美国企业也在背后推着他,像波音、联邦快递这些大公司,都眼巴巴地盯着中国市场呢。   英国首相施凯尔在这事里也没闲着。他领导的工党在2025年上台,主张跟中国“该合作合作、该竞争竞争、该挑战挑战”。这次特朗普访英,俩人肯定没少聊中美贸易的事。   英国虽然脱欧了,但还想在国际舞台上刷存在感,在中美之间当个和事佬,说不定还能从中捞点好处。比如英国的金融、科技企业,都想借着中美谈判的东风,多接点中国的生意。   国际社会对这次会谈也挺关注。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就说,会谈取得进展对全球经济都重要。欧盟那边刚跟美国签了个关税协议,虽然心里憋屈,但也只能认栽。   瑞典作为会谈东道主,也想通过这事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不过,会谈也不是一帆风顺。中美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这些问题上分歧还挺大。   中国强调平等互惠,反对单边制裁;美国却总想把自己的规矩强加给中国。就像美方要求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自己却对中国企业搞歧视性政策。   这种双标做法,中国肯定不会买账。   另外,国际形势也在影响会谈。俄乌局势又紧张起来,特朗普宣布恢复对乌克兰军援,还说要制裁俄罗斯。这会不会分散美国在贸易谈判上的精力,谁也说不准。   而且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美要是谈崩了,对谁都没好处。 现在中美就像在走钢丝,既想维护自己的利益,又怕把关系搞僵。   这次斯德哥尔摩会谈能不能谈出个结果,关键就看双方能不能各退一步。美国得放下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别总想着占便宜;中国也得适当展示诚意,让美国看到开放市场的决心。